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为什么我们还要更多的航母
目前,很多人设想的,在两艘航母支援下,在台湾岛东部进行登陆,或者把航母编队放到台湾岛以东洋面威慑美军战略轰炸机这样的行动,在美国航母可能短期摆脱跟踪的前提下,就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军的机动范围较小,相对容易被美军定位。
而且在这个环境下,美军航母可以放在更后面的位置,我方的岸基超视距雷达将很难探测到那么远的位置,主要得依靠卫星,而我方数量较少的卫星将很难维持对广阔洋面的侦察能力。
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出现最不利的局面,我方航母编队被美军先定位。
虽然美国人的反舰导弹性能不咋的,但如果发生这种不利情况,也就意味着我军舰队必须面临敌人一波先手打击,而且是全力以赴的饱和攻击。挨过这一轮,才可能发起反击。
这也是美国CSIS等智库推演的情况,就是在海战中双方舰队“互相毁灭”,或者至少也是双方舰队都遭到伤筋动骨的损失。
当然这个惊悚故事听起来颇有点中途岛之战的感觉,但如果大家用CMO这类的军事推演游戏模拟一下,这种情况是完全可能出现的。
当然,即使按照最坏的情况推算,由于台湾毕竟是一个对我极端有利、对美国极端不利的战场环境,胜利是不必怀疑的。而且在最坏的情况下,双方战事必然扩大,那从长期来看对我们其实更有利。之前CSIS的推演当中就有一个场景是无限时间和战场范围的情况,最后美、日、韩亚太军力全部毁灭,中国完全胜利。
模拟毕竟是模拟,谁也无法保证实战中自己“手气”压倒对手,“料敌从宽”是双方都必然的选择
只是这样的胜利对于我们来说代价是否过大,我们想要的是一场短促而损失很小的胜利,一举解决台湾问题,然后迅速恢复和平、恢复贸易、恢复经济,但如果打到上述这样近乎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局面,对我们来说其实是有违主旨的。
虽然CSIS去年的推演本身很可笑,比如美国沉了两艘航母才死千把号人,中国沉了两艘航母就死五六千人什么的算法,也不知道哪来的假设;但这些不重要,因为各国类似的推演多了去了。如果我们自己设置一个虚拟场景进行推演,在大力“料敌从宽”的背景下,很可能也会得出类似的结果。
这个结果说明什么?
其实说明不了什么,因为同样的虚拟场景,只要不那么“料敌从宽”,就完全可能推出一个非常乐观的结果,而且即使是已经如此料敌从宽,最后不也能赢吗?
这至少说明,“从实力的角度”而言,我军目前在台湾这个战场上的优势已经是不必怀疑的了,问题只是如果美军全力干涉,我们的优势到底有多大,如何尽可能减少伤亡、减少风险?可以说,在这类推演中,不考虑“橙军”(除了红蓝双方外的外国干涉军),那就什么都不是问题,什么巷战,吃我1吨激光炸弹,什么艾布兰战车,吃我红箭-10就完了。但考虑到“橙军”,那就什么都是问题。
美国在干涉台湾的情况下,如果还要维持中东、欧洲各部署一艘航母,按照他们最乐观的情况,有半年准备时间,紧急中断维护休整,最多能来3艘航母;如果放弃中东、欧洲,可以到5艘,只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再算上“大甲板”两栖攻击舰的话,还可以再多两艘。
所以“福建”舰形成战斗力可以说是刻不容缓,004不论如何建军百年是赶不上了,但3艘对5艘,至少比两艘对五艘也要好多了吧;况且福建舰的作战能力相比“辽宁”、“山东”有很大提高,不说别的,舰载预警机不仅可以对空搜索,也可以对海搜索,在不依赖卫星的情况下,也可以和美国航母编队的探测能力拉平,不会出现卫星没抓住目标,远程反舰打击火力就抓瞎这种事情。
时至今日,不考虑“橙军”的话,“蓝军”根本不是问题
当然另一方面,俄罗斯都知道在2022年连打8颗“格洛纳斯”,难道我们就不会在未来几年里针对性的多打卫星?我军的主动雷达海洋监视卫星在这几年内无疑要尽可能多得部署。“北斗”星座也会进一步补完,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加上低轨道小卫星和临战时发射的快速部署卫星,我们的卫星系统在未来几年里可能比现在的数量大幅度提高,这也是一种补充短板的必然。
还有打击火力的问题,虽然我军的“陆上行舟”打靶很成功,但毕竟还是试验环境,实战条件下对真正靶船的打击试验,次数实在太有限了,还不是很能说明问题。这几年内如果要让陆基远程反舰导弹系统的可靠性完全得到验证,无疑还需要多进行几次实验,并且按照我军一贯的传统,“料敌从宽”,这些系统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同样,近年来我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的反导演练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必然会导致一个结果,即进一步“料敌从宽”,毕竟按照我们的传统思维,如果我军的反导能力这么强,那就不能设想敌人反导能力比我们弱……这就涉及到新一代导弹的性能和数量都得再上一个档次。
