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敬琏:经济发展方式转了20年,为何还未实现?
关键字: 供给侧吴敬琏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经济需求侧经济体制体制性障碍经济转型【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经济学家吴敬琏为之鼓呼了十数年。1月20日,吴敬琏教授在第七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时再次发表演讲追问,经济发展方式转了20年,为何还未实现?
在吴敬琏2014年再版《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一书时,他撰写的再版前言中写道: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的转型是九五计划提出的要求。然而过了三个五年计划,这个要求并没有实现。由此导致粗放发展引起的种种恶果,例如资源枯竭、环境破坏、投资过度、消费不足、货币超发等等问题愈演愈烈。
吴敬琏所说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反对重化工业化,提倡发展服务业;反对海量投资拉动GDP,也反对大力增大由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等”三驾马车”的需求总量,而是努力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长远看,这些转变方向都没有问题,也早已是多个五年计划的核心关键词。不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什么一直没有实现呢?吴敬琏对这个问题执着追问了很多年。他的答案是,问题出在体制性障碍。
在该前言中,吴敬琏提出,中国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那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关键还是改革。而下一步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应该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做到这些,必须推行以下几方面改革:见图。
以下为大家分享吴敬琏此次发言的报道,刊发于经济参考报。为什么经济发展方式转了20年,还未实现?也请读者朋友们和他一起寻找答案。】
所谓“三驾马车”是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脱胎而来。而用凯恩斯的短期分析框架去研究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问题。这显然是一个误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995年就已经提出,已经有20年,为什么至今没有实现?问题在哪里?问题在于存在体制性障碍。
在稳住大局,保证不发生系统风险的条件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切实推进改革上,在体制上消除体制性障碍,建立能够激励创新和创业的经济体系,也就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参加由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时表示,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如果用刺激需求的办法来拉动经济增长是不现实的,最终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创新、效率提高来实现,最终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现在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这个挑战概括地说,就是中央讲的“三期叠加”和“四降一升”。
“三期叠加”中的第一个期是经济增长换挡期,也就是经济增长减速。第二个期是结构调整阵痛期。优化经济结构的过程不会轻松,需要付出成本,会产生阵痛。第三个期是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前面两期出现后,政府就加强刺激政策,它造成的结果是整个国家的资产负债表负债率太高,杠杆率越来越高。杠杆率升高,会发生系统性危机。“四降一升”是指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加上经济风险发生的概率上升。
应对挑战关键依靠创新和效率提高
面对这些挑战,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经济学界,对于这些挑战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出现了分歧。主要有两种分析方法和两种不同的结论。
第一种分析方法从“需求侧因素”分析。他们认为,为什么发生增速下降?是因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没有力量了,拉不动了,即需求不足造成了GDP增长速度下降。用这种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要拉动经济增长就要增加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出口需求。虽然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但是成效并不明显。最后就是继续沿用增加投资需求的办法。
驾辕马指消费。2007年开始,消费超过投资成三架马车驾辕马。漫画|王伟宾
从2009年开始一直采用这个办法“扩需求、保增长”,比如,2009年的4万亿经济刺激措施,近10万亿的贷款。从2009年,经济学界就有人对这种做法提出不同意见。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所谓“三驾马车”是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脱胎而来。而用凯恩斯的短期分析框架去研究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问题。这显然是一个误用。
这个办法实行这么多年以后,到现在出现两个问题:第一,投资效果递减。2009年的时候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一下去,经济马上反弹,增长几个百分点,但是越到后来效果越差。2014年效果就非常短暂,只起了一个季度的作用,2015年完全没有作用。
第二,资产负债表里面的负债率积累得越来越多。到去年中期,中国的三个资产负债表,居民、企业和各级政府的杠杆率,即负债对GDP的比例远远超了警戒线。一般认为这个比例在百分之二百以上就是警戒线,到了去年中期,低的估计是百分之二百五十,高的估计是百分之三百。其中负债率第一位的是企业,当他们的杠杆率高了以后,导致经济运行某些环节上出现断裂,引发“跑路”现象。一旦这个爆发点多了以后,它有传导效应和连锁反应,就容易出现系统性危机。所以,看来用刺激需求的办法来应对现在面临的挑战是不现实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苏堤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39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39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89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47“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评论 101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