-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66期:震撼世界的中国能源转型
观众互动
观众:在中国积极推进能源转型,努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欧美国家正在出现倒退的趋势,尤其是最近特朗普再次当选后,他提出将在任期内积极推进传统能源的开发。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与这些回归传统能源的欧美国家进行竞争呢?
张维为:我自己不是能源问题专家,但从我看到的相关的报告,大概可以得出这么一个初步结论:现在至少就中国而言,新能源的成本已经大大地降低了,这意味着可以竞争了。也就是,如果你美国不让我们的新能源产品进去,最后可能是你会后悔。我看欧洲现在都有点松动了,因为欧洲的环保调子太高了,多数老百姓都认为应该环保、应该控制气候变化的速度,所以要做环保,就必须买中国的设备,不买的话就做不成。我们把成本大大降低了,今天连非洲都买得起了。
林镇宏:首先,我认为中国的新能源转型大方向是正确的,无论欧美现在怎么做,我认为我们这条路是走对了。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如果欧美继续发展传统能源技术,这些技术反过来也可以为我们所用,我并不是完全拒绝传统能源。我们可以辩证地看待这件事情。
张维为:我补充一句,因为我们这一年当中走了不少国家,实际上多数国家主要市场还是传统能源的汽车。即使我们的新能源的方向百分之百正确,在今后五年、十年里,传统汽车在海外仍有巨大的空间,包括在俄罗斯。
车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拥堵的公路上行驶。 资料图:新华社
观众: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传统车企在技术和市场方面都受到了重大冲击,这导致了许多传统车企迅速边缘化。我想请问一下,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些冲击,并协调好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车企之间的关系呢?
林镇宏:我最近有幸受邀参加了一个座谈会,会上让我对广州汽车行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其中,我谈到了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新能源汽车中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本身带有内燃机和传统部件,它并非完全的非黑即白,而是一种融合。或许油车最终会被淘汰,但其中一部分市场很可能会被混合动力汽车所取代,因此仍有机会。此外,商用车领域也有大量传统汽车技术发挥的空间,其发展道路还很长。同时,军工方面的车辆更是需要这些技术,这也是一个机会。
其次,我认为目前正在开发的合成燃料可以用于内燃机。如果这种燃料的成本能够越来越低,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传统的传动技术配上低碳燃料,在实现低碳转型的同时,继续保持其生存和繁荣。这是第二个思路。
张维为:我再补充一点,在出口方面,传统车还有很大的潜力。
观众: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中国能源转型有哪些方面是可以推广借鉴的?我们如何能够将能源转型的理念和措施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张维为:我们上次去新疆录制《这就是中国》,参观了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农场——喀什那边的蔬菜大棚作业,用太阳能、光伏来发电,高度智能化,好像是六个人就能管很大的一片。所以我觉得把最新的新能源技术和传统农业相结合,能产生新的生产力。
另外,现在很多人反对电动车走进农村,说从上海开到乡下蓄能不够、充电桩不方便。实际上很多人都是生活在本地的,可能不是开车到上海,而是到县城,这个对新能源车而言,反而是一个优势,因为那里加油还不方便。
林镇宏:我非常赞同张老师刚才的观点,我个人对新能源汽车下乡这件事情抱有非常大的热情。我认为这利国利民,从理论上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现阶段还存在很多操作上的困难。我支持的理由包括:
首先,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发展成熟到一定程度,技术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为农村、城镇开发一些物美价廉产品的实力。
这是重庆市黔江区的一座充电站。 图源:新华社
其次,农村和城镇往往接近风、光电资源较丰富的地方。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动机之一就是让这些新能源就地消纳,减少并网的风险和成本。
再者,我们现在也面临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淘汰的问题,其中很多车辆其实还可以继续使用。我还曾做过一个报告,提出二手廉价新能源汽车加上免费充电的方案。在农村,如果每家每户都自己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且配网的负载能力也可能不足。因此,在乡村地区如果有集中的、更好管理的地方提供免费充电,且成本不高,对老百姓来说将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他们可以以便宜的价格买到车,而且不用加油、免费使用,这种节省成本的信号非常强烈,且能够普惠广大老百姓。当然这个东西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我也希望有关专家能够重视,一起研究这事的可行性。
主持人:这恰恰证明了未来新能源的使用将超越我们目前已习惯的新能源车及生活场景,它将拥有更多应用场景。这也意味着我们的能源转型还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天,当我们讨论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时,无论是我们已成为全球领先者,还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和全球性发展;无论是我们特别强调要重视新能源车的发展,还是要兼顾传统能源车企的发展以确保产业链的完整性;乃至我们探讨如何在不同地区丰富应用场景,这些都彰显了我国体制的优越性。我们的这些优势能够推动这一领域不断壮大,并必将惠及全球的能源转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洛杉矶山火原因仍未确定
2025-01-12 07:47 美国一梦 -
朔尔茨和魏德尔被选为各自政党的总理候选人
2025-01-12 07:15 德意志 -
美国司法部特别检察官杰克·史密斯辞职
2025-01-12 07:05 美国政治 -
“他拿着激光笔,把我们当猫逗”
2025-01-11 23:1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当代奴隶?近千名囚犯充当消防员,争议再起
2025-01-11 22:03 美国一梦 -
泽连斯基称:俘获2名朝鲜士兵
2025-01-11 21:01 -
乌兰巴托市中心发生示威游行,中使馆提醒
2025-01-11 21:01 -
“我们要告到联合国!”
2025-01-11 18:1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韩正会见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
2025-01-11 16:31 -
两黑匣子均未记录,“关键4分钟数据”缺失
2025-01-11 16:31 航空安全 -
两党忙互喷,“史无前例的不体面”
2025-01-11 16:06 美国一梦 -
英国考虑给中国降关税,有人危言耸听:要死人的
2025-01-11 15:14 不列颠 -
美前奥运选手:只有3分钟逃走,我选狗而不是奖牌
2025-01-11 14:41 美国一梦 -
欧盟着急:美国有1539家,中国有387家,我们才这么点…
2025-01-11 13:47 -
TikTok危险!美最高法院两度传来“不怀好意”的笑
2025-01-11 13:03 中美关系 -
-
缅北电诈更多犯罪细节曝光:园区里都是铁栏杆,到处都喷溅血迹
2025-01-11 10:44 打击网络诈骗 -
轮到美国情报头子吹了:砸钱为中国特设了部门,唯一的一个
2025-01-11 10:30 中美关系 -
下台前10天,拜登憋出对俄最后一招
2025-01-11 09:52 观察者头条 -
沙利文焦虑:特朗普上台,有些国家将和中国抱团
2025-01-11 09:17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274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39“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32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5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