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给美国三十年造舰“出谋划策”一下
舰艇方面,从“星座”级开始说起,这船在规划阶段,在一帮冷战“老登”脑袋里全是什么“单独护卫运输船团横渡大西洋”这些过时玩意,这对于亚太地区作战,不说是完全扯淡吧,至少也没啥意义。
你要造一个能单独护卫运输船从关岛开到高雄的护卫舰?拜托,那最后造出来的大概是中国军迷们最爱说的“全能主力舰”。
时过境迁“星座”级的配置真的不能再削了
当初“佩里”级能独立执行大西洋护航任务,其主要因素是苏联飞机很少能深入大西洋执行打击运输船团的任务,主要威胁就是潜艇,所以具备很强远洋反潜能力和有限区域防空、反舰能力的“佩里”能够较好的完成这样的任务。
但现在太平洋上要组织有效的防空,需要的不是一艘佩里,而是整个航母编队——还不一定够用,搞不好还得是停在陆基反导火力掩护下的航母编队才行。
所以,现在美国各军种更强调在亚太前沿基地尽可能多存储一些武器弹药,尽量减少对于运输补给的需求,减少运输船团,甚至可能还真的需要部署航母编队,至少是以两栖攻击舰为核心的编队来护航运输船团——就像当年面对德国水面袭击舰威胁,要用战列舰来给船团护航一样。
当然这还得是未来水面舰艇反导能力能够对付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威胁的前提下,不然真的别太指望护航船团会出现了,大型水面舰艇很可能自己也得四散隐蔽。
可行的解决方案,或许是建造一些具备隐身特性的运输船,乃至于大型运输潜艇或者半潜船……听起来很离谱,但考虑到目前美国的造船工业基本只能靠军船订单维持,说不定这种玩意的订单能拯救美国造船业……
在这种情况下,最后我们看到的“星座”级被设计成了“小伯克”,“伯克”的能力都有,虽然都弱一些。这虽然有点笑话的意思,但它确实是目前美国海军对于在亚太地区能够执行一定作战任务的舰艇的最低要求了,真的没法再砍了。所以,“星座”其实某种意义上成了美国人的“削弱版052D”。
其实以目前“星座”级的设计,如果对垂直发射系统等再进行一些更有前瞻性的改进,那么至少有可能取代那些老“伯克”级,SPY-7系统的好歹也是个有源相控阵,怎么不比老SPY-1强嘛。
老“伯克”,还是去中东和欧洲“养老院”发挥余热吧。
“星座”级之上,是“伯克3”,目前已经造成这样了,再改也很难了,只能期望美国的造船厂能给点力,多少找回一点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间造“伯克”的效率,大干快上地造一批出来,给造船厂和海军回回血,海军战斗力增强一些,造船厂也能恢复一些元气。
在干“伯克3”的同时,DDG(X)项目也不能忘,现在它的基本设计就是一个类似中国海军055的战舰,这已是现有技术条件下主力舰的最优解了,希望项目到时候不要拖,到2035年前能干出来个七八艘,就谢天谢地了。
“美版055”得大干快上,这玩意是美国海军全家的希望了
接下来就是在它基础上继续发展下一型。
然后就是本海军部长的创新项目,“一大一小”,大型舰是以“朱姆沃尔特”为基础,DDG(X)动力系统组合出来的廉价版“朱姆沃尔特”型“武库舰”。
这个没啥好多说,取消掉对于现代舰艇来说最昂贵的远程防空雷达,防空方面装32发“先进海麻雀”意思一下,主要交给隐身(被抓住了算倒霉,反正便宜,人也少,和LCS一样通过自动化系统大大减少人员配置),反潜有个舰壳声呐和324鱼雷对付一下,主要靠核潜艇护航吧。
武器方面就是能装多少导弹装多少(雷西昂和洛克希德大喜),200枚起,什么CPS,什么战斧,什么标准6BLOCK IIB,使劲塞呗。
“一小”则是无人多用途攻击艇,吨位控制在500吨以内,装8枚(甚至7枚)“战斧”或“标准3 block IIB,或者1-3枚CPS,可以不用垂直发射装置,直接用洛克希德这几年到处推销的通用倾斜式发射系统即可。其他就装一座8联海拉姆和一门30毫米遥控小炮。
同样型号的船体也可以开发反潜型,装拖曳线列阵声呐、主动舰壳声呐、324毫米反潜鱼雷,8联海拉姆和30毫米遥控炮,基本上就是火力强化版的“海上猎人”。
由于采用无人设计,它可以和“海上猎人”一样长距离、长时间在海上航行部署,既可以执行反潜任务,也可以用来加强打击火力。
“海上猎人”还是弱了点,能装几发导弹的话价值就不一样了
是吧?
