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47期:欧洲的危机和失落
“欧洲正在经历多重危机同时爆发,许多政客已经被反俄的‘政治正确’所绑架,结果使欧洲沦为大输家。”
“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已经到了欧洲自发的程度上了,欧洲确实集体对美国有一种心理依赖。”
“马克龙的‘新型欧洲安全秩序’,对于促和止战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东欧是否会形成不稳定的地区?”
从俄乌军事冲突以来,欧洲承受了难民危机、能源危机等诸多压力。在东方卫视6月13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第147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老师一同讨论了“欧洲的危机和失落”。
张维为:
俄乌军事冲突已经持续三个多月了,毫无疑问,乌克兰是这场冲突的最大输家,它成了任美国摆布的“棋子”,战火在乌克兰的土地上燃烧,多少生命的丧失,多少财富的毁灭都发生在乌克兰,最后还可能成为美国的“弃子”。
这场冲突的第二个输家我想就是欧洲了。随着冲突的延续,欧洲正在经历多重危机同时爆发。首当其冲的是难民危机,冲突爆发后的三个月内,已经有5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波兰、罗马尼亚这些乌克兰的中东欧的邻国,更多的人可能还在路上,这已经是二战以来欧洲最大规模的难民潮。美国本是这场冲突的“点火者”和“拱火者”,但在接纳难民问题上,它是“口惠而实不至”,它承诺接收10万乌克兰难民,但在3月份它只接收了12人,迄今还不到百人。
中东欧国家本身不太富裕,接纳这么多的难民,早已是心力交瘁,都期待欧盟能够提供资助,但欧盟现在也是捉襟见肘,7年前,200多万中东难民涌入欧洲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现在怎么顾得过来?此外,还有一个潜在的难民危机,就是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出口国,而中东地区、中东,北非都是俄罗斯、乌克兰粮食的主要进口国,但这场冲突已经影响了春耕,西方的制裁影响了供给,粮食价格飙升,这恐怕会引来新的涌向欧洲的难民潮。
同样严重的还有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自从冲突爆发以来,欧盟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5300多项制裁。欧洲明明知道自己对俄罗斯能源的需求是刚需,但还是摆出一种“壮士断腕”的架势对俄罗斯实施能源制裁。德国居然终止了与俄罗斯签订的“北溪-2”石油管道,“北溪-2”项目的投资是110多亿美元,年输气能力是550亿立方米,这样就打水漂了?
欧洲对俄罗斯的石油依赖是百分之三十左右,对天然气的依赖是百分之五十左右,而不少国家开始把他们的订单交给美国的油气企业,但美国液化天然气,加上运费,加上相关的专用码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欧美这种基建的速度,三五年都建不成,所以美国天然气价格必然是大大高于俄罗斯。
石油、天然气价格飙升的同时,欧洲天然气的基准合约价格,已经比去年飙升22%。德国、法国等欧洲大国,一年中几乎半年都是要用暖气的,更不用说更寒冷的北欧了。所以欧洲政客开始号召民众多穿毛衣,少洗澡,这种论调引来极大的不满。
同时,欧洲正在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欧元区(19国)的统计,3月份的消费价格指数已经增长7.5%,远超预期的6.6%,可以说是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通货膨胀率最高的情况了,百姓叫苦不迭。以今年4月德国的数据为例,肉类、肉制品价格上涨11.8%,乳制品、鸡蛋上涨9.4%,新鲜蔬菜上涨9.3%,食用油上涨27.3%。
我们这个节目里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就是俄罗斯和西方,对他们来说这场冲突究竟谁更耗得起?我当时就说俄罗斯更耗得起,因为它有能源,有粮食,有核弹,还有与中国等非西方大国的贸易都在大幅度的增加。
西班牙3月通胀率达到9.8% 创37年来新高。图源:视觉中国
普京的卢布与天然气挂钩的决定更是神来之笔,欧洲起初嘴硬,说绝不使用卢布,但最后只能是网开一面,让欧洲公司按照俄罗斯的要求购买天然气,现在看来真正耗不起的首先就是欧洲。如果继续这样的通货膨胀,又没有足够的天然气来取暖,还不停地把大把大把的银子投到乌克兰这个无底洞,我看再过几个月,恐怕不需要俄罗斯特别的策动,欧盟国家百姓恐怕都要揭竿而起。
这使我想起了,德国在默克尔时期,她不顾美国反对,坚持和俄罗斯共建“北溪-2”输气管道。2020年12月,时任德国外交部部长海科·马斯曾经发推文说:“欧洲的能源政策由欧洲决定,不由美国决定。德国拒绝任何外部干预和区域外的制裁”。当时欧洲、德国这些领导人至少懂得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俄罗斯是欧洲搬不走的邻居,它有资源、有能源、有粮食,欧洲有市场,有技术,所以欧洲和俄国两家可以互通有无,相得益彰,但是现在欧洲许多政客已经被反俄的“政治正确”所绑架,没有远见,没有担当,结果使欧洲沦为大输家。
