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孟:带着脚镣跳舞——一个村医的故事
关键字: 乡村医生村医赤脚医生村卫生室医患关系基本药物制度一、从18岁到38岁,村医把大好青春献给了家乡
梁利英是兰村乡人,现在是兰村乡大池村的一名村医,今年38岁。丈夫是大桥江乡的,现在在县安监局上班。公公已经去世,婆婆还在。梁利英结婚后生有两个孩子,一个6岁,现在在县里的锦江小学读书,由婆婆照顾。小的在读幼儿园,梁医生每天接送他上学。
梁利英的父亲以前是大队书记。1993年父亲让她去学医。那时梁利英的兴趣是学画画,但父亲认为医生比较吃香,不管在什么年代,医术都是能够有比较稳定的保障的,所以就让她去了溆浦县卫校读书。在那里学习了3年时间以后,梁利英毕业回到了村里卫生室行医。由于那时还没有结婚,本村又有一位医生,所以她被分配到了附近的一个村,即桐古垅村卫生室上班。当时这个村人口很多,但交通不方便,医生和老师都很缺。于是她一边当医生,一边还当老师。
3年以后,她去了兰村村卫生室。兰村村卫生室此前是一个卫生专干在那里上班,姓肖。后来肖医生不知道什么原因出去了,于是梁医生就去了兰村村卫生室。两年后,梁医生去了通灵溪村卫生室。后来,由于大池村卫生室的刘医生患癌症去世,村里没有医生,农民看病不方便。于是大池村的村书记就找到了梁利英医生,希望她能够到大池村卫生室上班。由于村书记几次来请,说自己村里没有医生了,希望她能够到村里去,她因为抹不开面子最终答应了。2013年梁医生来到了大池村行医。临行前,通灵溪村的部分老人见到梁医生的时候都哭起来了,说“你走了我们这些老人家以后要看病可怎么办呢?”
从18岁到38岁,梁医生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家乡的老百姓
大池村书记当时承诺尽快在村里建设卫生室。但是一直到现在三年多都过去了,还是没有见到动静。梁医生自己的办公地点是租私人的老屋,一年的租金是2200元,全部由她自己出钱。目前,全县有很多村都没有村医,成为了空白村。以兰村乡为例,目前正儿八经有能力行医的只有3个人,另外还有1位是老医生,能力上十分不足,尤其是不会操作电脑。也就是说,全乡14个村里面,有村卫生室的充其量只有4个村,其他的村都是空白村。
大池村有6个村民小组,共900多人。农民居住比较分散,是一种小聚居的模式。由于靠近县城,这个村的农民到县里看病的情况比较普遍,所以卫生室存在病源外流。但与此同时,由于兰村乡的很多村都没有卫生室,周边几个村的农民也有到梁医生这里看病,因此也有比较多的病源流入。这样一综合起来,梁医生卫生室的门诊量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一般来说,每天的门诊量平均是7到8人,过年过节人多的时候能够达到20人次,这时候梁医生就很忙很忙了。每年的门诊量大概在3000-4000人次左右。平日里,她除了接送孩子上学以外,基本上都是在卫生室里坐诊。吃住也都是在卫生室里。虽然她在县城也有自己的房子,但是很少回去住。她跟自己的丈夫也总是不能够经常在一起。
二、村医在处理农民危急重症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之前,笔者以为村医处理危急重症的机会应该比较小,他们处理的都是一些感冒发烧等常见的小病小痛,碰到比较紧急的情况,一般都是转诊到了上级医疗机构,所以他们在面对危急重症方面应该没有什么作用。但梁医生却告诉笔者,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而且也是很危险的。因为村医其实也会经常面临紧急情况需要处理,而且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案例一】
早在桐古垅村工作的时候,梁医生遇到过一个病人。他长期患病,梁医生曾经建议过他不要喝酒。但是这个病人没当回事,就是不听,有一次喝酒之后不幸病发了,而且发作的厉害。当时交通不便,直接弄到县城医院去是没有时间了,梁医生只能自己先稳住病情,做一下紧急处理的工作。当时她自己也是没有确定的疗法,也因为刚刚毕业,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所以就什么法子都用上了。输液、中医等等疗法都用,只为了能够保住他的性命。好在最终稳定住了病人的病情。这个病人30多岁,而梁医生自己当时也才20来岁小姑娘。但当病情稳定之后,病人去厕所的时候又不小心掉到了茅坑里面。梁医生又千辛万苦把他从茅坑里弄上来,也顾不上什么脏和男女授受不亲的闲言碎语了,直接就让病人躺在了自己的床上。那个时候她还没有结婚,卫生室里没有病床,只有医生自己睡觉的那一副床。后来病情大体稳定之后,这个病人被转移到了中医院,最终康复了。中医院医生说,要是没有梁医生提前稳住了病人病情,估计这个病人就没命了。这件事让梁医生得到了病人家属的衷心感谢,也让她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和信任。
村医在处理农村危急重症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案例二】
