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奕含:四十五年后,我替父亲看卫星飞天
关键字: 卫星悟空中国航天人造卫星卫星悟空高分四号45年前,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航天时代;45年后,中国首颗空间天文卫星“悟空”成功飞天,中国的空间科学探索时代就此到来。作为一名“东方红一号”安保人员的女儿,前些天,我在酒泉卫星发射现场目睹了“悟空”发射,替父亲看到了当年他参与却未能见到的卫星飞天。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两代中国人对卫星飞天的理解:从荣誉自豪到为你我所用。
偶得见证机遇 意外知晓过往
收到实地见证卫星发射的邀请是在本月初。虽然此前就在关注这颗卫星的进展,但能到现场观摩还是令自己激动了一阵,机遇实在难得。对于酒泉基地和卫星发射,以往只在课本和新闻中有过耳闻。百闻不如一见,我随即申请出差。在得到领导的许可后,我把好消息告诉了父母,分享喜悦。母亲高兴地叮嘱我到天寒地冻的西北要增加衣服,父亲则询问是去看什么卫星发射,“离‘东方红一号’的发射塔远吗?”
说到“东方红一号”早已家喻户晓,作为新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当时也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的。“爸爸,您当年就是在甘肃插队吧?有没有看到卫星发射?”我好奇地问。“我是参与了卫星的保卫。不过那是在安西,也就是现在的瓜州,离基地很远,看不到的。”
“东方红一号”,网络图片
父亲是上山下乡的一代,十几岁时就响应国家号召,作为第十批知青到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插队。“东方红一号”发射时,父亲刚满20岁。那是1970年4月24日傍晚,也就是“东方红一号”发射前的几个小时,作为该兵团农建十一师农六团十三连的一员,父亲接到上级命令,和战友们一起在瓜州对卫星发射进行安保。“4月,安西晚上还是挺冷的。我们穿棉袄或者军大衣,带着干粮,在外面守着。”
“瓜州离卫星发射基地又不近,为什么要在那里守呢?”我不解地问,父亲回忆说:“当时接到指示,是秘密任务,要求我们去保卫。听说是从发射中心引出来的电话线,最终通向北京,更具体的我也不了解,上面没说太清楚。我们当时是两个人结成一组,负责一段电话线的安全。”“当时的感觉怎么样?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当然高兴了,特别自豪和骄傲。”电话里父亲的声音有些激动。“您后来去过酒泉吗?是什么样的?”“一直在瓜州,只有回家探亲坐车时路过一次,一片戈壁。”
听完介绍,我立即到网上查看甘肃省地图,试图找到父亲当年所在的位置。瓜州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北,直线距离350多公里。由于时间过去太久,当年准确的信息已无从查证。只获悉在“东方红一号”发射当天,全航区的发射条件和信息都要通过电话线从各个岗位传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了保证通信线路的畅通,沿线数千公里的航区内,有上百万士兵和各族民兵守护在长途电话线旁。和父亲一样,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距基地不算太远,但未能亲眼目睹卫星飞天。“卫星挺亮的,以前看天发现有一闪一闪的东西,应该是它。”父亲回忆道。
地图显示从瓜州到酒泉的直线距离
就像父亲所说,“东方红一号”是一颗亮度较高的卫星,相当于6等星、较易观测。今年4月24日,还在绕地飞行的它迎来了45岁生日。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在微博上分享了当天“东方红一号”通过北京上空的照片。这颗已过不惑之年的卫星仍清晰可见。
东方红一号卫星45岁生日过境北京
在父亲这一代人的眼中,卫星发射是一种荣誉,彰显祖国强大,国力水平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即便见不到卫星的真容,也会由衷感到自豪和神圣。如今距离“东方红一号”发射已有45年,中国累计发射了上百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就像是太空中的“灯塔”,照亮后继者前进的道路。想到可以去父亲曾守卫的地方,又能见证卫星飞天,我对这趟差充满期待。
出行一波三折 终于顺利启程
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出发时间定在了本月15日,然而却因突发状况,临时改在14日傍晚出行。接到通知时,已经临近14日中午,我还在单位。天公似有意为难,出发途中因堵车而误了飞机。在修改航班时,我意外得知可以乘16日的值班军机前往基地,心中小有激动,可以一睹军机的风采。
百度说,空军值班飞机长这个样子
然而15日下午3点半,我突然收到邀请方的通知:16日空军值班飞机的机票已经全部售空。“我们已经尽力了,明天所有大咖们都坐这班飞机,名额都没了。”对方说。虽然军机没票了,但我还可以乘坐民航班机过去。对方回复:嘉峪关没有车去接了,所有车都保证任务,基本不往外派了。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称“东风航天城”。虽然名字里有酒泉二字,但它并不在酒泉市,也不在甘肃,而是在内蒙古自治区,说准确点是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西南、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其周围最近的通航城市是嘉峪关,两者直线距离不到220公里,坐车需要三个多小时。
虽然车出不来,但我还可以打车前往。对此,邀请方表示:“打车到大树里检查站就不让进了,我们可以去大树里接你,到基地10公里。但是真的都要靠你自己了。”也就是说,除机票之外,我还要想办法解决乘车的问题,包括费用。
顾不得其它,我迅速订了16日前往嘉峪关的民航机票,当天只有一班,下午四点落地。考虑到落地后还有三四个小时的车程,届时天已全黑,我对安全问题产生了担忧。邀请方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刚才我们吃晚饭,几个领导都在,大家商量觉得你一个人来太危险了。要么叫个人陪你一起来;要么这回就别来了,明年还有机会。”
事发突然,我一时难以找到陪同前往的人,此时距离出发已不到12个小时。“从嘉峪关打车到发射中心太远,打车得上千,很可能被拒。”此时,一位朋友发来善意提醒,“好好和人家说说你的安全措施,然后再次表达你是有多想亲临现场。”朋友给出建议,“比如下了飞机,上车前把车型、车牌和司机都拍照发给邀请方,一路上保证信号通常,随时电话联系,让对方了解你的位置。”
临近晚上9点,到了务必要作出回复的时候,我只好按照朋友给出的建议拨通了电话,对方仍有所担心。我想到在兰州也有同事,或许可以请对方把我送到基地。邀请方对这个方案很满意:“那你问问吧,最好能有同事送你来。”
挂了电话,我拨通了在兰州同事的手机。由于太过仓促,实在不好意思请对方送我到发射中心,只询问了从机场打车到基地的计划是否靠谱。同事说:“我没打过车,估计得两千吧。去那一般是包车或者自己开车。”考虑再三,我决定听从建议包车前往发射中心。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7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133“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00“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86“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遭美施压限制对华接触?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钱了
-
“再没进展,我们就撤”
-
“正事不干杂事一堆,特朗普让美国科研机构‘彻底崩溃’”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
又一位科学家回国!曾供职美顶尖能源实验室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