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柱智:新一轮减负政策更全面了,但还需辩证分析
关键字: 减负三十条家庭教育城乡教育差距课外培训机构【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夏柱智】
在中小学阶段,“减负”一直是主导的教育改革逻辑。新中国近70年来,国家出台很多“减负”政策,要求“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在内的各项素质。不过一直以来,从公众舆论中看到的却是“越减负,负担越重”。面对这一悖论,教育部门积极寻求解决对策,决定针对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多管齐下。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简称“减负三十条”),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减负”政策落实的重视。相对于原来单方面规范中小学校的“减负”政策,新的政策无疑更为全面,计划从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教育、政府等四方面全面实施“减负”政策。
这既是对过去多年来“减负”政策正反两方面的总结,也势必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基础教育造成实质性影响。此次“减负三十条”政策的亮点在于关注到课外培训机构这个市场供给主体和家庭这个市场需求主体,对课外培训机构,教育行政部门要履行监管责任;对于家庭,则主要是提倡性政策。
新一轮的“减负”政策对中小学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更为全面的“减负”政策注意到原来没有注意的问题,然而总体上延续了“减负”政策的逻辑,通过客观上脱卸教育责任,加剧城乡公立学校的衰落。特别是“一刀切”的“减负”政策从城市延伸到农村,对农村学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城市中小学的问题是,课内学习时间缩短背景下,孩子过多地被各类培训班所束缚,陷入市场主导的恶行教育竞争中;而农村中小学的问题是,课内学习时间减少,而又缺乏课外培训辅导,孩子过于自由散漫。
政府的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建设更多高质量的公立学校为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尤其是农村孩子提供教育。另外还要区分城市和农村学校的不同环境。作为一种乡村教育振兴措施,要肯定基层农村学校组织老师自愿为中小学生提供辅导备考的公共服务,教育经费由地方财政、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筹措。
更全面的“减负”政策
可以说,“减负三十条”是针对城市家庭无序教育竞争而出台的政策,尤其针对城市中产家庭。这种无序竞争导致城市孩子学业负担过重。实际上,经过多轮“减负”政策,城市中小学校早已被行政驯服。当前城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不再是学校主动为之,而是家长、学生不得已为之的。
面对“减负”,社会公众焦虑的问题是,公立学校已经不再是教育主体,表现得“不负责任”,教育责任向家庭转移。 “减负三十条”列出的补救措施是“支持做好课后服务”(第27条),这就回归到家长要求加强学校教育的正确道路上。目前如何筹措经服务经费、激励教师提供服务等方面,各地还在探索,但是这个方向是非常准确的。
国家全面监管校外培训机构的无序发展,相对于过去多年的放任,是很大的一个进步。校外培训机构是推动教育竞争白热化的重要社会力量。不过,从实地调查来看,政府严格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一个区域,成百上千个小微培训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能力监管。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培训机构都在灰色地带上运行,提供不同层次的教育产品。教育行政部门不愿意去管,也缺乏能力管理。一旦严格要求正规化,要么培训机构转入地下隐蔽,和政府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要么培训机构提供的教育产品更加昂贵,加重家长的负担。
国家也充分注意到家庭的重要性,正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以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文化。国家要求家庭履行责任,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鼓励孩子尽展其才等,具有一定道德号召力,但短期内很难成主流。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社会形成一个主流竞争文化,希望凭借孩子刻苦学习和接受良好教育实现阶层跃升,这正是中国社会活力所在。
问题是这种竞争文化,可能在教育市场逻辑下失去正常尺度,需要监管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改变。在培训机构及社会舆论的不断鼓动下,全社会尤其是城市中产阶级不断充盈着关于升学和地位的恐慌。本来良性的学业竞争愈来愈激烈,把国家、学校和所有家庭全部拖入其中。
强化政府管理监督一直是“减负”政策的内容。“减负三十条”政策中较为新颖的是,关于深化招生考试改革的内容,这是要倒逼学校和家长改变教育方式方法。第26条提出“全面实施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普通初中并完善实施规则”。
- 原标题:夏柱智:新一轮减负政策更全面了,但还需辩证分析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杨红焰
- 最后更新: 2019-01-06 11:04:31
-
“冰花男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2019-01-06 10:44 留守儿童 -
2018年中国高端制造有哪些进展?
2019-01-06 10:21 观察者头条 -
马英九怼蔡英文:承认“九二共识”是最好结果
2019-01-06 10:13 台湾 -
中远海运集团清理高尔夫球卡47张 回收资金1256万
2019-01-06 09:27 廉政风暴 -
乱扔烟头被环卫工制止 男子:信不信我弄死你?
2019-01-06 09:03 -
海底捞电视播不雅画面 工作人员回应
2019-01-06 08:42 -
再见“铁人”!电影表演艺术家张连文因病去世
2019-01-06 08:40 以艺术之名 -
心疼!潜水员-13℃上岸后 发抖近20分钟
2019-01-06 08:29 暖心闻 -
掌掴婴儿女子自首:打孩子是为刺激丈夫回家
2019-01-05 22:08 愤怒的中国人 -
祝福中国!祝福世界! ——习近平主席2019年新年贺词启示录⑤
2019-01-05 20:5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洋果汁治百病”?然健环球涉传销
2019-01-05 20:46 -
泰国前总理他信英拉兄妹再次回梅州祭祖
2019-01-05 20:25 泰国政局 -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2019-01-05 20:2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高峰社区戒毒期间再次吸食被抓 并未贩毒
2019-01-05 19:22 禁毒战争 -
“好吃懒做很光荣”?男子篡改标语被拘7日
2019-01-05 14:57 基层治理 -
乒超天津权健改名天津队?
2019-01-05 14:38 -
男子申报个税减免,发现有家公司偷偷给他“发”工资
2019-01-05 14:30 -
北京企业社保征收暂缓移交税务
2019-01-05 13:30 养老与社保 -
内蒙古披露厅官贪腐细节:卫生间改密室存放4000万
2019-01-05 11:37 廉政风暴 -
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是历史大势
2019-01-05 11:13 两岸关系
相关推荐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83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91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2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7“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4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