欧洲还面临欧元危机。我们在这个节目里多次讲过,美国点燃乌克兰战火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制造冲突,打压欧元,推动欧洲资本流向美国。
现在的国际贸易结算中,欧元已经开始挑战美元。从1999年欧元诞生到今天,无论是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以及今天的俄乌冲突,背后都有打击欧元的企图。每次大炮一响,欧元就贬一次值。这次欧元又遭重创,疲软的欧元进一步推高了欧洲的通货膨胀率。
同时,欧洲的制造业也面临危机,随着能源的价格,特别是电力、天然气、石油价格的飞涨,欧洲制造业受到重创。美国固然把中国看作主要的竞争对手,不断卡中国的脖子,其实美国对欧洲也是相当警惕。欧洲提出过要打造“最先进的欧洲芯片生态系统”,欧洲有自己的GP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欧洲还有生产民用飞机、军火的大公司,空客公司等,这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
所以,美国打压其盟国的技术竞争毫不手软的,当年强迫肢解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就是一个例子。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一个做法就是要鼓励美国企业回流美国,当然现在证明是相当困难的。现在战火在欧洲燃烧,美国也想让欧洲的优质企业去美国,让美国在欧洲投资的企业也回流美国。
最后,我还想简单谈一谈欧洲今天最大的一个危机,那就是和平的危机。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讲过,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中国人也有一句谚语叫“好了疮疤忘了疼”,我想这就是今天欧洲的写照。
欧洲人本来以为自己经历过启蒙运动,崇尚科学、理性、人权,还傲慢地向外部世界推动它的所谓“价值观外交”,但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欧洲,一个不停地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欧洲。
欧洲上世纪上半叶先后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数千万生灵涂炭。两次大战结束后,西欧国家痛定思痛,达成共识,力求在欧洲建立“持久和平”,特别是法国、德国这两个经历了数百年对抗的国家最终实现和解,也通过这样的和解带动了欧盟的发展,直至后来形成了欧元区,一度使人感到欧洲真的有可能从此踏上团结、繁荣、持久和平的伟大前程。
但现在看来好景不长,西方民主模式的基因缺陷决定了欧洲政坛,民众被目光短浅的政客、被民粹主义思潮主导,欧洲越来越失去自主性,欧洲许多人都知道北约东扩极有可能导致俄罗斯武力干预,但还是和美国一起推动北约东扩;欧洲许多人都知道一个排除俄罗斯的制度安排不会给欧洲带来安全,但是他们有人还是要坚决支持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
难怪不久前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长叹一声: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家园的梦想已经破灭,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噩梦,欧洲正在经历着一场“划时代的崩溃”。施泰因迈尔固然直言批评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但他的这番话也一语道出他作为欧洲自强派人士的巨大悲哀。
明眼人看得很清楚,欧洲今天面临的重重危机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那么美国是如何操纵欧洲的呢?我想简单跟大家分享三点。第一是军事控制。过去冷战时期美苏对抗,欧洲不得不依赖美国的核保护伞和北约。
北约实际上一直是美国控制欧洲的一个主要的抓手,有人用三句话来概括北约的作用:第一句是让美国人进来;第二句是让俄国人出去;第三句是让德国人低头。今天美国在欧洲驻扎了10万军队,占美国海外驻军总人数的40%。其中4.2万美军是在过去几个月里借口“俄乌局势紧张”增派到欧洲的。这再一次证明,没有独立的国防,就没有完整的主权,而没有完整的主权,就可能陷入被人宰割的境地。
第二是美国软实力的渗透。美国人在欧洲设立的学校、基金会、各种NGO和文化团体多如牛毛,美国的媒体宣传和影视产品洗脑了很多欧洲人,让欧洲人的价值观与美国形成了比较大的一致性。