解放战争的最后一战所面临的问题千头万绪,大考之前的模拟考肯定会一轮两轮三轮的进行下去,这些模拟考的难度很可能要比最后大考高得多,但相信所有朋友都能理解,任何模拟考也模拟不出真正决定命运的考试的真实状态。
之前曾经看到美军自己总结称,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之所以还能有大量军队撤回本国、没被美军追上歼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军自己的演习和推演中,伊军都是让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来扮演,所以撤退中一定会组织后卫战斗,让追击部队损失惨重,这些演习使得美军在实际行动中没敢放开手脚。直到后来2003年,事先摸清了伊拉克虚实,加上一路银弹开路,美军才敢搞巴格达大飙车。
而在海湾战争前,美军为自己准备了10万个裹尸袋,最后只用上了几百个,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著名事例。
以此观之,只能说还是那句老话吧,做最坏的准备,才有资格去争取最好的结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堵开源 
-
俄技集团:2023年炮弹产量增加5倍、火箭弹增加7倍
2024-05-03 18:56 俄罗斯之声 -
韩国也想入伙“奥库斯”?
2024-05-01 17:18 三八线之南 -
相比前两艘航母,福建舰海试有何不同?
2024-05-01 12:00 航空航天 -
-
一年收到5架F-35 每架都有问题
2024-04-30 16:30 -
中越海警开展今年首次北部湾海域联合巡逻
2024-04-30 16:21 -
从豹2到布雷德利 莫斯科胜利公园新到什么西方装备?
2024-04-30 13:09 俄罗斯之声 -
外媒紧盯福建舰:或马上开始海试
2024-04-30 13:09 中国航母 -
乌军总司令:前线局势正在恶化,俄军取得局部胜利
2024-04-29 11:14 乌克兰之殇 -
德国豹2坦克运抵莫斯科 将参加“胜利展览”
2024-04-28 10:46 俄罗斯之声 -
一周军评:“5·20”将近,美军拿什么来西太平洋“维稳”?
2024-04-28 09:24 -
美菲空军举行“雷霆对抗”演习
2024-04-27 18:36 -
巴基斯坦从中国订购的首艘潜艇“汉果”号下水
2024-04-27 18:30 -
胡塞称再次击落美军无人机,美军承认坠毁
2024-04-27 16:51 也门局势 -
董军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防长会议
2024-04-26 22:35 -
美官员:乌军撤回前线“艾布拉姆斯”,正调整战术应对俄无人机
2024-04-26 17:45 -
“华盛顿”号出港部署,将第二次进驻日本
2024-04-25 17:35 -
站在流动的国土上,感受什么叫“百年之内,换了人间”
2024-04-25 08:44 -
英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援助”
2024-04-24 17:04 -
德国海军“黑森”号护卫舰结束红海任务返航
2024-04-23 16:42
相关推荐 -
“耗资230亿美元挑战中国制造,仅四年就凉了…” 评论 150“中美博弈胜负取决于四点,中国都占优” 评论 88“伙计们,你们让自己卷入了一场战争” 评论 67加拿大农民怒了,“快向中国低头,别误了农时” 评论 164“特朗普和普京在房间里谈话,英国只能敲门” 评论 104最新闻 Hot
-
美媒惊呼:美国高校,这么快就跪了?!
-
“半场就开香槟的美国油气业,现在却直挠头”
-
在这个问题上,“无论美国做什么,欧洲都必须与中国合作”
-
网易云音乐致歉
-
为了造更多坦克,欧盟想找回“钢铁初心”
-
美国靠不住了,北约急得给“差生”加作业
-
“耗资230亿美元挑战中国制造,仅四年就凉了…”
-
“西方审批十年还没下来,中企都发货了,怎么比?”
-
“中美博弈胜负取决于四点,中国都占优”
-
黄仁勋罕见道歉:我错了,但…
-
德国1/3的火车永远晚点,“欧洲应该把钱花到更有用的地方”
-
美专家献计:抢在中国前头,逐个击破…
-
马斯克将听取对华开战简报?特朗普紧急辟谣
-
特朗普动手:欧洲、中国都比我们强
-
“不同寻常”,特朗普盯上了这里,为什么?
-
“全球航司的运营都被打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