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蟒蛇战略”,从来都是看起来很美好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我军在“海峡雷霆2025A”演习中演练了部分封锁行动,于是网上又出现一些声音,开始谈论对台军事行动可以“封而不打”,逼其投降。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略作分析。
同时,美军本周也有一些新的动向值得关注,可以谈谈横跨特朗普两个任期的美军发挥“后发优势”的一些行为。
“蟒蛇战略”从来都只是听着很美好
本周的军事演习中,我军进行了要港封控、攻击岛上关键能源设施等动作,这使得网上有些声音开始谈我军对台军事行动“封而不打”,就能逼降“台独”当局。
而这其中,有些台湾媒体就用上了“蟒蛇战略”这个词汇。
1861年美国漫画“斯科特的蟒蛇”,这是对这种消极战略的讽刺,意思是封锁归封锁,叛军却还在为所欲为
我们知道,“蟒蛇战略”一词,是有典故的,出于美国南北战争,当时北军司令斯科特提出并实施对南方叛军海上和陆上封锁的计划,希望通过封锁迫使南方放弃抵抗。
但单纯的封锁行动并不能将具备常规物资自给自足能力,并且可以通过海上走私维持与英法等国贸易的南方迅速屈服,甚至南方还主动对英国进行棉花禁运,希望通过施加经济压力,让英国承认南方独立。
实际上当时英法等国对美国南北双方的态度是颇为暧昧的,南北双方的诸多仓促发起的大规模作战都有通过战场胜利赢得国际支持的因素,这一点和今天的俄乌战场颇为相似。也正是因为这种微妙的国际局势,使得北方无法单纯依靠“蟒蛇战略”获胜。
而“蟒蛇战略”的信奉者也包括半岛战役期间的北军司令麦克莱伦,历史学家们相信,正是因为他痴迷于“蟒蛇战略”,对林肯要求以优势兵力强攻南军首都里士满的命令阳奉阴违,在战役期间行动迟缓,瞻前顾后,最后被以少胜多。
所以,“蟒蛇战略”看似是对美国整体而言代价最小的战略,客观上却带来了更大的损失和破坏。
但颇有辩证法意味的是,虽然单纯依靠“蟒蛇战略”迫使南方投降的军事计划破产了,但纵观整个南北战争,北方又确实是在对南方继续实施“蟒蛇战略”,包括夺占密西西比河流域,切断南军东西交通,以及越来越多的投入海军维持对南方的封锁。最后被攻占里士满(南方首都,唯一大型兵工厂所在地)后,南方虽然仍控制着大片领土,有着足够兵源,但还是因为封锁,无法武装更多军队,被迫投降。
所以“蟒蛇战略”本身没有取得成功,但封锁确实又为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
单靠封锁是没法让一个政权“自杀”的,只有绝望才能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能看到,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从最初英美的期望和实际的效果来看,简直是大败亏输,因为它根本没有能迫使德国投降,而对日本的“饥饿行动”也没能迫使日本放弃抵抗。
但我们也都知道,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也确确实实破坏了德国的军事生产, 降低其民心士气,对日本的战略轰炸和封锁同样也大大降低了日军战争后期的抵抗能力。
这就引出了一个结论,即封锁行动是不能逼人“自杀”的。
从历史经验来看,单纯通过封锁,你可以逼迫对手接受一些条件、 甚至丧权辱国——比如鸦片战争中英国人切断京杭大运河。
但你要逼迫对手投降、逼迫对手政权自我了断——从历史来看尚无成功先例,毕竟如果投降或者不投降,最后的结果都是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消亡,那么任何仍然控制着足够暴力机器的政权都不会选择放着自己尚存的赌本不用。
对于台湾当局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年美国人也认为日本没了石油就会投降,但日本没有投降,于是就成了饿死日本人他总要投降了吧,放火烧了东京它总要投降了吧?结果饿死、烧死的日本人是不少,但最后日本军国主义还是不肯投降,仍然抱着“只要美苏打起来我们就得救了”的心思企图组织“一亿总玉碎”,和当年老蒋“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的想法是一样的。最后原子弹都扔了过去,日本人还是不投降;还是苏联红军打进东北,日本终于看清自己完蛋之前苏联是不会和美国打起来的,这才终于投降。
所以怎么迫使对手投降,还是要彻底断绝他们的希望才能投降。
我们知道,美国人不知道么?
