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中国航展,比战场现实领先一步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观网军工组在珠海参观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笔者在2016年珠海航展时写的军评中感慨我国军工技术领域已经进入了“自由王国”,很多朋友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并且成了某种网络热词。
而通过最近几次航展,笔者的深切感受是,我们在进入“自由王国”后,有了更大的进步,那就是比战场现实领先一步。
俄乌战争中俄军困境的问题就在于他们运用的军事理论和武器装备落后于战场现实
如果说2016年时,我们对于世界大环境的感受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即将到来,那么今天我们已经处于这个大变局之中了;变局已经开始,“天下大乱”不再是未来时,而是进行时。
区别在于,2016年时,大家对于未来战争,以及为适应未来战争而开发的新型武器装备,更多还是基于理论、计算和概念;而如今,中东、欧洲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已在相当程度上验证了之前的种种设想。虽然这些冲突中的许多情况还仅仅是一些特定环境下的特殊情况,与未来其他环境下,不同对手之间的情况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但它就是活生生的现实,是以几十万人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实践经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有必要的。即使这些经验最后被证明对未来其他地区、其他环境、其他技术背景下的冲突并不适用,那也必须经过慎重思考和研究的结论,而不能简单忽略。
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的那几场战争,在后世的眼光看来,一战中主要战场元素都已陆续出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各国仍坚持过时的战争理论和概念,最后经过痛苦的实践,不得不适应战争现实。而到了二战,德国人的闪击战理论引领潮流,首次走在战场现实的前面。从那时起,先进的理论引领先进的武器装备设计,让思想领先于战场现实,成为以较小代价取得重大胜利的不二法门。
对于不了解冷战到今天军事技术和军事理论变革的普通人来说,会以为冷战时代相关变革的速度又变慢了,并以为各国军队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之交那样的军事理论进步远远慢于技术变革的状态,这其实是一种巨大的错误。
实际上冷战时代美苏军事理论每隔十年都有一个重大转变,并相应的发展一代新型武器。美苏引领潮流,中国只能跟随。
通过俄乌战场上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当你的军事理论和实践处于跟随状态,那就要付出巨大代价,几十万的生命代价。
所以如果我们结合俄乌战争的战场现实来看本届航展,可以关注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本届航展上可以明显注意到几种展品的密集出现,第一是高能微波武器,目前这可能是反无人机领域的最佳答案。因为现有的反无人机手段当中,“软杀伤”手段,或者说干扰,是一种相对有限的对抗方式,其作用更多是“过滤”掉你的干扰手段能够对付的目标,使得你只需用“硬杀伤”手段来对付那些能够克服干扰的无人机。
而“硬杀伤”手段当中,也有各自的问题,廉价导弹和带有智能引信的炮弹,确实能够做到以相对低的成本击落来袭目标,但不管是导弹还是炮弹,在当今这个电子设备价格非常低,产量非常大的时代,实际上和来袭的无人机之间形成的是一种“消耗战”,并没有“非对称”的优势。
这与防空导弹和飞机对抗的概念不同,防空导弹打飞机实际上是用远比飞机便宜的导弹去击落价格越来越昂贵的战机,很多时候即使不能击落飞机,也能迫使飞机不敢轻易进入防空导弹杀伤区。但小型无人机现在是被当作弹药来消耗的,所以这个对抗就会像现在的导弹饱和打击一样,即使一波攻击全部被拦截,至少也可以消耗你的防空弹药,使得后续攻击可以奏效。
625E系统高能微波武器,绍伊古驻足询问了该系统的技术参数
但高能激光、高能微波这些定向能武器可以改变这种状态。当然,高能激光由于击落一个目标需要几秒钟,再转去攻击下一个目标,效果依然有限。但高能微波武器可以直接将来袭无人机的电子芯片烧毁,属于“硬杀伤”手段的同时,又是一种“面杀伤”武器,能够将波束范围内的敌方无人机同时击落,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高能微波武器开发之初的设计用途是用来反导,主要是对抗反舰导弹;出于同样的逻辑,可以说是克制“饱和攻击”的“神器”。
