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 “第三方评估”是如何认真走过场的?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夏日】
近些年,“第三方评估”成为地方政府检查考核基层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理想来看,作为局外人的第三方可以站在相对客观的立场上,撰写的评价报告能相对真实地反映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然而,如果深入了解第三方的具体评价过程,就会发现所谓第三方评价的“科学性”可能是有待商榷的。
作为一名智库研究人员,笔者多次参与过政府的第三方评估项目,日常中也与其他评估人员讨论过相关问题,因此可以就此与读者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与思考。
评估过程
要想进行科学的评估,自然要先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标准。据笔者了解,在政府项目评估过程中,评估标准主要来自于政府部门发布的评估体系操作手册,里面包含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涉及评估项目、内容、标准、方法等大项。
评估体系一般采取百分制的计分方式,并根据评估对象的行政等级(市-镇-村)在具体指标内容和分值上设置一定的差异。
而评估项目一般分为三级或四级指标,同时,为保证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结合,评估过程要求采用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谈交流、查阅活动台账等综合方法。
参考案例
不管是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还是评估方法的设定,看上去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但是,这不意味着评估对象、评估过程、评估结果与评估报告也同样具有科学性。
理论上,按照评估方法及评估要求,评估对象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实际操作上能达到吗?
当智库获得市级评估项目后,评估人员要根据镇街及村居数量选择对应的评估对象,而评估对象的选择会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以及智库的人力成本。
一方面,整体而言,评估对象更偏向于选择实践成效相对更好的试点,而不是按照差异化的科学分类原则相对均衡选择。这里最大的考量就是市政府有督导的需求。上级政府要到试点现场调研与检查,而市政府要提前进行督导,查漏补缺,避免在上级调研与检查时出纰漏。
另一方面,评估对象数量不多,一个镇街一般选择1—3个,且默认评估对象之间不能相隔太远。这里主要是为了政府相关人员和智库人员的评估方便。如果数量太多或分布过散,必然会增加人员和时间的投入。因此,双方就形成了一定的默契。
尽管评估对象不多,但工作不少。在政府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智库基于盈利的目标,会有很多变通的做法。也因此,“认真走过场”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证明“第三方”来过就行。当然,为了让评估看上去更可信,评估人员会至少拍三张照片留存,以便进行留痕管理——比如到达现场一张、坐下问询过程一张、现场查看一张等。
为何说是“认真走过场”呢?
一是评估人员的数量和时间大幅度压缩。
时间和人力就是最大的成本,对于智库而言,投入过度的时间和人力是不划算的。一般情况下,以笔者了解的情况为例,智库采取的策略就是派遣1-2名评估人员,按照一天4—6个评估对象的量进行现场评估、查阅资料。
评估人员数量不多,如果有实习生,一般就是正式员工加实习生的搭配模式;但是评估对象又不少,因此除去路上通勤时间,每个评估对象的评估时间只有半小时多点。有的镇街路途较远,在固定的时间要完成规定的任务,评估人员只能走马观花,真就只是“走一走,看一看。”
二是问询评估内容相当粗糙。
评估指标(细则)是比较精细的,甚至具体到活动几次、开会几次、培训几次等。不过当地工作人员一般不知道评估体系,也不可能事先单独统计和准备好这些内容,因此问询的难度增加。而评估时间又匆忙,所以在问询具体评估内容时,评估人员多是只能找到熟悉情况的工作人员大体上问问,很难一个个数数,更不可能去确认。
也就说,整个过程中,面对几十个小项的评估内容,评估人员很难做到每一项都调研得特别细致,甚至有的根据工作人员口头上能回答或不能回答就直接评分。
三是评估方法形式化使用。
根据评估的内容,查阅资料部分大体占80%以上。实际上这么多的资料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查阅完。在评估过程中,评估对象通常会准备非常多的材料,有的放了好几个文件盒。根据项目的不同,一般3-8本,有的更多,加起来有几百、上千页。因此所谓查阅资料和活动台账,不少人操作时就是顺手翻翻,表示已查阅。
而所谓实地考察和访谈交流,就是查看一些阵地标识、管理制度、组织架构、活动计划公示等是否上墙,以及了解相关的一些情况。这个过程通常比较随意,就是相关负责人带着评估人员走一圈,大体看看、聊聊天,5-8分钟就结束了,甚至聊天的内容都可能与具体的评估项目不太相关。当然,评估人员如笔者不会也很难纠结具体内容,偶尔会指出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表示细致、认真和敬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履职不力致疫情外溢、快速传播,贵阳多名干部被通报批评
2022-09-13 07:26 抗疫进行时 -
种植牙价格还能再降吗?国家医保局回应
2022-09-13 07:23 医疗改革 -
“梅花”已加强为强台风级,将于14日登陆浙江沿海
2022-09-13 06:59 极端天气 -
外籍男子当街骚扰女性被扇耳光,警方通报
2022-09-12 22:41 -
文旅部:中秋假期国内出游7340.9万人次
2022-09-12 21:14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听取工作组汇报
2022-09-12 20:30 -
中国妇女报评李易峰:任何公众人物都不能试图僭越法律
2022-09-12 19:51 -
湘雅医生将莲子壳诊断为疑似肿瘤?当事医生回应
2022-09-12 19:02 -
气象干旱黄色预警:湖南、江西、重庆及贵州部分地区有特旱
2022-09-12 18:05 极端天气 -
“今年西北电网新能源装机量将超火电,2025年超50%”
2022-09-12 17:34 能源战略 -
三级响应启动!“梅花”或在后天登陆浙江
2022-09-12 16:58 极端天气 -
北京:三校聚集性疫情报告感染者96例,为三条独立传播链
2022-09-12 16:37 抗疫进行时 -
杭州淳安:买房最高补贴5万,团购活动房源50套再降价5%
2022-09-12 15:19 -
台湾新增本土确诊25346例、死亡28例
2022-09-12 15:07 台湾 -
四川两地今日举行哀悼活动,为泸定6.8级地震遇难者默哀
2022-09-12 14:00 -
厦门翔安跨海大桥主桥合龙,预计2023年春节前通车
2022-09-12 13:18 -
库尔勒市今起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措施,暂定7天
2022-09-12 11:46 抗疫进行时 -
泸定地震已造成93人遇难,另有25人失联
2022-09-12 10:47 地震 -
济宁人在菏泽集中隔离“住羊圈”?官方辟谣
2022-09-12 10:10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64+785
2022-09-12 09:11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41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5“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