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水中的英德人:刷微博上热搜,自建百人救助群,买艇送物资
最后更新: 2022-07-05 11:16:03不过,更多时候群里的信息是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或一张截图。这时会有人甩出表格提醒对方:请按格式填写,提高救援效率。
这些表格背后指向不同的资源对接中间人,但都将求助信息具体到了求助者、受困人、受困位置、信息核实情况等。
其中,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的在线文档,是流传最广的表格之一,也是对于受困信息的描述要求最高、最严谨的一个,将登记内容细化到了受困位置地点特点、水深水流情况、以及具体需求和周围受困人员情况。目前,该组织已经接收并核对了超过1000条求助消息。
受访者供图
这个诞生于汶川地震的民间组织已经建立了14年,有着自己的志愿者储备库,在长年“并肩作战”中也和各大民间救援队、社会组织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创始人郝南介绍,在这次救灾活动中,大家互相响应,建立了微信群交流情况。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此次召集了100余名志愿者,分为水文雨情信息组、求助平台负责组、一线救援对接组、人力组等,为救援队和求助者之间搭建桥梁,提供行动参考建议,以提高工作效率。
郝南透露,灾害发生后,英德市几乎每个重灾镇都有1-3支民间救援队部署。但他也指出,尽管在网上求助能够增加被救的可能性,但救援队在一线的实际工作中不太可能“指哪打哪”,只能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救助。
“前方的限制条件是很多的。”郝南还指出,救援队往往是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进行救援,本就已经为定位寻找增加了难度;而灾害现场道路情况非常复杂,大水还可能淹没掉门牌号等关键位置信息,寻找定位更是难上加难。
他强调,能够进行网上求助的永远只是实际有需求的人的一小部分。“救援队一直在前线巡逻,所以他们在现场会看到更多救助的需要,不可能放着面前一栋楼的人不救,去找网上求助的人。”
而那些没有加入救援群的英德人也想要出一份力。
洪水来袭后,英德市所有学校都已停课,高二男生谭同学呆在家里却总想出去帮忙——他发现,有一批从清远上来的民兵队伍自21日晚上到达之后,就一直在北江边的江湾大桥防洪堤旁抢险,直到22日下午都没顾得上吃东西。
清远抢险队伍在江湾大桥防洪堤旁躺着休息。受访者供图
此前水利部门预判,北江大堤面临漫堤的风险。22日凌晨开始,英德市组织协调英德监狱干警、清远军分区民兵、部分志愿者紧急奔赴北江大堤,星夜堆砌沙包防御洪水。在英德江湾大桥附近的北江防洪堤上,清远军分区下属的官兵和民兵队伍持续对堤坝进行加高加固。
6月22日早7点,英德市市区北江防洪堤上,近百名部队官兵彻夜装堆沙袋。此时北江洪水已逼平堤面不足十公分。
“他们大老远地过来,我看他们挺辛苦的,累的时候都只能躺在地上休息,就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帮忙。”谭同学找上几个同学,一起买了二十多箱矿泉水和八宝粥、小面包——都是一些即拆即食的方便食品——开着家里的小货车给装到江边。
说到这里,谭同学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们也送了一点方便面,但感觉没什么用,他们没地方泡,就没有继续送。”
英德市区中心地势较高,排水系统也更为完善,相对乡镇出行没有这么困难,但谭同学还是会碰上除水的路段,只能绕道走。原本短短几公里的送货之路,他跑了三趟,花了四个多小时。
经过民兵队伍不舍昼夜的辛劳建设,江湾大桥旁的北江防洪堤上筑起了一条约1米高的蓝色“生命堤坝”。就在22日晚上,他们已经离开,继续投入其他地区的救灾工作。
6月22日,北江部分区域河水漫过堤坝,抗洪抢险人员在江湾大桥附近区域,使用沙袋对河堤进行增高加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截至6月24日,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已累计调集17个支队、1625名消防救援人员、278艘舟艇奔赴英德开展救援救助,争分夺秒转移被困群众。仅22日至23日20时,消防救援队伍营救、疏散被困群众1694人,为群众送水52吨、解决3870余人饮水问题,发放急需物资5万余件套。
“破历史记录的洪水什么样?该怎么防?”
受季风降水和锋面降水等影响,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中旬都是华南地区的降水集中期,由于落在端午节前后,也被称为“龙舟水”。
作为被河流包围的农业大县,英德市内有北江、滃江、连江三条河流过境,有16条支流的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
对英德而言,“龙舟水”几乎每年都有,按陈洛的话来说,“家里的老人抗洪都抗出经验来了”。但今年为何表现得如此严重?
