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洪君:任何国家都不应以“世界领袖”身份在国际社会颐指气使
导读7月2-4日,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安全合作: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的第九届“世界和平论坛”年会在清华大学举办。
原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于洪君在大会的主题发言中表示,冷战已过去30余年,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以大欺小以富暴贫的帝国思维依旧横行国际,那些背负帝国政治包袱、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积怨甚深的世界大国,迫切需要全面而客观地梳理本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以下为于洪君发言全文,供读者参考。
【文/于洪君】
当今世界,正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复杂、最深刻的历史变革期。我们中国人将其称之为百年未有大变局。这个大变局的突出特点是: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热点地区安全形势、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人类文明总体进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对整个世界格局和人类和平发展影响最大的大国关系,呈现出险象环生、日趋紧张、前景不明的严峻局面。大国关系重塑和世界格局重整,已经刻不容缓。
在世界多极化持续演进、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发展道路多样化与文明多样性密切交融的当今时代,观察和处理大国关系重塑问题,必须有更超前的历史站位、更坚实的战略定力、更睿智的外交技巧。就此,我有如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第一,相互尊重。处理国与国的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相互尊重看起来是最低标准,实际上却是最高要求。相互尊重的前提是,承认人类文明进程的多样化,承认各国社会发展的差异性、承认不同价值取向的合理性。相互尊重,就是以此为基础,彼此理解和认同对方的历史文化、道路选择、发展模式、治国之道、发展需求、安全关切,以及与此相关的价值观体系和国家治理方式。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国际关系中,特别是大国关系中,真正做到言行不一、表里如一的相互尊重,并非易事。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尤其是对世界和平稳定与进步发展肩负特殊责任的世界级大国,必须时时处处做相互凝重的楷模和表率,必须为此做出更多的努力。
第二,平等相待。世界各国因综合国力差异和发展水平不同等诸多原因,在国际舞台和地区事务中的作用与影响不尽一致,这是天经地义、无须讳言的。但各国无论大小,建国不分先后,身份平等,主权平等,国际法地位平等,内政不受干涉,权益不得侵犯,这也是不容置疑、不可否定的。遗憾的,人类社会虽然早就进入现代发展阶段,东西方冷战也已过去30余年,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以大欺小以富暴贫的帝国思维、势力范围和集团政治行为,仍在大行其道。以人道主义干预为由颠覆合法政权,以所谓民主改造为目的向整个地区输出模式,诸如此类的新霸权屡见不鲜。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只有彼此平视才能真正实现平等相待。任何国家都不应以“世界领袖”身份凌驾于国际社会。国际社会永远也不会接受霸权国颐指气使的领袖角色。
本次G7峰会,中国成为“不在场的主角” 图源:WWC
第三,超越自我。无论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践中看,任何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都需要不断回顾、省察和调整。那些背负着深重的帝国政治包袱、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积怨甚深的世界大国,更需要全面而客观地梳理本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包括同其他大国的关系。理性评估本国外交历史与现实的成败得失,特别是对人类共同发展与安全的功过是非,坚持以与时俱进的勇气和决心进行调整和创新,努力使本国对外战略和策略与时代同步,这是大国关系重塑的基本路径之一。中国建国之初旗帜鲜明地声援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改革开放后全力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近年来大力倡导并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政治理论和对外关系实践方面实现自我超越,影响重大而深远。
第四,勇于对话。对话是人类进入近现代发展阶段以来处理相互关系的最基本、最常见的外交方式。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惟有坚持不懈地开展不同层次、灵活多样的坦诚对话,才能做到彼此认知,求同存异;才能做到释疑解惑,增进互信;才能相互协作,落实共识。对话既可以是国家层面的,也可以是民间层面的;既可在政治家和外交官间进行,也可在专业智库和专家学者间进行;既可讨论政治安全问题和全球事务,也可探讨经济科技和人文交流问题; 既可采取双边互动方式,也可以采取多边联动方式;即可通过公开途径进行,也可通过秘密渠道进行。推动大国关系重塑,构建均衡稳定的大国关系,绝不应放弃和拒绝对话。大国间拒绝接触和对话不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积累更多的矛盾,酝酿更大的冲突。
第五,互利合作。当今时代,归根结底是以和平与发展为共同诉求的时代,是以对话与合作走向共同进步的时代。对话是合作的前提条件,合作是对话的根本保障。大国之间的合作,不仅是双边的,还应是多边的;不应是局部的,而应是全面的;不应仅限于经济、科技与人文,也应包含政治与安全、地区事务与全球治理等共同关注的所有领域。各国的合作,首先是大国合作,必须摈弃意识形态分歧,超越社会制度差异,禁绝地缘政治私利,统筹当前与长远需要,兼顾双方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既要符合当前的国际关系准则与道义原则,也要经得起历史与时间的永久考验。无论中俄之间还是中美、中欧之间,还是俄欧俄美之间,都应高度珍视现有的互利合作机制和成果,都应不断探讨继续扩大和深化合作的可能,而不是人为中断甚至破坏以利益互补与安全互求为基础的务实合作。中国近年来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为全球范围的合作发展开辟新的路径和范式。
