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主席:大乱之中寻找逻辑,美国的真正政治共识
【文/ 兔主席】
对当下的美国政治,到底如何分析解读,如何建立分析框架,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脉络?
一、区分特朗普和他的团队
笔者的一个基本看法,就是把特朗普本人和他的班底区分开来。
在拜登时期,我们不用对拜登的个人心理特征及其与团队的“博弈”进行分析:所谓的“拜登政策”,就是精英团队集体决策的结晶。
特朗普政府是完全不同的,特朗普有非常个人化的想法、偏好、性情、认知倾向、心理特征(缺陷)及行为模式。他也基本不掩饰,乐于把自己的想法提前说出来,好打“明牌”,以实力博弈。对于他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并非凭空分析,而有大量当下和历史公开讲话及身边人的记录做佐证。所以,对于特朗普这个具体的人,应该说我们是有充分了解的。【针对特朗普的分析,参见笔者前文《“病人”特朗普:认知立场、人格障碍、MBTI》。】
由于特朗普特殊的认知倾向、心理特征(缺陷)及行为模式,使得他的政策经常是冲动导向,反复无常,朝令夕改,且时常相互矛盾,让人很难理出头绪,搞不清楚这“草台班子”还是“战略迷雾”。
实际上,不仅外界如此,其身边班底也是如此。一开始,人们还在尝试“紧跟”,觉得特朗普有“高招”,自己跟不上是因为“认知不到位”;但一件件事情多了,经过反复的反馈、印证,人们会慢慢醒悟,发现特朗普有直觉,但遇到具体问题,确实什么都不懂。许多公开支持他的盟友和顾问——马斯克到比尔·艾克曼(Bill Ackman)——实际上都在经历一个反思和醒悟的过程:原来皇帝确实没有新衣。担任副总统、未来有可能“接班”的JD·万斯,也在经历同样的一个过程——以他的资质,如果他真能接班,应该能够改正特朗普犯下的所有错误。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宫声称,他认为能与中国“相当迅速地”达成协议 视频截图
二、特朗普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
实际情况是:特朗普本人是对白宫政治及“MAGA议程”的一种“严重干扰”,使其团队无法按照既定的方针、原则、理念下设计及执行政策。特朗普政府的最大敌人就是特朗普自己。他的身边人疲于应对,要不断跟上特朗普的节奏,理解特朗普的最新意图,表达对特朗普的忠心(例如把特朗普所有的政策逆转都称为“交易的艺术”、“永远正确”),在搞清楚怎么回事后,再设法引导、影响、“管理”特朗普,设法让特朗普重回轨道。
实际上,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出现,送上一个特朗普有可能喜欢的工具或锦囊,并让特朗普相信这个锦囊是遵照他本人意志设计,由他本人亲自挑选,并在他本人推动下执行的。
毕竟,特朗普是整个共和党里唯一能与广大选民建立直接联系、拥有所谓“政治授权”的人。在当下美国,特朗普就是那个拥有民众赋予的“主权”的“君主”(sovereign)——他是权力的来源——有他,其他人才有推动政治议程的可能性。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身边人只能尝试影响君主,但无法代替君主,也没有能力成为君主。(作为接班人的JD·万斯可能是唯一的例外,但他的时机还未到)。
但这就把研究分析美国政治,变成了研究分析特朗普个人,变成了分析白宫内部的政治角斗。如果我们要分析美国政治的中长期趋势,这样的分析维度显然并不够的。
三、剔除特朗普,寻找所有其他人的“最大公约数”
这里,作者提供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或方法。
第一,剔除特朗普的个人因素,思考一下,假如没有特朗普的话,剩下的人会推行什么政策。对于特朗普,可以做各种假设:譬如他在下一任卸任,我们可以判断四年之后美国政治的走向;或是特朗普在任内遭遇意外(个人身体原因或外部原因),使得他无法履职。(再次重申,在拜登/哈里斯政府,是不需要做这种假设的,剔除拜登或哈里斯个人因素的话,政策框架和内容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第二,考虑特朗普政府(内阁、幕僚、盟友等)内部存在哪些共识。
第三,考虑特朗普政府与更广泛的共和党阵营有哪些共识。
第四,考虑特朗普政府、共和党阵营及民主党的政客及基本盘——也即两党和朝野之间——存在哪些共识。
以上所有阵营力量都能达成原则共识,没有激烈的非共识部分,就是他们的“最大公约数”。而由于它是最大公约数,是共识,因此更有可能在中长期为更多的政客所接纳,并转化为具体的政策。
这就是我们要在“乱”中找寻的逻辑和线索。
美媒透露,美国财长贝森特绕过白宫顾问纳瓦拉,说服特朗普暂停了全面关税
四、政治共识的动态变化
一个社会的政治共识,其实就是主流民意。政客和民意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政客能够“发现”并影响和塑造民意,而民意又能给政客提供政治授权和合法性。
伴随时间推移,主流民意及政治共识也会发生变化。
如果说特朗普政府第一任内有什么“遗产”,主要两条:一,把“反华”变成政治共识;二,把美国的实体产业复兴变成政治共识。拜登政府基本延续并发展了这两条共识。
现在已经可以预测特朗普第二任的“遗产”:把“美国优先”的一部分变为共识和前提——未来美国的国内政治及国际秩序,必须包含“美国优先”的要素。所谓“美国优先”,就是更多地考虑美国本土民众的利益和偏好(本质上是一种民粹主义)。