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就是法国的一项民调,在被问到“世界上哪个国家为打赢二次大战做出最大的贡献?”。在二战刚结束的1945年,57%的法国人选择了苏联,只有20%的人选择美国。但到2015年的时候情况变了,选择苏联的人数下降到23%,选择美国的人数上涨到54%。欧洲人使用的互联网平台、社交平台等等,几乎都是美国公司的,欧洲连自己的搜索引擎都没有,即使拥有好前景的欧洲公司,一旦冒出来很快就被美国公司收购,这是第二点。
第三是政治操纵。美国有了军事控制的硬实力,有了文化渗透的软实力,接下来就是对欧洲的各种政治操纵。美国对它盟国采用的手段历来都是拉一派打一派,制造分裂。比方说,它不停地挑动极端反俄的所谓“新欧洲”和“老欧洲”的对立,挑拨欧盟与中国,欧盟与俄罗斯这种域外大国的关系。其实世界大国中,大概只有中国是一直支持欧洲一体化,但是没办法,欧盟自己不争气,离心力大于向心力,难于拧成一股绳。
那么欧洲有没有可能摆脱美国的操纵呢?我个人认为可能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出现真正的政治家,但现在欧洲政治制度的缺陷使然,选出短视的政客是大概率现象。另一个条件就是人民的觉醒,这不是不可能的。
随着欧洲各种危机的深化,我想欧洲越来越多的人会觉醒过来。实际上现在欧盟内部的裂痕已经不断出现,比如说欧盟没有能够就新的对俄制裁方案达成共识。虽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还是坚持“乌克兰必须赢得这场战争”,但像意大利、匈牙利这些国家都强调,现在最迫切的是双方应该尽快实现停火。我们看到北约内部的各种矛盾也开始显现。其实我觉得欧洲政界也好,知识界也好,商界也好,民间也好,一直有不少头脑非常清醒的人,他们懂得欧洲自主性的意义,懂得不能唯美国马首是瞻,懂得欧洲必须和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发展良好的关系。
我们也应该与欧洲各界保持密切接触,一方面落实发展平等互利的中欧合作各方面关系。另一方面,鼓励欧洲国家摆脱外来干扰,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否则欧洲和欧盟的前途都将十分堪忧,甚至不排除重演大规模动荡和大规模战乱的历史悲剧。
谢谢大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联合国难民署官员:强烈反对英国向卢旺达遣送难民
2022-06-19 07:41 不列颠 -
乌媒:俄军对北顿涅茨克地区乌军发动强攻
2022-06-19 07:41 乌克兰之殇 -
俄媒:中国大使称中方将为俄提供飞机零件
2022-06-18 22:04 俄罗斯之声 -
“我会考虑把哈利波特的Z形伤疤改了”
2022-06-18 21:37 -
“拜登给中国送上专利大礼”
2022-06-18 21:25 中美关系 -
“若日本政府给75岁以上老人安乐死,很多人报名”
2022-06-18 17:27 日本 -
特朗普铁粉暴怒:卖的都是中国制造!
2022-06-18 16:48 -
拜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022-06-18 16:16 乌克兰之殇 -
乌总统代表:正考虑武力夺回克里米亚
2022-06-18 16:06 乌克兰之殇 -
“西方宣传乌克兰有多光荣,到这后才发现有多不真实”
2022-06-18 14:59 乌克兰之殇 -
日本最高法院:政府无需赔偿福岛核灾民
2022-06-18 14:11 福岛核泄漏 -
“世界可以比一比,哪个框架更开放”
2022-06-18 13:28 观察者头条 -
俄罗斯限制惰性气体出口,芯片制造商又遇新麻烦
2022-06-18 12:23 乌克兰之殇 -
“每个人都对中国感兴趣”
2022-06-18 12:15 -
噗,扎哈罗娃这话“夺笋”呐
2022-06-18 11:41 -
一听要掏钱,美欧发达国家不干了
2022-06-18 11:33 -
欧洲近日收到俄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俄:技术原因
2022-06-18 10:29 欧洲乱局 -
“单极时代走到尽头,新发展中心在亚洲和中国”
2022-06-18 09:50 俄罗斯之声 -
美国新增确诊163210例、死亡345例
2022-06-18 08:30 美国一梦 -
乌克兰国防部首次披露战损:已损失50%重装备
2022-06-18 07:23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果然,中国说对了” 评论 109“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评论 205“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评论 160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953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71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