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繁昌、本杰明·哈伯格、马凯硕:美国无力阻止中国崛起,也不应该尝试
最后更新: 2023-09-25 12:21:29为扼杀中国获取最先进技术芯片的渠道,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对本国大型芯片制造企业的伤害甚至可能超过对中国的伤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产品消费国。过去10年来,中国从美国公司进口了大量芯片。
根据美国商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企业从美国公司进口了价值705亿美元的半导体,大约占这些公司全球销售额的37%。威讯(Qorvo)、德州仪器与博通(Broadcom)等部分美国公司约有一半的营收来自中国。高通公司60%的营收、因特尔25%的营收、英伟达20%的营收均来自中国市场。难怪这三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近期前往华盛顿警告称,对中国的出口管制可能损害美国芯片公司的行业领导地位。美国公司也会因中国的报复行动而受到伤害,比如中国5月份对美光科技(Micron Techonology)公司采取的禁令。中国市场占美光销售额的25%以上。
这些对华销售产生的巨额利润被投入到研发环节,从而令美国芯片公司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据美国商会估计,如果美国政府完全禁止向中国出售芯片,将导致美国公司损失830亿美元的年收入,并被迫削减12.4万个工作岗位。美国公司还将不得不砍掉至少120亿美元的年度研发预算和13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长期来看,这会令美国公司更难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竞争力。
美国的芯片公司痛苦地意识到,美国政府在芯片领域对中国采取的行动将更多损害他们而不是中国的利益。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7月17日发布声明称,华盛顿反复采取“过度宽泛、模糊不清、有时甚至是单方面的限制措施,将可能削弱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扰乱供应链、引发严重的市场不确定性,并招致中国持续升级的报复行为”。声明呼吁拜登政府在与半导体行业代表及专家进行更广泛沟通之前,不要采取进一步的限制措施。
拜登政府推出的《芯片法案》不可能无限期地补贴美国半导体产业,而全世界也没有堪比中国需求规模的替代市场。其他的芯片生产国迟早会脱离美国的阵营(就像历史上那样),向中国出售芯片,美国限制中国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此外,通过禁止对华出口芯片及其他核心部件,美国在战争还未开打之前就向中国暴露了自己的战争计划。中国被迫在芯片领域建立自给自足的能力,如果没有美国的制裁,他们本来不会早早开始做这件事。在中兴与华为公司遭到美国政府制裁前,中国人对继续购买美国芯片很满意,并专注于前端硬件研发。阿斯麦尔公司CEO彼得·温宁克(Peter Wennink)表示,中国在芯片的关键应用与需求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电信基础设施、电池技术的推广都是芯片在关键且成熟的中端领域的完美运用,而中国毫无疑问正在这些领域领先。”他写道。
美国短视的保护主义政策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美国现在面临的短期威胁是可能失去推动研发的关键收入,正是这样的研发投入令美企成为创新领导者;而长期威胁则是,中国迟早会建成自主且全面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尽管美国对华为实施了严厉制裁,华为依然能够推出搭载了国产5G芯片与操作系统的新款智能手机Mate 60Pro,这说明美国试图阻止中国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政策有多么不明智。
既然美国不太可能阻止中国的技术进步与发展(以及,事实上也不太可能阻止中国崛起成为一个堪比美国的全球大国),更加明智的策略是对华接触。《伊索寓言》中“北风与太阳”的故事完美体现了这一点。在那个故事里,再猛烈的北风也未能吹走旅行者的斗篷。相反,是温暖的阳光令旅行者主动脱下了斗篷。
如今的美国决策者普遍认为,长达50年的对华接触政策已经失败。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与伊莱·拉特纳(Ely Ratner)近期在“外交事务”网站撰文声称:“自尼克松迈出美中重新接触的第一步至今,将近半个世纪的情况清楚地表明,华盛顿又一次高估了自身塑造中国发展轨迹的能力……相反,中国追求一条自己的道路,并在这个过程中违反了美国的一系列期望。”
如果对华接触政策的目的是改变中国的内部治理体制,这项政策确实失败了。然而,如果这真是美方的目标,一个有着250年历史的共和国(人口仅为中国的四分之一)竟然相信能够按照其偏好来改造一个拥有4000年历史的文明,无疑是一种非常狂妄的行为。如果美国接触政策的目标是鼓励中国崛起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借用罗伯特·佐利克的话说),那么这项政策很可能已经成功了。
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NCAFP)、美国公谊服务委员会和四名独立研究人员所做的一项综合研究表明,中国的行为受到了各种接触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改善公共卫生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方面。美国国务院前官员、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亚太安全论坛主任董云裳(Susan Thornton)为这份研究担任监制。她说:“这项对美中外交历史的整理显示,两国可以通过谈判取得成就,并且中国会履行承诺。认为与中国接触对美国没有好处的说法是完全不准确的。”确实,(中美关系)过往记录证明了《伊索寓言》中“北风与太阳”的故事所蕴含的智慧:“武力和虚张声势无法奏效,温和与善意的劝说才能取得成功。”
前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代理助理国务卿董云裳
一个根本性问题在于,美国的国内政治正强迫其决策者采取更强硬的反华立场,而不是务实的立场。比如,美国的制裁阻碍了中国国防部长访美以及美中为避免意外军事冲突所建立防务对话的努力。然而,美国政府却束手无策,即使事实已经证明,此类制裁无助于有效实现其政策目标,他们依然无法解除制裁。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现在应该对其实现外交政策目标的方式手段进行深刻的重新评估。美国习惯使用的对外制裁既不能阻止中国的技术进步,也未能对中国的行为产生任何重要影响,而且绝大多数国家认为配合美国的制裁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除了制裁,美国就没有其他更有效的办法了吗?