我们要提取美国政治的“最大公约数”,就要建立在这个大的框架里。下面来看具体内容。
五、美国的政治共识(“最大公约数”)
以下为特朗普第一任政府以来逐渐形成并巩固的美国政治共识。
1. 解决美国产业“空心化”问题,重振本土制造业
目标:让更多的实业回归美国。具体包括三方面考虑。
1)创造就业:提供更多有技术含量、高质量、稳定、为劳动者提供尊严的产业岗位
2)安全:保证美国的供应链安全。供应链安全即国家安全,带有战略性的核心产业(从能源、钢铁、造船、半导体、军工到医疗医药)的产能和供应链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完全依赖其他国家(尤其是所谓的“外国对手”)
3)技术:具体有两层,一是技术作为产业链的一部分,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二是技术必须依托产能,而不能脱离或架空于产能。大量外包导致制造业“空心化”,核心技术、工艺、设备、人才也就逐渐流失。要发展科技,维持创新能力,就必须以高质量的制造业产能为基础
尽管共和党和民主党就一些具体问题存在分歧(例如关税可以发挥多大作用;是否采用产业政策扶持特定产业;哪些是要重点发展的产业、政府应该扮演多大角色;哪些供应链可以适度做“友岸外包”),但大的共识是,美国需要重建自己的产能。
- 原标题:兔主席:大乱之中寻找逻辑,美国的真正政治共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2025-04-24 13:40 美国一梦 -
中肯元首一致同意: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
2025-04-24 13:32 -
央行行长在美谈关税问题
2025-04-24 13:32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2025-04-24 13:24 特朗普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2025-04-24 13:23 三八线之南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2025-04-24 13:22 美国一梦 -
波音证实:中国已停止接收波音飞机
2025-04-24 13:20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2025-04-24 12: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官宣!月球样品将借给这些国家机构
2025-04-24 11:55 嫦娥奔月 -
特朗普夸口:特鲁多说了,没美国就没加拿大
2025-04-24 11:5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财长承认:对华关税战“不可持续”
2025-04-24 11:4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2025-04-24 10:54 不列颠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2025-04-24 10:4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牵头制定,又一国际标准发布
2025-04-24 10:39 -
“就算加100%关税,中国口罩也比美国货便宜”
2025-04-24 10:3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暴跌71%!马斯克叹气:我劝过特朗普,听不听由他
2025-04-24 10:15 特朗普 -
韩检方起诉前总统文在寅
2025-04-24 09:04 三八线之南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2025-04-24 08: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方奉劝美方:不要玩火
2025-04-24 08:21 中美关系 -
12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收手吧
2025-04-24 08:1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0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467“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108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12最新闻 Hot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
特朗普夸口:特鲁多说了,没美国就没加拿大
-
“就算加100%关税,中国口罩也比美国货便宜”
-
暴跌71%!马斯克叹气:我劝过特朗普,听不听由他
-
12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收手吧
-
特朗普警告泽连斯基:再打3年,你国都没了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最后一刻,他俩都不去了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