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铁军:面对“全球过剩”危机,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资本?
编者按:本文根据作者在6月22日中国政治经济学40人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经作者审核,授权观察者网发布。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温铁军 整理/观察者网 高艳平】
新型生产关系和新质生产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之后提出的重要概念,怎么看待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之间的相关性,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话题。
2024年年初,习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亦即,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之间是一对互动的关系,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让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质量效益型经济发展起来,生产关系变革的目的,是通过推动深化改革来建立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同时习总书记也特别告诫,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说新质生产力是为了带动质量效益型的发展,告别以往粗放数量型增长。从这个角度看,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迎风而上、泡沫化,也不要只搞一种模式。”
据此可知,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三个原则:一是要创新要素配置方式,就必须全面深化生产关系的改革;二是目标是要把“粗放的数量型增长”改为质量效益的增长,也就是旧阶段的发展模式要靠新质生产力加以改进;三是不忽视传统产业,不搞单一模式。
产业化发展阶段:融入生产过剩的全球化
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力要素结构及生产关系演化,应该是我们首先关注的第一个方面。
关于不同阶段。大家都知道,在产业资本发展阶段,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最快的。过去我们只用了15-20年就替代美国成了全球工业第一大国。目前的工业产值相当于排在我们之后的第二直到第十个国家工业产值的总和。
但我们也必须知道,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工业化高速增长并非“中国的”,某种程度上是新世纪以来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所带来的。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大类产业的三分之二是大型跨国公司控股的。他们建起的“买全球卖全球”的模式,使中国深度融入了已经出现生产过剩的全球化。
早在2000年中国加入WTO前我在与阿瑞吉(发表《亚当斯密在北京》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的讨论中就提过一个问题:中国加入本已生产过剩的全球化意味着什么?是改善还是恶化了资本主义内生性矛盾造成的危机?现在看,一方面新世纪第一个10年跨国公司带动的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粗放的数量增长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和国际环境恶化的问题在第二个10年日益凸显。
那么,中国自2020年要求转向“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阶段,同时强调质量效益型增长,这就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且配套以新型生产关系的深化改革,应对全球化危机的战略转变才有可能落实。
应该说,以往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按照西方进入现代化的轨迹来发展的,即工业化加城市化,各地都把产业集群叠加在城市带上。这种发展模式一方面带来了高增长,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负外部性,那就是“面源污染”严重,是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以及社会两极分化等等问题。
产业资本阶段:资源禀赋不足+资本野蛮生长
从过去发展的经验来看,我们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是什么?那就是在这种“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过程中,国内的资源禀赋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
中国不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现在很多矛盾是明显的。例如钢铁,我们一方面已经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钢铁生产国,全球18亿吨钢铁我们生产了10亿吨;另一方面,钢铁工业需要的铁矿石90%以上要靠进口。这就需要用大量的低端制造业产品去换取外汇,这样就受制于美国主导的国际结算体系。类似情况很多。比如,我们70%的石油天然气能源靠进口,农业领域中的大豆进口也高达90%以上。
在资源禀赋的制约之下,在资本极度稀缺的压力下,以产业资本扩张为目标的要素结构变化,派生出了“旧型生产关系”中生产组织及制度体系演变的客观需求。其中,资本要素因为具有组织作用而被称为“龙头要素”,且往往会因其极度稀缺而具有最高谈判地位,在“地方政府公司化竞争”所派生的亲资本政策导向下疏于约束,势必演化为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也形成内外紧密型连接的“利益结构固化藩篱”。这是此前的高增长与粗放数量型增长互为表里的根源。
华阳河农场农机手驾驶植保机械进行大豆喷药施肥作业IC Photo
我们不得不关注的是,2015年提出的工业供给侧改革、2017年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和2019年提出的金融供给侧改革,所针对的正是这工业、农业、金融三大领域中的过剩。
当时要求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目标,到现在仍然很难实现,如果不是靠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不断推出“逆周期”调控的措施,把过剩生产能力导入国家以大量国债投资支撑的“铁公基”、以及“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战略,我们在工业、农业、金融各个领域全面过剩压力之下,恐怕早就出大问题了。
我们再看内生性的问题,因为我们追求的工业化加城市化的高速增长,所以内生性问题一定是和工业化的内生机制有关的。
工业化是什么?工业化是一个资本不断增密,技术不断增密,不断排斥劳动的过程。因此它带来的要素充足,促进规模化活力的内生动力,一定派生出提高少数投资人占有资源资本化收益的“资本有机构成”和“技术贡献率”等生产关系演变的要求,这是两极分化加剧的内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岳冠东 
-
云计算洗牌:运营商云凶猛,百度真的开始发力了
2024-07-23 18:03 -
美国敦促墨西哥未来两年扩大芯片投资
2024-07-23 17:25 观网财经-科创 -
武汉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2024-07-23 16:05 -
英特尔暂停投资,欧洲芯片制造雄心受阻?
2024-07-23 13:06 观网财经-科创 -
10万块H100!马斯克宣布启动全球最大AI集群
2024-07-23 10:40 人工智能 -
全固态电池新突破!中科大开发出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2024-07-23 10:12 -
三中全会刚开完,美企高管组团来华
2024-07-23 09:19 -
英伟达阉割版H20芯片也将对华禁售?
2024-07-22 18:11 观网财经-科创 -
财政部: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5.6%
2024-07-22 17:50 金融观察 -
长江存储再次在美国起诉美光
2024-07-22 17:04 观网财经-科创 -
人工智能往事:大模型的理论基础,曾一度被判死刑
2024-07-22 16:56 -
中央金融纪监工委,首次亮相
2024-07-22 16:49 高层人事 -
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十五次排除延期清单公布
2024-07-22 16:27 中美关系 -
央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10个基点
2024-07-22 14:21 -
日本车企高管:对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非常害怕”
2024-07-22 09:08 -
新一轮财税改革任务清单公开,涉及个税等20项重大改革
2024-07-21 19:09 观网财经-宏观 -
今夏冰杯火了,杯子却要进口?
2024-07-20 11:54 观网财经-消费 -
雷军:周受资离职是当头一棒
2024-07-20 07:55 观网财经-科创 -
“很有含金量”,旅客带1.805千克黄金首饰入境被海关查获
2024-07-19 17:36 黄金游戏 -
当万斯崛起时:PayPal黑帮如何改变了美国政治
2024-07-19 16:31
相关推荐 -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0“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25“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36“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15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评论 274最新闻 Hot
-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长和“卖港”不得人心
-
鲁比奥警告欧盟:不要将美国排除在外
-
又摊上事了,这回还有华尔兹
-
“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
德外长插一脚:美乌能不能签,先得给欧盟“掌掌眼”
-
候任美军参联会主席炒作:若与中国打持久战,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
知名华裔教授失联两周?“异常而危险的信号”
-
“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
共和党人也不满关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
-
韩网民强扯“中国间谍”喊美军介入,驻韩美军急了
-
美国航运巨头发话:我们有很多中国船,这钱得美国人掏
-
马斯克狂撒2500万,这场“会改变西方文明进程”的选举还是输了
-
俄高官有望冲突后首次访美,“美方暂时解除制裁”
-
美防长称日本是“前线”,日媒急了
-
美国两党拿出对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级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