所以美国“效费比”最高的策略就是模糊政策,只要美国人口头上说:“我就要来了,我马上就来了,我真的马上就来了”,哪怕不动一兵一卒,“台独”当局就会觉得这最后的救命稻草还在,他们就不会主动放弃抵抗。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封锁是不可能让他们放弃希望的。
当然,这不表示封锁没有用,因为台湾真的太小了,其自我维持的能力真的不强。
根据现有数据展开的推算已经明确显示,对台作战中我方损失最小,代价最小的方式确实就是封锁+轰炸,而且时间也不会太长;大约一个月左右时间,就可以通过轰炸和导弹、火箭弹攻击使得台军失去抵抗能力。而且要想取胜,最后还是要进行登陆作战,无非是对手已经被轰炸和封锁消耗得差不多了而已。其实这和海湾战争情况非常类似,联军也是通过一个月左右的轰炸,之后才得以几乎没有什么伤亡代价就把伊拉克几十万大军消灭掉的。
要达成这样的胜利,需要的前提是美国完全坐看。
这个前提成立吗?或许吧,甚至随着中美实力继续变化,可能性还会增加。只是,这等于把我们的胜利建立在对手身上,而不是我们自己身上了。
或者这个话我们可以这么说,只有我们做好在一周内通过强行登陆作战,承受相当伤亡损失代价解决问题的准备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轰炸一个月、伤亡不过百解决台湾问题。
即使如此,拖一个月也意味着更多的变数。当前微妙的国际局势之下,你很难说会发生什么,我们看看乌克兰战争就可以明白的看到这一点,欧洲国家在战争初期已经抛弃了乌克兰,但随着乌克兰稳住阵脚,人家一下子就硬起来了,援助就来了,甚至还多次说要出兵。
近年来我国与欧洲交往中也多次出现因为一些小小的意外事件他们就突然翻脸不认人的情况,甚至这种翻脸不认人根本上来说还是对他们自己利益有害的。当然欧洲在台湾问题上是没有什么实力的,但如今的美国,和欧洲一样,可不是由一群“训练有素的公务员”们说了算的,政客为了短期政治利益做出违背本国国家利益的行为,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对于“台独”当局来说,多拖一天是一天,多拖一天就多一点“希望”。而且拖一天,战后的国际形势也就更复杂一些,也就对我们更不利一点。
所以,对台作战,还真就是“解放战争慢不得”,至少我们的准备一定是奔着在最短时间内彻底解决问题去的,只有做好“诺曼底”式登陆战, 乃至于与美国全面翻脸,进行“中途岛”式的海上决战,甚至最终核摊牌的准备,才有空间、有条件进行代价最小的“海湾战争”式作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堵开源 
-
日本向第二个基地部署F-35,接装总数突破40架
2025-04-05 18:35 -
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2025-04-05 13:09 观察者头条 -
巴西宣布采购2艘英国二手船坞登陆舰
2025-04-04 16:06 -
美太空军鼓吹“太空军事化”,又拿中国做文章
2025-04-04 12:10 -
日本2025财年防卫预算通过,投入重金开发“日本星链”
2025-04-03 21:23 -
美国批准售菲F16战机:20架卖55亿
2025-04-02 15:27 -
美国航母正在驶离台海
2025-04-02 15:13 -
东部战区模拟对重要港口精确打击
2025-04-02 10:15 -
台LNG船“因军演不敢进港” 台网友炸锅
2025-04-02 09:59 -
美保守派警告特朗普:美缺乏对付中国的战术核武器
2025-04-02 08:53 -
对台军演代号变更意味着什么?
2025-04-02 08:35 台湾 -
东部战区位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
2025-04-02 08:18 -
24小时内第三次,胡塞武装称再次袭击美军航母
2025-04-02 06:33 美国一梦 -
美防长:启动驻日美军司令部改编计划
2025-04-01 14:49 -
破、踏、劈、斩!现场感受海军舰艇围岛进逼压迫感
2025-04-01 13:52 台湾 -
离奇坠毁事故后 美F35飞行员不接受军方“甩锅”
2025-04-01 11:52 -
专家解读:解放军联演展现了三种军事能力
2025-04-01 11:30 台湾 -
台军第二批次沱江舰首舰下水
2025-04-01 10:00 台湾军事 -
这次演训有什么背景?军事专家解读
2025-04-01 09:57 台湾 -
东部战区发布《降妖除魔》!
2025-04-01 09:28
相关推荐 -
全美数十万人涌上街头,“住手吧!特朗普” 评论 177“中方清单上的每一项,都瞄准要害” 评论 176“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国人,请别报复我们州” 评论 299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评论 159美股蒸发超5万亿美元,“95年来最大政策失误” 评论 365最新闻 Hot
-
越南越捷航空将使用中国商飞客机运营国内航线
-
全美数十万人涌上街头,“住手吧!特朗普”
-
泽连斯基准备用测谎仪“抓内鬼”
-
欧盟报复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跳出来反对
-
“中方清单上的每一项,都瞄准要害”
-
罕见!党内盟友与特朗普唱反调:明年我们可能面临“血洗”
-
“崇拜了美国这么多年,我们还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国人,请别报复我们州”
-
中柬挂牌,洪玛奈感谢中国
-
特朗普转发“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经济政策”,巴菲特回应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顾问直说:阿根廷得结束这份中国协议,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
这一重大科研装置,成功部署!
-
美媒关注:辛辣回击特朗普关税,中国媒体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鲍威尔:关税远超预期,再等等
-
美股蒸发超5万亿美元,“95年来最大政策失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