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者茶座|亚尼斯·瓦鲁法基斯:资本主义时代?不,欢迎来到“技术封建主义时代”
最后更新: 2024-11-20 09:19:37也就是说,你跟机器这种资本之间产生了关系。云资本的美妙与恐怖都在于此,二者并存,辩证统一。换个说法,我认为我们生活在云资本时代。
接下来,我来回答你的核心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云资本的拥有者可以自建领地,比如电商交易平台,把我们吸引过去,这太方便了。你在家想买点东西,掏出手机点两下,突然间你就变成了佃农。我在书中用的词是云农奴(cloud serf),云农民或云农奴都差不多。为什么会变?不仅因为你购物,购物只是让你成为云消费者,不是其他类型的消费者,云消费者要买什么,是由一台你们彼此训练过的机器告知的。原因不仅在于你购物时不是普通的消费者,而是云消费者,是被一台你训练过、它反过来也训练你的机器有效告知该买什么的消费者。
这不仅仅是作为消费者的行为。然而,无论你是对某件商品点赞,或者在网上发表一条购物评论。你所做的,看似是你的自我表达,你不觉得你在工作,而是乐在其中。但这并不重要,事实上你确实付出了劳动,你的劳动增加了云资本的数量。因此,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不用付出工资的资本积累。因为在此之前,如果有人想造拖拉机,就得支付工资雇佣无产阶级来造,剥削归剥削,但工资还是会给。
我在书中提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通用电气、IBM这类生产机器的传统资本企业,甚至包括波音或空客这样的公司,它们85%的收入都用于支付工资。再看看Meta或亚马逊,你知道这些公司有多少收入是付给工人的吗?只有1%。其余的收入则来自云农奴的免费劳动。当然,也来自那些挣工资的云无产阶级,他们同样受到云资本的算法的监控、指导和驱动。
2024年7月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观众在体验灵巧机械手。 新华社
观察者网:很有意思。当我们想到传统的资本主义,资本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区别之一是,在封建社会,军事力量直接转化为经济力量,谁不服就砍谁脑袋。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似乎有自由意志,有主观能动性,而现在,这些似乎又被剥夺了。你是否觉得是这样?
亚尼斯·瓦鲁法基斯:我不这么看。我认为情况变得更糟了。马克思将这种看似自由的现象称为异化和虚假意识,它们让情况变得更糟。
现在有亿万年轻人,在免费给扎克伯格打工,他们觉得在表达自我。你把他们手机拿掉,他们会发狂尖叫,对吧?而且我也用手机。我不是批评它,我也爱我的手机,我也爱TikTok之类的东西,尤其是TikTok和推特,我经常发推。我很感激有这样的技术,因为现在加沙正在发生种族灭绝,我一直发关于这个的推文,上百万人关注我。所以我也是云农奴。
尽管我有我的理由,但不管你是做好事还是坏事、自愿还是被迫,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在免费劳动,甚至意识不到你在劳动。这属于虚假意识登峰造极了。
观察者网:你一直在创造价值,而自己却意识不到。
亚尼斯·瓦鲁法基斯:你都不知道自己在打工,还以为你在为自己做事。但我很早就知道了,我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了,因为我很喜欢科幻小说。在我看来,最可怕的奴役是自愿型奴役,而不是枪指脑袋强加给你的那种。快乐的奴隶是我最深的噩梦。
我在西方长大,接受英国和希腊的双重教育。英国教育包括两本书,都是我的噩梦:一本是《1984》,另一本是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这两本书都是乌托邦(dystopian)科幻作品,书中描述了关于可能发生的可怕事情,仿佛是对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警示。
《1984》讲的是“老大哥”通过无处不在的监视,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迫使他们按照“老大哥”的意愿行事。老实说,我觉得没那么吓人,因为至少你还保留着自我意识。恐惧意味着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你知道如果不按老大哥的意思做,你就保不住脑袋,对吧?这很可怕,但起码你还是你。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更可怕,通过基因改造把人变成快乐的奴隶。还有《黑客帝国》这部电影,也是讲把人变成快乐的奴隶。
图自《黑客帝国》
我们本质上都是机器的奴隶,而且不仅仅是奴隶,我们就像是人类电池,躺在电池舱里,为已经取代人类的机器供电。机器通过刺激我们的头脑,创造出幻象,让我们以为自己过着美好的生活,在购物中心买阿玛尼西装,诸如此类的东西。对我来说,这才是最可怕的奴役,因为你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被奴役的状态。
观察者网:你描述的场景确实相当恶托邦。这背后的政治含义是什么?从封建社会向资本社会过渡时,资产阶级被创造出来,通过革命,资产阶级跟封建阶级争夺掠夺人民的权利,政治权力从君主制转移到了共和国。随着技术封建主义的出现,争夺控制权的斗争是否又开始了?这对当今世界有什么政治影响?权力是否会集中到云领主手里?
