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作为农村娃,我知道粮食来得太不容易了
最后更新: 2020-08-31 09:40:59他们一般早上5点多就起床到水田里忙活,晚上6点多才结束,中午吃饭休息3小时。“一天下来,每个人都被炙热的太阳晒黑了。”村民笑道。在这期间,有不少小孩也跟着去田里观摩,或欢快地运送秧把,或认真学习插秧技术。等兴奋劲儿过后,他们就跑到田边树下休息乘凉去了。
2007年后,雇人插秧开始兴起。
那时村民自主成立了几支插秧队,为农户提供插秧服务,当地价100-150元/亩,同时主人家还会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餐,犒劳他们。直到现在,雇人插秧与自家插秧仍然并存。至于插秧机,本地未见农户使用过,很多村民也调侃只在央视七套见过。
根据笔者调研,皖南的农户2010年就开始使用插秧机了,80—100元/亩,一天轻轻松松插秧十几亩。一位农民说出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我们这边规模太小且田地分散,没有必要使用;另一方面插秧机对农田平整度有较高要求,如果达不到,使用时容易出现秧苗倒掉的情况。”
“刚插好的秧苗比较脆弱,就像小孩子,需要经常照看。”笔者父亲谈道,“一方面可能出现倒伏现象,如果面积大就需要补插秧苗;另一方面需要控制好水量,水源充足很重要。”秧苗逐渐泛青后,就开始三个多月的生长期。
“水是水稻的生命,尤其在抽穗时期,水源极其关键。”一位农民说道,“去年大旱,由于水不够,有的粮田每亩产量降到500斤。”因此,“田边密密走”成了村民的常态。
一般干旱年份,农户主要使用戽斗,依靠堰塘进行人工灌溉,每年会有2—3次。“一亩田,两三个人轮流替换,需要忙乎一下午。”遇到大干旱年份,村庄泵站会集中抽水灌溉,“我们隔段时间就要看看,是否存在漏水,甚至还要防止偷水。”2010年后,戽斗基本上没有人使用了,小型的抽水机成了农户的新宠,价格并不高,一台约400元。
水稻种植,除了插秧、引水,“除草除虫也不可忽视,否则功亏一篑。”
2005年前,秧苗插好六七天后,需要除草一次,稗草是其中的主角。“小株直接踩到田泥里,大株则拔出来扔到田埂上。”除虫则使用手动打药桶,一桶药水约40斤重,喷洒完需要半个小时,而一亩田一般需要一桶半的药水。正常年份,农户喷药2次就够了;如果当年雨水多,就需要多喷洒1—2次。
资料图来源:中国广播网
2005年后,除草就直接使用除草剂,但也需要少量人工辅助。“由于多次使用除草剂,杂草都产生抗体了,不易除尽。”一位善于引进新技术的农户说道。
2010年后,村民开始使用智能打药桶,同等容量的药水只需要十几分钟喷洒完。“速度虽然加快了,但是药桶多增加20斤,对体力要求很大。秧苗长高后,喷洒起来更加吃力。”此外,由于水稻经营的规模小且分散化,无人机喷药在当地无用武之地。
“要想粮食保产增产,每年至少要施肥2次。”施肥是水稻产量增加的要素之一。
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当地农户一亩田施肥约100斤,分为两次,一次是插秧前,半个月后再追一次肥。施肥相对比较轻松,20分钟一亩田。在施完第二次肥后,农户见机行动。“我们一般个把星期去田里一次。如果天气干旱,四五天就要去一次,看是否发病,是否有害虫。”
在国庆节前后,一眼望去,一片金黄。当累累稻穗压弯枝头时,农户开始收割了。
在2010年前,镰刀一直是收割水稻的唯一工具。为了完成收割,村民起早贪黑。“有一家姐弟三人一上午就收割完0.8亩水稻。”农户向我说起这件事时,高兴得仿佛是自家孩子达成这一成就。收割水稻时,水稻的高度和太阳的烈度相互配合,虽然让人透不过气来,但是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收割完并不意味着结束。第二天一大早,村民就把收割好的水稻挑到打谷场,每隔一个小时就翻动一次。下午就开始使用石磙轧场,一圈圈地碾轧,直到谷物全部脱粒。最后用传统的风车除去杂质,装袋后一车车地运送回家。再经过二三次的晾晒,最后才能放入仓库储存。
2014年后,农户开始雇收割机收割水稻。收割一亩水稻仅需20分钟,且收割、脱粒和除杂一次性解决。由于经营规模小、分散化,又没有宽阔的机耕道,“收割机只会在闲时,才会勉强过来收割。”收割过程中,现场必须有两到三人,将稻谷快速装袋,背到田埂放好。“搬完几十袋稻谷,人都累瘫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商务部:对澳大利亚进口相关葡萄酒反补贴调查
2020-08-31 09:35 产业万象 -
8月制造业PMI为51.0%,连续6月位于临界点上
2020-08-31 09:31 中国经济 -
“揽炒派”又搞事:旺角多处非法集结,港警票控29人
2020-08-31 09:12 香港 -
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2020-08-31 08:29 -
习近平阐述新时代治藏方略,要点全在这里
2020-08-31 08:28 -
上下同欲者胜,“五级书记”抓扶贫
2020-08-31 08:23 -
国家卫健委:新增17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0-08-31 07: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官方通报福建一校长性骚扰女教师:涉刑事犯罪
2020-08-31 07:04 -
行走自贸区|破解“飞天难”,他们一直在摸索
2020-08-31 06:47 行走自贸区 -
行走自贸区|走进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 感受改革创新的澎湃动力
2020-08-31 06:44 行走自贸区 -
深圳警方通报“地铁安全员嗅闻女子头发”
2020-08-30 21:55 依法治国 -
【行走自贸区】立足国家战略 重庆自贸区带动西部开放
2020-08-30 21:17 行走自贸区 -
【行走自贸区】驰骋七年 这里出发的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2020-08-30 21:14 行走自贸区 -
【行走自贸区】欧洲初体验 不如去亚蓉欧国家(商品)馆
2020-08-30 21:12 行走自贸区 -
【行走自贸区】挂牌三年 这个片区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倍
2020-08-30 21:07 行走自贸区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2020-08-30 21:07 新时代之声 -
热解读|这三组关键词 习近平用来注解新时代“老西藏精神”
2020-08-30 21:03 新时代之声 -
【行走自贸区】从集货中心到消费中心 在成都可买全球商品
2020-08-30 21:02 行走自贸区 -
时隔五年再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 习近平给出治藏新方略
2020-08-30 21:01 新时代之声 -
杀前妻后潜逃22年,重庆男子落网
2020-08-30 20:01 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