这种东西,怎么着不得造出个三五百艘?在日本、菲律宾以及太平洋小岛上建造一批小型无人艇基地,用来维持它的运行。
当然,无人机也得多配,不过这和造舰计划关系不大——除了,无人机母舰得造啊。
无人机母舰不用大,更不用贵,最好便宜到让对手不舍得用导弹来打……
吨位有几千吨就差不多,专门用来发射和回收海军无人机,无人机可以参考当年诺斯罗普的“暗星”,或者直接以现有的“黄貂鱼”为基础发展,当然船得造大点,可能上到一万多吨。如果要用大型无人机可能还得装上弹射器和阻拦索,不讲究的话干脆用类似RQ-170的LOW货也可以。不追求打击能力,只要能提供侦察监视和通信中继能力即可。
这种无人机母舰的航速不需要跟上舰队,有类似商船的航速即可,舰上不必有机库,直接在甲板上装个“宿舍楼”,把维护修理飞机的设备人员安排在里面就行了。因为到时候很可能没有足够兵力为它护航,所以该舰也要具备一丢丢自卫能力,比如装几发“海拉姆”、“改进海麻雀”和“水精”反鱼雷诱饵——当然也别忘了装几门30毫米小炮用来反无人艇。
而且,这船毕竟也是“大甲板”,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客串直升机母舰,用来支援登陆或者反潜行动。
等等你说的这不就是……
这就差不多了。
它的生存主要靠……靠数量多……起码部署个十几二十艘,将侦察/监视能力延伸出去即可,可以考虑按照民船标准造,尽可能做到造得比对手打得快。其实它也没那么容易死,因为可以部署在后方位置,没必要开到容易被对手打击的距离上去。
你说这样的计划好不好?
至少我觉得还是很好的,但唯一问题是——你这不就是把中国海军这几年开发的东西抄一遍么?
这就对了,其实美国人最近已经流行起来一句话,“学中国的,但别说”,是吧?当然,其实类似的东西美国海军肯定也有人想到,只不过,大概率不会有哪个海军部长真的照此方案执行罢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堵开源 
-
还未“拿下”,美国人已畅想“美属格陵兰”军事前景
2025-01-12 09:09 -
美国海军未来30年造舰计划,还得再花一万多亿
2025-01-09 18:36 -
“纯台造”无人机装备一年事故二十次,四分之一飞手无证操作
2025-01-09 17:09 -
台军志愿兵人数进一步降低:编现比3年减少10%
2025-01-09 17:07 -
“这又是啥?”美媒称又在中国发现多种“不明战机”
2025-01-08 17:52 -
“二战时我们17天造一艘驱逐舰 现在连护卫舰都造不好”
2025-01-08 13:54 特朗普 -
指挥混乱多挂导弹 美军在红海学会了什么?
2025-01-07 17:29 -
法国航母访问印度 印媒提问中国“六代机”
2025-01-06 16:38 -
一周军评:退役了老军舰,台湾海军上哪补?
2025-01-05 10:53 一周军事观察 -
军事专家:歼-35或将首登福建舰,2026年底四川舰有望服役
2025-01-04 15:22 中国海军 -
韩在野党:放气球,“军方也干了”
2025-01-02 19:09 -
中方:将10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8家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2025-01-02 16:14 中美关系 -
全军开训!
2025-01-02 14:05 -
美卡尔·文森号航母停靠马来西亚
2024-12-31 10:56 -
美媒圣诞节也没闲着:看看中美这对比趋势…
2024-12-30 15:41 美国一梦 -
-
一周军评:中国新机井喷,“美国正获得全面后发优势”
2024-12-29 10:32 一周军事观察 -
渤海海峡黄海北部12月29日至1月5日执行军事任务
2024-12-27 16:29 中国航母 -
上海:长江口28日一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实施交通管制
2024-12-27 15:14 中国航母 -
四川舰来了!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在上海下水
2024-12-27 10:15 中国海军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28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33“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