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节谈反垄断与元宇宙:马克思对于殖民地很多观念都适用于互联网空间
最后更新: 2021-12-28 13:47:10【采访/观察者网 周远方】
观察者网:最近,新的反垄断法修正案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大家预计它很快就会正式出台,其中就提到不得滥用数据、算法、技术、资本优势以及平台规则等排除限制竞争。您能否谈一下新的反垄断法对平台会有怎样的影响?
熊节:这会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立法永远是一个抽象的过程,目前大众已经有了一些共识,认为应该有比如禁止“大数据杀熟”、禁止数据滥用等等一些规则,那么规则落到实处到底会是怎么样?平台应该如何自律?监管应该如何治理?消费者在什么时候应该维权?这是一个还需要摸索的过程。
我觉得最主要的一个新挑战是,大家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置数据的所有权,数据和流量是由用户创造的,平台企业是集纳者和使用者,平台以什么方式使用?使用的边界是什么?平台使用用户数据创造的收益应该如何分配?其中还会有很多探索的过程。
最近几年在数据安全和反垄断方面有不少立法进展,我看到过一些法律界专家批评说立法不精确,比如法条的罚则缺乏可操作性。
我作为一名IT人士,从非法律专业的普通人视角来看,我认为此类立法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一个朴素的价值观,比如“大数据杀熟”,过去普通人只是朦朦胧胧有所感觉,但立法后,大家就明确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种价值观的“启蒙”会催生博弈,各方主体要在这个过程中去摸索、博弈,最终使问题的边界清晰,再制定具体的规则,而非简单的一刀切,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体现。
观察者网:具体怎么体现呢?
熊节:类似“摸着石头过河”,我觉得这也是中国国家治理长期摸索出的一套方法。李世默先生以前讲过,中国治理模式有三个特色:
第一,贤能治理。我们的领导集体中,首先要有专家理解这些问题,掌握这些技术。
第二,实验治理。治理过程并不尝试立刻就能把问题解决,而是先设置一个对错价值判断,然后各个主体围绕价值判断开展一系列实验。比如今年反垄断部门动作频频,对互联网企业整治比较严厉,这也不排除力度过大的可能性,但是过大之后可以矫正,这是一个实验过程。
第三,回应治理。在实施治理行动后,民间会有某些反响,管理层会关注民间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我觉得中国的治理模式一直都是这么一个过程,既不尝试一刀切把问题彻底解决,也不任由利益群体无序博弈自发形成规则,而是一个有引导、有实验、有回应的过程。
观察者网:如果从数字世界的治理角度来说,反垄断可能也不是唯一的维度?
熊节:我认为反垄断更多是一个经济上的维度,而伴随互联网诞生产生了一个“狗与狗绳”的问题,互联网平台通过在数字世界的开疆,在经济上取得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它们垄断的是流量,流量可以搭载很多东西,其中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政治。
我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反垄断更主要的是反流量和数据的垄断,也要避免在意识形态阵地上产生一个法外之地。这方面,一是要对民营互联网企业加以管控,避免流量导向无序;同时要对广电进行改制,让它能占领互联网的阵地。
另外一个维度可能是金融上,虚拟经济要服务实体经济,避免脱实向虚,管控系统性风险。这些年,部分互联网企业总是就是想把互联网搞成金融,搞非法集资,搞无保证金的高杠杆融资等等。
观察者网:是不是也担忧互联网平台与资本无序扩张结合,会破坏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比如点出互联网企业不要去抢卖菜的生计?