第六,共同担当。当今世界既充满机遇又遍布挑战。一方面各国间的人文交流与经济合作日益紧密,发展利益与安全关切高度契合,人类越来越成为休戚相关忧患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各国间的制度差异、理念分歧、利益冲突与国力之争根深蒂固,人类面临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彼此牵动。国际社会携手共进、并肩而行的压力越来越大。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责任愈益彰显。综合国力较为强大、动员能力相对突出的大国,理所当然地要担负更大的历史责任。时代变迁和历史大势、昭示我们:面对日益增多和愈加严峻的共同性问题,譬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威胁,任何民族都不能独善其身,哪一个大国也不能独当重任。大国必须同心协力,率先垂范,共同抵御保守主义、孤立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各种极端行为;必须相互协作,配合行动,继续完善多边体制,努力维护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体系和全球治理格局,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创新链的完整。
简而言之,共同构建均衡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是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唯一选择。面对时代风云变幻的挑战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世界各国,特别是各个大国,必须不断增强自已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必须以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与进步的崇高目标为已任。那种坚持冷战思维、强权政治和集团利益的帝国式的大国外交,那种以新大西洋伙伴关系对抗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试图打造亚洲版北约用以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新冷战行为,既无益于地区稳定与和平,也不利于大国关系重塑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真诚希望相关各方,特别是那些给地缘政治形势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大国关系持续紧张的国家,能够认清历史大势,明断利害关系,适时调整政策,以较为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大国关系重塑进程中来,使构建国际社会翘首以待的新型大国关系新格局,真正变为现实而不是再次沦为空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中国论坛-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白紫文 
-
以色列拿70万剂快过期疫苗同韩国互换,双方均称“双赢”
2021-07-07 12: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湖北一入境航班发现52例感染者,外交部:自阿富汗紧急回国人员
2021-07-07 11:55 阿富汗 -
剧本拿反了?美高官称印太足够大容得下中美
2021-07-07 11:52 美国政治 -
美驻华大使馆微博被“挖坟”
2021-07-07 11:23 美国一梦 -
“对于‘台独’,拜登政府首度明确表态”
2021-07-07 10:58 台湾 -
美高官:以为拜登跑一趟欧洲就能改变中国,结果…
2021-07-07 10:51 中美关系 -
剑指美英加,中国代表再出击
2021-07-07 10:48 中国外交 -
英卫生大臣:国家即将进入“未知领域”,日增确诊或破10万例
2021-07-07 10: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大使馆5问德媒《明镜》:实验室泄露谣言如何能成为理论?
2021-07-07 08: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俄罗斯拘捕一名爱沙尼亚领事,涉获取非公开材料
2021-07-07 08:46 俄罗斯之声 -
俄驻华大使:我印象最深的中共党员是…
2021-07-07 07:53 建党百年 -
美塌楼事故死亡人数升至36人,仍有109人失联
2021-07-07 07:41 美国一梦 -
独立日周末51人被枪杀,纽约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2021-07-07 07:15 -
美国新增确诊20392例、死亡290例
2021-07-07 06: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叙媒:美军又来偷小麦
2021-07-06 22:13 叙利亚内战 -
他多次自吹:当年5个人反对通过中日友好条约,我爸是其中之一
2021-07-06 22:01 日本右翼 -
自称“老年痴呆”的全斗焕不出庭 却被发现在胡同背手溜达
2021-07-06 22:00 三八线之南 -
-
约翰逊向新冠“投降”,BBC来“洗地”了
2021-07-06 20:4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
2021-07-06 20:11 建党百年
相关推荐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16伤 评论 59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36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112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295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77最新闻 Hot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发生爆炸,已致406伤
-
白宫争吵后,他俩首度会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
杨瀚森参加2025年NBA选秀
-
美国务院警告:孕妇或遭拒签
-
63岁徐锦江已向儿子交代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