2022年5月,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解释拜登政府对华方针的声明中表示:“我们将满怀信心地和中国竞争,我们将尽可能地与中国合作,我们将在必要的时候同中国较量。”我们认同这一路线。但相比损害自身利益、巩固一个地缘政治和经济竞争对手的地位,美国应该奉行一种更加开明的科技政策。其重点应该放在可持续地支持与拓展美国的创新领导力上,同时以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消除特定的国家安全威胁。
中美科技竞争不应该基于零和博弈的框架,而应该基于可持续、符合两国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合作框架。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大多数西方国家设定的减排目标将无法实现,因为中国拥有太阳能、风能与蓄电池发电领域的许多专利与核心投入。与中国联合开展的研究计划、临床试验和数据收集对于攻克癌症等全球健康难题也至关重要。
中美脱钩后形成各自独立的科技生态系统不仅会阻碍全人类的技术进步,也会因平行发展和单边监管导致其他的区域性风险。比如说,在那种情况下,人们会下意识地联想到两国对人工智能、核能等“末日科技”的研发投入将出现毫无节制的增长。继续欢迎中国的科技人才来到美国学习、工作与定居,会同时有利于两国的科学进步。这些科学家能够为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搭建桥梁。
美国政府还应该考虑全面重启由布什政府发起、奥巴马政府延续、被特朗普政府终结的两国间所有高层对话机制。恢复这样的高层级对话,并建立由两国顶尖科学家共同参与的高规格科技对话机制,完全可以为美国的长期国家利益带来更积极的成果。
首先,这种大国之间的合作可以集中在双方存在长期共同利益的领域(如气候变化、应对流行病、全球经济稳定与教育领域)。当双方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后,就可以逐步扩大对话与合作。这些举措都不会削弱美国在世界上的实力和地位。事实上,美国的全球威望和地位很可能会上升,因为全世界其他国家会看到美国正在奉行既符合美国利益又符合全球利益的合理政策。如果美国对中国采取更为明智的策略,它依然将会是全世界最受尊重的国家。
(原文于9月19日发布在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原标题:“美国无法阻止中国的崛起。” America Can't Stop China's Rise.)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免签第一天,泰国总理到机场迎接
2023-09-25 12:06 中国游客 -
“中国人很聪明,现在向他们卖车变得有点困难”
2023-09-25 11:25 德意志 -
美国完成首次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 3年前采集
2023-09-25 11:07 航空航天 -
美国关切后,印度被迫推迟?
2023-09-25 09:45 印度惊奇 -
科索沃发生冲突致4死,武契奇:永远不会承认科索沃独立
2023-09-25 09:24 -
他宣布再次参选,曾称不允许执政党“右转”
2023-09-25 08:53 拉美左翼 -
马克龙表态撤军,尼日尔:基于相互尊重的时代开始了
2023-09-25 08:34 非洲之窗 -
马克龙:将召回驻尼日尔大使,年底前完成撤军
2023-09-25 06:49 非洲之窗 -
“美国试图插手,委内瑞拉谴责”
2023-09-24 21:52 -
“俄军炸毁坦克后,发现对方用德语喊‘别开枪’”
2023-09-24 18:10 俄罗斯之声 -
“日本免费发放滞销海鲜给学校供餐”
2023-09-24 17:30 福岛核泄漏 -
被拜登爽约过的他们将缺席此次峰会,美方“失望”
2023-09-24 16:27 -
美外交官认了!“是五眼联盟...”
2023-09-24 14:36 -
第六次中欧海洋综合管理高级别对话举行
2023-09-24 14:17 -
13年来首次!美联储将裁员约三百人,激进加息致自身受影响
2023-09-24 14:13 美国经济 -
“不该对乌开出空头支票,除非...”
2023-09-24 12:18 美国政治 -
俄外长拉夫罗夫下月访朝
2023-09-24 11:29 -
继领导“沙皇狼队”后,罗戈津被任命为俄占扎波罗热上院议员
2023-09-24 10:57 俄罗斯之声 -
美被曝正讨论对越军售:含F-16战机,“或将激怒中国”
2023-09-24 09:40 -
我海军在仁爱礁附近海域救助1名菲律宾受伤渔民
2023-09-24 09:28 南海局势
相关推荐 -
围岛集结、多向抵近!现场视频来了 评论 71美国学者开始“流亡” 评论 124“中国走在这场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国呢?” 评论 132“再不打钱,欧洲在这个领域也会输给中国” 评论 137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评论 27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