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亚洲:以色列“不破金身”被破了,伊朗会成为“真正的噩梦”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昨天,伊朗对以色列发起大规模导弹袭击,据目前的报道,伊朗于10月1日晚间向以色列发射了200枚左右的弹道导弹,以色列中部地区发生密集爆炸。据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表的声明称,导弹攻击的目标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周边的三个军事基地,并声称90%的导弹命中了目标。
目前网络上流传的视频已经明显看到有一些导弹落在了以色列的城镇中,由于以色列已经禁止了本国居民发布伊朗导弹命中情况的视频和图片,称如有违反将会被捕和判刑。这可以理解,毕竟这确实有助于伊朗判断打击效果,但反过来说,如果这些导弹确实击中平民目标,以色列此刻难道不应该大肆渲染伊朗导弹袭击以色列城镇,来博取一下同情吗?
正好美国CNN在报道时也强调以色列情报机关摩萨德的总部设在特拉维夫的人口密集区,并担心伊朗如果以摩萨德总部为目标可能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你看这剧本都给以色列写好了,以色列不表演一下吗?
现在对于内塔尼亚胡的以色列政府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有多少平民伤亡,或者部署在伊朗袭击目标的军事基地里的美制F-35战斗机究竟是否遭到了损失,最大的问题是以色列的“不破金身”被打破了,当全世界看到如同流星一样的导弹落入以色列境内,当以色列居民上传的在自家阳台看到不远处爆炸的火球然后惊慌地退回室内,以色列这几年来塑造的在中东它可以为所欲为而对手无法进行有效报复的这种氛围被伊朗“征服者1”导弹(音译“法塔赫”)给打破了。
伊朗德黑兰,伊朗民众收看电视,关注伊朗发射导弹袭击以色列的新闻。IC Photo
“征服者1”实际上是此前著名的“征服者110”“佐勒菲卡尔”导弹的后续发展型,从技术发展谱系的角度来看,它也可以说是“红旗2甲”的某种“曾侄孙”,它的尺寸比此前采用了碳纤维壳体,射程达到700公里的“佐勒菲卡尔”更大,射程也更远,据称可达1500公里,此外它采用了双锥体设计的头部据称能够进行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因此被伊朗称为他们的第一种“高超声速导弹”,从技术角度来看,它也可以认为和朝鲜的“超大型放射炮”相似,只不过朝鲜的“超大型放射炮”口径为600毫米,而“征服者1”的直径是680毫米,还是要更大一些的。
虽说能够滑翔,但要说这种导弹在突防能力上有多少斤两,那还是有点开玩笑了,在导弹技术上比较像样的国家这几年都在学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包括中国的外贸导弹M-20也采用了相似的技术,这就表明这种导弹的尺寸和性能确实具备标杆性的意义。比如朝鲜的“火星11”导弹,就和伊斯坎德尔基本相似,在俄乌战场上也被当作伊斯坎德尔导弹来用。
相比之下,伊朗显然对于制造头体不分离,能够整体进行滑翔飞行的高强度弹体方面缺乏自信,他们的“征服者1”这么小的尺寸仍然要做头体分离设计,表明伊朗在制造能力方面是远不如朝鲜的。当然朝鲜背靠大树好乘凉是另一回事,但伊朗找不到愿意让他乘凉的大树,原因自然也是他们在政治上不如朝鲜这样旗帜鲜明。
但不管怎么说,目前看来,虽然从以色列民众在以色列当局开始查删之前发布的视频和照片来看,“征服者1”导弹的战斗部显然没有伊朗自己宣传的那样高达1吨,从爆炸现场的效果来看,大概比203毫米榴弹炮的威力大点有限。推测其战斗部很可能被削减到了一百多公斤,这显然是为了达到更大的射程而削减了战斗部重量。
伊朗在说他们的短程导弹的时候一直有一些技巧,就是只谈导弹能携带的最大战斗部重量,然后又说一个最大射程,却没有说过在携带最大战斗部的时候的射程或者在达到最大射程的时候实际能携带的战斗部重量。我们知道对于弹道导弹来说,在其他数据都不变的情况下,战斗部重量越小,射程就会越远。所以从技术层面说,现在我们至少已经通过以色列这次实战了解到几件事:
第一,以色列的“以色列特色”的反导系统确实只能应对技术上不入流的老旧火箭,对于稍微具备一些突防设计的导弹就基本形同虚设,抗饱和攻击能力在实际命中率非常低的情况下,也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第二,伊朗的短程导弹在最大射程的时候只能携带一百多公斤的战斗部,实战效能有限,加上这次伊朗导弹袭击在几个小时前美国人就已经向以色列通报,因此以色列应该有足够时间将F-35战斗机挪动到机堡中去,伊朗导弹太小,基本不可能击穿机堡的防护,因此不太可能出现网上一些人所说的,伊朗的导弹袭击摧毁以色列一个中队F-35的事情。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伊朗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后首次发声,称“伊朗犯下大错——将为此付出代价”。IC Photo
