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行走自贸区】四大环境造就南京片区 一年新增企业1.3万多家
去年8月30日,江苏自贸试验区揭牌。南京片区实施范围39.55平方公里,全部位于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范围内,重点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揭牌一年来,南京片区新增企业1.3万余家,区域“增长极”效应初步显现。[全文]
-
【行走自贸区】江苏、上海、浙江三个自贸区协作加强 合作深化
随着江苏自贸区成立,长三角已形成自贸区“金三角”集群。去年8月30日,江苏自贸试验区揭牌的当天,即与更早设立的上海、浙江两个自贸区签订《联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
【行走自贸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探索中日韩国际合作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
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是山东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重要部分,也是青岛片区重要的差异化发展方向。近日,在“行走自贸区”山东站云座谈中,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纪晓龙表示,获批一年来,青岛片区充分发挥对日韩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贸易投资和人文交流优势,重点在推进区域合作交流便利化、拓展多领域经贸合作空间等方面,探索中日韩国际合作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全文]
-
【行走自贸区】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力争拿出更多首创性改革试点经验
近日,“行走自贸区” 山东站云座谈在线上举行。会上,济南市商务局副局长梁旭斌介绍济南片区成立一年来改革创新成效,并就未来创新引领的新方向、新举措进行探讨。[全文]
-
【行走自贸区】江苏自贸试验区:打造成服务“双循环”关键节点和重要平台
近日,“行走自贸区”江苏自贸试验区云座谈在线上举行。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朱益民表示,作为全省开放的最高平台,江苏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开放载体优势、制度创新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努力“育新机、开新局,探新路、作示范”,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服务“双循环”的关键节点和重要平台。[全文]
-
【行走自贸区】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苏州、连云港三大片区已引进2000余名高端人才
近日,“行走自贸区”江苏自贸试验区云座谈在线上举行。据悉,江苏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19.97平方公里,涵盖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设立一年来,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差异化协同发展,各展风采。[全文]
-
【行走自贸区】江苏自贸试验区:全力支持三大片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 已形成115项制度创新成果
近日,“行走自贸区”江苏自贸试验区云座谈在线上举行。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朱益民介绍,一年来,江苏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丰硕。探索实施全国全省首创改革举措60余项,形成11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项在全国面上推广,4项在国家相关部委完成备案。[全文]
-
【行走自贸区】重庆自贸区:探索个性化新道路 推动川渝协同开放
“2017年正式设立的重庆自贸试验区是全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三年多来,重庆自贸试验区以占全市1/700的土地面积,集聚了超过全市1/4的进出口企业,创造了全市约70%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吸引了全市47.5%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在9月2日“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重庆自贸区云座谈会上,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开放平台发展处副处长赵蕾说道。[全文]
-
【行走自贸区】四川自贸区:建设制度创新高地首创差异化试验区
“自贸试验区是国家改革开放的风向标、桥头堡、排头兵、试验田,对四川来说,是奠基全省长远发展格局、推动全面开发开放的‘引领性工程’。”在9月2日的“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四川自贸区云座谈会上,四川自贸办副主任邓德雄说道。[全文]
-
【行走自贸区】福建自贸区:加大创新培育 推动跨境电商等产业发展
“一直以来,福建自贸试验区都十分关注健康医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产业的发展,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培育力度,尤其要重视通过改革创新,突破制约这些产业发展的瓶颈。”近日,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福建自贸区云座谈会上,福建省商务厅(自贸办)自贸政策研究处处长陈羲在回答人民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全文]
-
-
-
本来,香港是最好的避风港
我们知道过去东南亚国家出现过很多很多的社会骚乱,比如印度尼西亚,那时我们的华人集团曾好几次在各种各样的社会骚乱中受到冲击,成为靶子等等。这些地方的华人经常会把他们的资本放在香港,因为放到香港总比放在印度尼西亚要保险得多。[全文]
-
如果美国给澳这样的不平等条约,我也无法接受
第11轮谈判之后,中国表明了三条红线,第一,协议达成之后双方取消所有关税;第二,采购数字保持之前协商的不变;第三,拒绝不平等条约,这个关系到国家尊严。美国的要求就是中国不能加关税,反之美国可以加关税,这种不平衡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恐怕都是不能接受的。[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