曾深度参与2021年河南和山西水灾救援的郝南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近一个月来当地已经因连续降雨不断承压,土壤含水量饱和、中小水库基本蓄满,而降雨期快结束时又有极端暴雨突然来袭,产生叠加效应,击破了部分地区堤坝的防线。
公开信息显示,6月12日至22日,广东韶关(英德上游)、清远等地大范围出现了400毫米以上的雨量,小部分地区雨量甚至超过600毫米。在6月的前20天,英德总降水量已超过1200毫米;而韶关的全市平均30天雨量达到了近700毫米,是常年同期的近2.5倍,均大幅刷新历史纪录。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此外,今年“龙舟水”期间,广东全省平均雨量达514.5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多54%,有18个县市“龙舟水”破历史纪录。
21日中午,北江英德站水位超过历史极值。“一个地方修建堤坝,通常都是以历史上最高水位为参考的。但打破历史记录的洪水是什么样的,该怎么防?大家都没经验。”郝南说。
郝南表示,相对北江沿线而言,在飞来峡之前与北江汇合的支流连江受灾更为严重,其水位超出历史记录的幅度也更大一些,“水直接漫过了堤坝”。
很多人对于这次英德洪灾的印象是,人员受困时间普遍较长,求助消息频出。郝南对此则指出,从专业角度来看,洪水时间拉得长,反而是相对安全的做法,面对已经“失守”的堤坝,有时只能酌情选择损失最小的方案。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本次汛情里最关键的一个点。它像一个喇叭口,如果泄得慢,英德乃至北江上游都退不了水,泄得快了,下流又承受不了。”
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介绍,在抵御北江洪水上,需要从上游到下游,水库、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科学配合。主要是上游水库拦蓄北江来水,支流水库与干流错峰,全力削减飞来峡入库流量。飞来峡水库则尽力为下游拦洪削峰。此外,再利用蓄滞洪区,一起将洪峰流量控制在北江大堤安全泄量19000立方米每秒以内,确保重要防洪工程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郝南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如果洪峰特别急的话,其水深一定很高,容易危及生命。所以我们水文调度成功的一个标志就是它的洪峰又宽又长,也就是它的高水位持续的时间比较久,但是洪峰相对平稳一些。”
但相对而言,当地民众被困在家中的时间也被拖长。一方面,生存物资都见了底;另一方面,由于乡镇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灾民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家属联系不上就更为焦虑。
来自英德市石牯塘镇的梁先生告诉观察者网,听说水漫进城区的当下,他第一时间给老家亲戚打了电话,好在几位老人的心态都比较乐观。“当地在外市工作的年轻人几乎都集中在下游珠三角地区,所以大家都有共识,就算是淹了家里,也不能淹了珠三角。”
标签 洪灾-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蓉 
-
安徽泗县报告1例重型病例
2022-07-05 11:02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卫健委: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3岁
2022-07-05 10:40 -
河南4家村镇银行同时更换董事长、监事长及高管
2022-07-05 10:12 疑案追踪 -
31省份昨日新增本土“69+266”
2022-07-05 09:30 抗疫进行时 -
济南警方通报未成年人被殴打事件:因聚餐结账问题发生矛盾
2022-07-05 09:24 抗疫进行时 -
李家超:我练气功超25年,对养生非常有效
2022-07-05 08:49 香港 -
年轻人为什么难接受戏曲?
2022-07-05 08:35 -
安徽昨日新增本土“52+179”
2022-07-05 08:21 抗疫进行时 -
传播速度快!奥密克戎“第二代变种”引担忧
2022-07-05 08:21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3+5”
2022-07-05 08:16 抗疫进行时 -
美俄大使在华“罕见”同台互怼
2022-07-05 08:05 观察者头条 -
警方通报“洛阳一女生高考后遭同村人杀害”:嫌疑人已被刑拘
2022-07-04 21:32 依法治国 -
遇险沉没的“福景001”船体曾改造,锚链为老旧日本产
2022-07-04 19:21 安全生产 -
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今天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防控重点工作
2022-07-04 19:17 上海观察 -
唐山丰润警方通报“小树林内两人遇害”:嫌犯已被抓获
2022-07-04 18:43 -
辽宁整顿核酸检测机构:23家被责令整改、17家暂停服务
2022-07-04 18:43 抗疫进行时 -
安徽省委书记:泗县疫情一周内社会面清零、零死亡、不外溢
2022-07-04 17:20 抗疫进行时 -
上海0—17时新增1例社会面确诊
2022-07-04 17:18 抗疫进行时 -
光大银行原副行长张华宇被开除党籍:退休前夕辞职“提前筑巢”
2022-07-04 16:29 廉政风暴 -
被安徽省委书记批评的“12车道”是淮南玉兰大道?当地媒体否认
2022-07-04 16:16 基层治理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274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39“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32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5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