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之光:抗美援朝“打得不值”?这是一场关乎新秩序的战争
【导读】 今年的国庆档,电影《长津湖》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作品。被英雄的壮举深深打动的同时,一些观众也在各大平台上热议着这些问题:为什么志愿军战士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牺牲这么多优秀青年去邻国作战,值得吗?
下文便从朝鲜战争说起,引领我们回到历史的现场,重温这场立国之战对于新中国的意义。
【文/ 殷之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时间凌晨4点40分,朝鲜人民军开始向大韩民国发起全面进攻。这在美国与韩国的官方历史叙事中,是“朝鲜战争”爆发的肇始。
战争爆发约8小时左右,美国驻韩国大使约翰•穆乔向美国国内发回电报,通报战争爆发。由于美国东部与朝鲜半岛有14小时时差,因此,电报送达美国时间已是美国东部标准时间晚上10点26分。此消息由时任国务卿迪安•艾奇逊通报了杜鲁门总统与联合国。
6月25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点,联合国安理会召开473次会议,并通过著名的82号决议,要求北朝鲜军队撤回北纬38度线以北。此决议并未表示需要向联合国成员国寻求军事协助,以帮助朝鲜半岛恢复和平。
同日,根据解密后的美军华盛顿国防部陆军部与驻日美军的电话讨论记录,6月25日早晨国防部的内部讨论中,便已经开始讨论针对朝鲜军事行动的具体操作步骤。电话记录中表示,授权美国远东司令部(CINCFE)向韩国提供军事装备援助,并紧急将美军在韩的所有军事活动划归远东司令部管辖。
记录中明确表示,在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要求成员国干涉朝鲜之前,就要做好一切军事干预的准备工作,并立刻将韩国纳入远东司令部海空保护范畴之内。在这份记录中透露的另外一个重要信息,是美国驻韩大使穆奇向驻日美军发电要求提供F-51战斗机以及炮兵援助。
根据驻日美军的回复,战争开始时他们便派第八军向韩国提供了一批榴弹炮及迫击炮弹。这批军火可维持十日,而后续的军火援助则会在这批弹药消耗完之前运抵。驻日美军在会谈结束前向华盛顿表示:“欢迎加入这场仗”。
1950年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全国发表讲话,讲话中认定,“远东的情形”是对大韩民国“无缘无故的侵略”。他同时表示,美国会不遗余力地帮助韩国,在《联合国宪章》的精神下,维护世界和平。
26日晚,杜鲁门在布莱尔宫(Blair House)参加了由国务卿、国防部长及参谋长联席会议组成的讨论会。会议做出四项重要军事决定:
1. 美国空军与海军力量全面介入协助韩国军队;
2. 命令第七舰队戒备,防止中国武力收复台湾;
3. 向菲律宾增兵;
4. 援助印度支那。
这一系列行动,均与新成立的联合国及其所代表的战后国际平等协商秩序理想毫无关系。四项决议均旨在力保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确保在地缘上能够形成对中国的钳制,并进一步保障战后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的霸权地位,同时也从事实上扩大了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艾奇逊防线。
事实上,联合国直到美国东部时间6月27日才通过83号决议,“建议联合国成员国援助韩国,抵抗武装侵略,重塑国际和平”。而杜鲁门政府针对韩国的军事行动,则在战争爆发的当天便开始了。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未在联合国安理会法律框架之内,同时也未得到美国国会授权。
直到1956年7月7日,联合国第84号决议才正式授权美国,对朝鲜进行军事干预。而在此之前,保留了浓厚日本殖民影响的韩国李承晚政府,自1948年正式建国以来,便不断向美国表示,希望能够被纳入美国的太平洋防线。
李承晚(资料图)
直至1950年6月战争爆发一周前,李承晚也还在向时任驻韩巡回大使的约翰·福斯特·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游说,力促美国直接防卫大韩民国。李承晚还在会见杜勒斯之后,很快表示希望在美国的协助下进行北伐,实现“统一”。
1950年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需要被置于一个更广大的视野中去理解。
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之后,殖民地与前殖民地地区人民在政治上寻求当代国际法意义上的主权独立。这种政治实践,给20世纪国际秩序中对“平等”问题的理解带入了新的内涵。简单说来,这种秩序观的内核建立在政治独立、经济自主、平等互助几个基本原则上。
这场政治实践包含了独立与解放的双重任务。在抗美援朝战争之后展开的亚非团结运动,以及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亚非拉团结运动,则更将这场浪潮推进至了更深层次的、谋求政治平等、经济自主权、以及文化主体性的解放运动。
这场20世纪的第三世界独立运动浪潮不仅是一场权力变革,更是一场文化与经济的去殖民。而这一切的现实政治起点,则无疑开始于1953年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新霸权者赢得的决定性胜利。
在“第三世界”这一政治范畴里,针对帝国主义霸权压迫的斗争模式多种多样。同时,霸权主义的表现形式也有不同。而在传统的以美苏争霸为重心的冷战叙述中,第三世界反霸权斗争的政治意义无法得到展开。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资料图)
同时,中国革命意义与20世纪后半叶第三世界国家反霸权斗争的关系也并未得到深入讨论。事实上,二战之后美苏对抗的“冷战”格局的形成,伴随着欧洲殖民主义世界秩序的消退,以及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民族独立运动兴起。在这个过程中,革命建国之后的中国逐渐探索出了一套对第三世界国家反抗运动的政治叙述。
虽然作为正式观点,“第三世界国家”这一概念形成与上世纪70年代。但是,作为一个政治范畴,中国在建国之初便开始关心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前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运动。20世纪50年代国际格局中一个基本态势是此起彼伏的前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运动,以及与此互为背景的美苏对立。
- 原标题:抗美援朝:一场保卫二战之后第三世界国际秩序平等话语权的战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缮开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
2021-04-24 15:22 中美关系 -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39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39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89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47“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评论 101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