村医也有遇到风险很大的情况。有一年,一个贵州的外地人在这里工作,生病了,来到梁医生的卫生室。他的血压下降很快,梁医生觉得他可能是重症。于是就给他做了紧急处理之后,立马让他去了中医院治疗。因为中医院治疗他的这个病比县人民医院还要专业。在这里,梁医生主要起到了两个十分关键的作用。首先是紧急处理,稳住病情,给病人争取时间。二是帮助病人进行就医途径的筛选,让他们花最少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寻找到最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这里面梁医生起到的是咨询和引导的作用,这个作用其实也是不容小视的。在很多时候。梁医生还会亲自送病人去医院,在送去的路上对病人进行基本的护理和治疗工作。这一点也是很难能可贵的。因为这个过程很有可能造成医疗纠纷。比如,遇到病人在路上去世等,但是梁医生往往都是不顾这些了。
【案例三】
有一个妇女得了胃出血。半夜三更地到梁医生的卫生室里求医。这个病其实村卫生室是很难治疗的。但是由于村卫生室离农民最近,所以农民一旦得了什么病,首先就是去卫生室里求医。即使自己没有能力治疗,梁医生也还是不会拒绝他们。往往都是先进行紧急处理,等病情稳定了,就送病人去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这个妇女在梁医生这里住了2天才最终稳定下来,最后被送到了县级医院治疗。
【案例四】
除了这些疾病以外,还有另外一种紧急事情也需要村医注意。去年,大池村有一个病人得了腹泻。他有70多岁了,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他的儿子一起送到卫生室里治疗。由于是刚刚走进来,病人体征还没有平复,所以梁医生就让他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在检查身体。这个病人一开始还在说话,但是不到十分钟之后就突然没有了声音。梁医生一看,他已经昏过去了。于是她赶紧让病人的儿子帮她进行抢救工作。把什么办法都使用上了,最终终于稳住了病情。她同时打了120电话,县医院在他病情稳定之后把他接走了。实际上,这个病人经常昏厥。有一次是在红十字医院昏倒了,还有一次是在坐三轮车的时候昏倒了。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梁医生的内心里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她比较害怕担风险,一旦出事了,就会很麻烦。但是,在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自己不能够见死不救。梁医生说,救不救是一回事,救不救得过来那是另外一回事。这两个事情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卫生室的时候,尤其是在病人输液的时候,要有很高的警惕性,时刻注意病人的反应和情况,防止出现问题。比如,农村里面还有可能因为过敏导致的突发问题。但是这个主要是跟医生的细心程度有关系。梁医生说她自己是比较慎重的,每次打针什么的,都要做皮试。然后时刻注意和观察病人在输液和打针时候的反应,跟病人讲话,让病人讲话,随时询问病人的感觉等等。这样的精细化服务在大医院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这样却能够避免出现过敏等突发情况。她觉得村医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出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19“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26“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36“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17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评论 27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
又改了!特朗普对中国小包裹下手
-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长和“卖港”不得人心
-
鲁比奥警告欧盟:不要将美国排除在外
-
又摊上事了,这回还有华尔兹
-
“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
德外长插一脚:美乌能不能签,先得给欧盟“掌掌眼”
-
候任美军参联会主席炒作:若与中国打持久战,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
知名华裔教授失联两周?“异常而危险的信号”
-
“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
共和党人也不满关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
-
韩网民强扯“中国间谍”喊美军介入,驻韩美军急了
-
美国航运巨头发话:我们有很多中国船,这钱得美国人掏
-
马斯克狂撒2500万,这场“会改变西方文明进程”的选举还是输了
-
俄高官有望冲突后首次访美,“美方暂时解除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