亚尼斯·瓦鲁法基斯:权力比过去集中得多,因为以往总是作为资本权力制衡力量的国家,正在变得越来越弱。国家是有权力的。在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这一点。权力还在那里,只是政治阶层没有权力,也不动用权力,更不会用它来对抗真正的掌权者——云资本的拥有者,我在书中把他们叫做云封建主义者(cloudalist)。这便是政客们失去对权力杠杆控制的原因。打个比方,就像开飞机的飞行员,操作台就在那里,但你仿佛瘫痪了,什么都动不了。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政治权力主要靠公共舆论驱动,无论是威权国家还是民主国家,任何国家总要不同程度地对舆论负责。即使最威权主义的政府,有时候也会屈服于公众的意愿。然而,公共舆论的形成,离不开公共舆论平台,得有地方给人对话。过去报纸、电视节目很有影响力,现在都不行了。现在,一切都是Instagram、TikTok、Google、YouTube等社交媒体的天下。这些平台背后都是由云资本驱动的。这不是什么阴谋论。
我不是说马斯克想偷偷引导舆论,他发的东西蠢得要命,说的话也没啥影响力,他说了也没人听。但社交媒体背后的算法机制被设计成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愤怒,因为愤怒意味着我们会花更多时间在这些平台上,充当云农奴。我们的愤怒符合云资本积累的利益,所以,只要我们憎恨彼此,机器不在乎我们为什么生气,这样就导致讨论低劣化,舆论碎片化,除非涉及种族主义、仇外心理或反华情绪,否则公共舆论永远凝聚不成某种共识。因此,公众舆论实际上已被云资本所中和,而云资本通过中和公众舆论,成功地实现了自身的积累,并削弱了国家权力。
最终只有云封建领主掌握了权力,因此我说从资本主义向技术封建主义的转变,伴随着顶尖0.001%人群的集权。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彭宇萱 
-
在华装瓶以规避关税?法国轩尼诗还没出招,就“内乱”了
2024-11-20 08:32 法国见闻 -
俄罗斯更新核学说,马克龙:要理性、不要核威胁
2024-11-20 08:17 法国见闻 -
“沙特和伊朗欢迎中方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2024-11-20 07:31 中国外交 -
以“联合反恐清剿打击行动”为题,解放军将赴巴基斯坦开展反恐联演
2024-11-20 07:26 巴铁 -
习近平会见马克龙: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
2024-11-20 07:05 -
米莱:阿根廷希望成为中国可靠和稳定的合作伙伴
2024-11-20 07:00 -
特朗普亲临“星舰”发射现场
2024-11-20 06:51 美国政治 -
习近平抵达巴西利亚
2024-11-20 06:46 -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宣言(摘要)
2024-11-20 06:40 -
“拜登的导弹‘击中’了德美关系”
2024-11-19 23:13 乌克兰之殇 -
第六次被公诉,“这是扼杀政治对手的阴谋”
2024-11-19 23:05 -
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2024-11-19 22:56 G20 -
习近平会见阿根廷总统米莱
2024-11-19 21:52 G20 -
他俩通话前,美防长给菲律宾开了“空头支票”
2024-11-19 21:25 -
“乌方首次使用”,俄乌都回应了
2024-11-19 21:23 乌克兰之殇 -
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2024-11-19 21:13 中国外交 -
印尼国会通过法案:取消雅加达首都地位
2024-11-19 20:23 -
朔尔茨:望欧中通过对话谈判尽快解决电动汽车问题,德方愿积极努力
2024-11-19 20:21 中国外交 -
同比增长8.9%,“在这一政策实施前,还将出现增长”
2024-11-19 20:03 -
习近平将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2024-11-19 19:23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36“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25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195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215“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74最新闻 Hot
-
隔空互怼,万斯批泽连斯基:荒谬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
“他俩激烈争吵,姆努钦还被拉出来鞭尸”
-
哈梅内伊表态
-
尴尬!万斯举起奖杯,底儿掉了......网友:美国制造?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
“特朗普,白日做梦”
-
英国人也火大:中国对特朗普的评价,很难不赞同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美财长污蔑中国“夺走”拉美矿权,中方驳斥
-
果然,又威胁欧洲:中国还是美国?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争议来了
-
“彪马叔”挨批:吃顿饭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