但即使如此,这次袭击的军事效果还是明显的,毕竟作为一个要维持F-35这样的现代化战斗机运行的大型空军基地,容易被100公斤战斗部爆炸摧毁和破坏的设施还是很多的,所以伊朗导弹袭击将可能影响以军这个最重要的空军基地的运作,即使不能使他完全失能,至少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大大降低其运行效率,对于以色列正在展开的黎巴嫩军事行动来说,空中支援效率明显下降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
第三,从导弹飞行路线沿途国家民众发布的导弹助推器残骸照片可以看出,这次袭击和此前伊朗袭击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等行动一样,伊朗同时发射了老式的液体燃料中程导弹和较新的短程固体燃料导弹,并且都不止发射了一种型号,如此“三世同堂”发射导弹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利用多种型号导弹的复杂轨迹给拦截方的目标跟踪和识别制造困难。
对于某个战术地地导弹“四代同堂”的大国来说,伊朗这种做法似乎也有参考价值,毕竟未来某个时候,这个大家庭很可能还要再添一代,甚至可能短时间内“五代同堂”,届时倒是正好可以给某个自诩为“东亚以色列”的分裂势力以及其背后的外来干涉势力出出难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中国海警舰艇首次进入北冰洋海域,现场照片来了!
2024-10-02 11:27 -
南部战区位南海有关海域进行战备巡航
2024-10-01 12:57 中国海军 -
“安提坦”号退役,美海军巡洋舰降至9艘
2024-09-29 20:42 -
南部战区位中国黄岩岛附近海空域组织例行性演训活动
2024-09-28 19:20 南海局势 -
美国空军KC-10加油机全部退役
2024-09-27 17:40 -
拜登宣布为乌提供近80亿美元军援,扩大F16飞行员培训
2024-09-27 10:47 乌克兰之殇 -
辽宁舰旁谈甲午,我们不会再像130年前那样任人欺侮了
2024-09-27 07:52 城事视频 -
这张现场图,有哪些细节?
2024-09-27 07:07 -
阿塞拜疆官宣接收“枭龙”战机,总统阿利耶夫登上座舱体验
2024-09-26 18:00 -
台军首批M1A2T坦克在美装上火车发运
2024-09-26 17:58 -
日新澳军舰过航台海,海军军事专家:让人感到军国主义复活的危险
2024-09-26 15:50 台湾 -
我军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现场图公布
2024-09-26 06:45 观察者头条 -
中英两军举行防务战略磋商
2024-09-25 20:55 不列颠 -
“新型战机即将露面”
2024-09-25 13:15 长空铸剑 -
火箭军向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1发洲际弹道导弹
2024-09-25 10:08 观察者头条 -
26家美无人机企业窜访台湾,台媒炒“美国代销台湾无人机”
2024-09-24 17:04 -
应对中东局势 美杜鲁门号航母开始部署
2024-09-24 13:34 -
中俄8艘军舰穿越宗谷海峡
2024-09-23 20:18 日本 -
擅闯我领海后,日本驱逐舰舰长被撤职
2024-09-23 12:02 日本 -
航行警告!渤海部分海域进行实弹射击
2024-09-22 09:50
相关推荐 -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773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64“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35“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40“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2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