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吉顺:台湾孕妇在美国领空产子,要国籍不要命
关键字: 台湾孕妇美国高空产女台湾孕妇 胎头台湾孕妇高空产女台湾孕妇飞美航班产女孕妇赴美高空产女孕妇高空产子获美国籍台湾孕妇飞机上产女最近媒体报道称,一台湾孕妇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产子。这事并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毕竟世事难料,谁知道自己会在孕36周的时候早产呢。不过,报道中描述的一些细节,看上去就比较劲爆了:
“曾将胎头塞回体内。”
“而且不肯给医生剪脐带,还一边问美国领空到了没。”
我们先说后面一个细节。在医学上,判断一个孩子具体几点几分出生,是根据胎头出来的时间,而不是何时剪断脐带。所以,对于打算到美国产子的人来说,如果孩子已经出来了,还没有飞到美国领空,即使推迟剪脐带的时间,也是没用的。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那胎头出来了,难道身子就一定出来吗?我再等等还不行吗?曾经有朋友开玩笑,说万一头和身子出来的时间差得太远,跨过了时辰,那算命先生该怎么算八字呢?
算命先生倒不必有这样的担心,因为正常情况下,头和身子出来的时间间隔大概也就24秒左右,不会超过1分钟,所以胎头出来的时间就是孩子出生的时刻。那如果胎头和身子出来的时间超过了1分钟会怎么样呢?这在医学上称为肩难产,也就是胎头出来了,但是肩膀被卡住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新生儿可能会出现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严重窒息甚至死亡。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在人群中大约1‰~3‰,是任何一个产科医生都不愿看到的。
胎头和身子间隔很长时间才出来的人,是没有机会去算命的。
不少媒体在报道台湾孕妇高空产子的新闻时,都用了“将胎头塞回体内”这样的标题。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胎头已经出来了,还能塞得回去吗?以我的经验,没有可能。要知道,相对于产道而言,胎头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能够出得来已经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了,一旦出来,是断然塞不回去的。而且胎头出来之后,明智之举是赶紧让身子也出来,否则发生了肩难产,就算是把孩子生在美国领空,那婴儿也是凶多吉少。
我又看了下新闻内容,原来是说,“当时胎头已顶到子宫阴道口时,她还把孩子塞回去。”就是说孩子还没出来,只是顶到阴道口。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再往子宫里塞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宫口已经开全了,就像是口朝下、松开口的麻袋,你怎么再把西瓜塞回去?就算放进去也还是要掉出来的啊。所以,我想这个也许是夸张的说法,或者是产妇当时的想法——真想把孩子塞回去啊!
台媒制作的台湾孕妇高空产女路线图
其实,我看那篇新闻时,还有一点让我读来也是惊心动魄:“前2胎皆剖腹都是美国籍,羊水破时须自然产。”就是说这位女士曾经做过两次剖宫产手术。
我们知道,如果曾经做过剖宫产手术,子宫上会有一道疤痕,在下次分娩的时候,这个疤痕有破裂的风险。当然,现在认为,即使有这个风险,当对产妇进行严格挑选的情况下,这个破裂的风险也不到1%,所以即使做过剖宫产,也还是可以阴道分娩。但是,剖宫产做过的次数越多,分娩过程中子宫破裂的风险也就越大,有统计认为两次剖宫产的产妇比一次的,子宫破裂风险会增加2~3倍。
更重要的是,对于剖宫产后再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来说,我们强烈建议在有条件的大医院分娩,随时做好手术准备,甚至做好对大人和孩子的抢救准备,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
所以,这么一个做过两次剖宫产的孕妇,在飞机上这么差的医疗条件下,竟然最终还是顺利分娩,只能说,她的运气真是好到爆!
据台媒报道,华航规定,怀孕超过32周搭机时应出具医生证明。这名台湾孕妇10月7日晚间在柜台办理报到手续时,声称怀孕未满32周,地勤才同意她在没有医生证明的情形下登机。不料起飞后6小时,飞机在太平洋上空飞行,该孕妇羊水破裂。
最后要提醒一下孕期打算长途飞行的女士们,虽然怀孕也是可以乘坐飞机的,不过还是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孕周的选择,36周显然是太大了。因为孕周越晚,分娩发动的可能就越大。虽然要到37周才算足月,不过36周就破水或者分娩发动的也大有人在。所以,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和美国儿童学会(AAP)曾经联合出台了一份声明,认为孕期乘坐飞机是安全的,不过孕周定在36周之前。国内在这方面相对更加谨慎,定在32周之前。这里主要考虑的就是飞机上的医疗条件限制。毕竟生孩子的过程布满暗礁险滩,难说会出现什么意外,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都是要命问题,没有良好的医疗保障,确实让人不够放心。
孩子最终国籍如何,全看缘分;母儿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08“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19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3“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65“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172最新闻 Hot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
“买到就是赚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国,“不然我们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学家”,加盟北大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续来了,而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
“‘川建国’在美国作妖,倒逼中国崛起”
-
“我们花了22年在中国打造这一切,全毁了”
-
特朗普装可怜:美国农民“伟大”,“挨中国揍”
-
美国特使到底想说啥?半天之后180度转变
-
12306就“五一抢票崩了”致歉
-
李成钢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
-
“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