如今,用来对付不可能增加防护手段、远比反舰导弹慢的小型无人机,高能微波武器可以做得更小、更灵活、耗电更低,这就更进一步增加了它的部署灵活性,射程也可以更远,威力也完全足够。
因此,这种武器成为“反无人机神器”是完全可以预见的,尤其是我们看到今年有多种型号的高能微波武器都是作为现役防空系统的组成部分推出,更说明它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外贸,也是面向装备了同样武器系统的解放军的,实际上其中有一些可能已经列装部队。绍伊古上将也专门在625E防空系统配套的高能微波武器前驻足询问其性能特点,显然他也明白这种武器的重要意义。
高能微波武器不在乎你是拖光纤,还是用卫星控制,反正只要你的电路没有足够的屏蔽,一律烧掉
当然,为什么目前只有中国能够在国际上第一个开始积极推销这种武器?背后是我国功率半导体工业体系近年来的跨越式进步,就像目前世界上也只有我们能够以很低的价格出售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道理一样。并不是因为我们镓产量大,而是我们能把它变成廉价的功率芯片,这个优势其他国家一时半会并不容易追上。可以预计,将来一段时间,随着类似武器可能外销成功,它有望在战场上创造新的“神话”。
另一样今年开始在航展上大量出现的东西,是蜂群系统。目前为止,战场上出现的无人机还很少具备蜂群组网能力,大部分情况下大家说的“蜂群”实际上是“集群”,也就是同时由多名飞手控制较多的无人机进行攻击。但由于控制频段的限制,组织再多的飞手,一波攻击的规模也是很有限的。要么无人机没有飞手控制,只依靠自身的惯性导航系统或卫星定位信号攻击,这在前几年叙利亚出现较多。这样的“蜂群”和真正通过数据链信号互相通信,具备分工协作、目标分配、目标识别、自动攻击能力的蜂群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而在今年航展上,我们看到航天科工集团在室外展区专门摆了一个展示蜂群系统的帐篷展厅,这当然是因为主要从事无人机控制系统的某院所目前在该行业内处于相当领先地位了。而同时中电集团、兵工集团也展示了自己的蜂群系统,包括蜂群系统的云后台控制计算机,外形就是一个典型的服务器“刀片”。今年兵工集团展示的“机器狼”之所以被叫做“狼”,主要也是因为“狼群”概念,实际上可以被视为一种“地面蜂群系统”,分工协作,作为一个系统发挥作用。
目前已经具备战场实际运用能力的蜂群系统是在地面上安置服务器,将服务器放在距离目标稍远的位置,然后通过通信系统来协调控制蜂群,划定战场电子围栏,让蜂群在特定区域内自动识别目标进行攻击。
这使得蜂群巡飞弹可以在很多场景下取代传统炮兵,对一个区域范围内进行“巡飞弹火力准备”,其压制效果会强到匪夷所思的程度,甚至可以让敌人的整个阵地上没有人敢活动,直到被大量俘虏。而且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理论设想或只在演习场上的试验中得到验证的程度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堵开源 
-
中航供应链与直升机所签署AR-500系列无人直升机意向订单
2024-11-15 09:09 -
珠海航展轻兵器展台:不仅帅,还能打北约弹
2024-11-13 14:16 -
“数智赋能军贸合成旅”和十大新品来了!
2024-11-13 13:57 -
南部战区位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战备警巡
2024-11-13 13:24 南海局势 -
我国发布8款最新地面装备
2024-11-13 12:14 -
歼-35A装备国产发动机
2024-11-13 10:05 长空铸剑 -
现场视频!歼35A正式亮相中国航展
2024-11-12 13:30 长空铸剑 -
珠海航展抢先看:不只有歼20S,还有舰载歼35!
2024-11-11 16:41 -
珠海航展抢先看:无人时代的地面装备惊艳亮相
2024-11-11 14:15 -
彩虹7无人机预计明年一季度首飞
2024-11-11 08:41 -
珠海航展开幕在即 海军舰载直升机进行适应性飞行训练
2024-11-10 18:40 中国海军 -
“虎鲸”大型无人艇全球首次公开亮相
2024-11-09 21:25 -
翼龙X无人机反潜构型首次公开
2024-11-09 18:53 长空铸剑 -
“机器狼”来了
2024-11-09 14:15 -
歼-15D首次公开亮相
2024-11-09 12:05 -
彩虹7无人机真机首次亮相中国航展
2024-11-09 11:29 -
“重大转变”!拜登政府解除这一禁令
2024-11-09 10:57 乌克兰之殇 -
海军将首次组织实装参加珠海航展,多型现役装备首次公开亮相
2024-11-09 10:22 -
援乌生意咋办?美媒关注特朗普归来对军费预算影响
2024-11-08 18:14 -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