熊节:干互联网的要去卖菜,第一,这个生意做不了,赚不了钱;第二,如果真的愿意做,比如说做社区菜店,也没什么不好。从根上来讲,信息技术是一个去除中介的技术,去除中介的同时,也消灭了本地性。这本身不一定是坏事,比如从餐饮和社区零售行业角度,这能够增加供应链和食品安全性。
风险在于,消除本地性使垄断变得更容易,谁掌握了流量,谁就有可能从流量入手,垄断其他市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最近受到反垄断处罚的某公司,他们的做法是逼迫本地店铺上点评,店主不存在不上点评的选项,上了之后就会有差评,几乎必须掏钱刷评价,一个本地的店铺,几乎被迫全国化,甚至全球化。
更大的问题是,互联网平台并不是想卖菜,想做的还是金融,通过社区零售挖出一块新的流量,用这一块流量去融资,融资以后再搞一点金融杠杆,把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就可以跑路了。这是互联网公司过去10年来已经轻车熟路的套路。
国家看得很清楚,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变成流量,再变成金融,金融又不在现在的监管框架下,就会造成系统性风险。
观察者网:那么互联网如果单纯作为一种工具,尤其是当前正在从互联网消费端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新基建、5G、人工智能迅速被应用于产业,这能否看作一种新的生产力?怎样在这个过程中理顺生产关系?
熊节: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点。
中国方面,2019年11月,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与土地并列。那么西方怎么看呢?我认为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这么看的,最典型的就是最近比较流行的“元宇宙”。
元宇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认为就是一个殖民地的概念,西方世界历史上怎么化解内部危机?就是通过航海“发现”一大片土地,他们也不管上面有没有原住民,就把它看作一片“空地”,有了这片“应许之地”可以殖民,那么各种内部矛盾就化解了。这让他们有一种思维模式,有内部矛盾,就去“发现新世界”。
西方人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思路一以贯之,比如说马斯克一直对火星念念不忘,有人问他,非洲那么多人在挨饿,你为什么要去关心火星?实际上西方大航海时代的时候,也没有人关心国内是不是有人在挨饿。
但现实来说,殖民火星对人类暂时是不靠谱的,那么扎克伯格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希望创造一块蛮荒之地,号召大家进去殖民,在虚拟大陆上跑马圈地,演进这个世界的规则,当然扎克伯格自己先垄断这个规则的控制权。
NBC报道截图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远方 
-
被美国盯上后,中国AI如何突围?
2021-12-28 11:32 观网财经-科创 -
国内锂电池厂人才战:宁愿高薪挖来养废掉,也不能留给友商
2021-12-28 11:04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央强调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背后原因有哪些
2021-12-28 10:57 观网财经-消费 -
中国移动被弃购超7亿创纪录,近10年最大IPO会破发吗?
2021-12-28 10:32 观网财经-科创 -
国内最大在建火电项目:首台百万千瓦火电机组正式投产
2021-12-28 10:21 能源战略 -
山东威胁上访者女官员上门道歉,上访者:她站着不说话,毫无诚意
2021-12-28 09:49 -
苏宁:已偿还员工借款本金1%,力争明年6月30日前全部偿还
2021-12-28 09:13 大公司 -
经济日报:推进屋顶光伏开发切忌大呼隆
2021-12-28 09:03 观网财经-宏观 -
杭州二手房无中介“直售”:手续费仅千分之一,已成交超10套
2021-12-28 08:24 观网财经-房产 -
近八成药材涨价,贵细类价格涨50%
2021-12-28 07:56 -
北京连续30年、江苏连续21年人口出生率低于1%
2021-12-28 07:41 养老与社保 -
央行:2022年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2021-12-27 20:44 中国经济 -
用地产商思维治国是什么后果?土耳其做了个示范
2021-12-27 18:39 观网财经-海外 -
社区团购元老玩家被曝业务关停,万名员工被裁90%
2021-12-27 17:58 观网财经-消费 -
11月工业利润增速下滑背后,中国经济出现一个可喜变化
2021-12-27 16:20 观网财经-宏观 -
我国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
2021-12-27 15:47 观网财经-汽车 -
下代iPhone将搭载指纹识别?网友: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2021-12-27 10:35 观网财经-科创 -
驻阿大使:了解阿矿产考察开发规定,不做违规违俗之事
2021-12-27 09:35 阿富汗 -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162例,其中陕西152例
2021-12-27 09:05 -
新加坡港海运拥堵加剧,部分路线集装箱价格翻10倍
2021-12-27 08:37 观网财经-海外
相关推荐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49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67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0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1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75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