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品牌 改名前竟如此平平无奇… …
关键字: 谷歌可口可乐滴滴Windows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俗话说,科技以换壳为本,那么各大品牌和公司可能也有改名瘾。 你知道吗?Google一开始的名字叫BackRub(网络爬虫),黑莓原来叫Research in Motion(动态研究公司),百事可乐曾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叫 Brad"s Drink(布拉德饮料),而耐克的曾用名则是 Blue Ribbon Sports(蓝丝带体育)。
至于微软,还有一个名声在外的“改名部”(当然是坊间传说)。他们本着不经常给产品改个名就活不下去的精神,曾把旗下的手机操作系统从Windows CE改为了Pocket PC,再后来是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以及Windows 10 Mobile,简直可以说是不折腾不舒服斯基。 难道改个名字就那么容易么? 我也不想改,我是被逼的 对一家公司而言,品牌和商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代表公司多年发展的深厚积淀,也是影响力的象征。一旦发生变动,影响可能不止一点半点。 不过有的时候,改名也真的是迫不得已。比如说微软“改名部”的很多“杰作”,都是因为与其他公司存在商标和版权冲突。
图片来自:BGR
2011年5月,微软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即时通讯软件Skype;不过在2015年的时候,欧盟法庭裁定,微软不能在欧洲注册Skype的商标和Logo,原因在于它侵犯了新闻集团旗下Sky广播的商标权。 这一次,法院并没有要求微软强制改名,只是会收取部分品牌授权费,但之前微软旗下的另一款产品——SkyDrive,似乎就没那么好命了。 同样是撞在了Sky广播的枪口上,SkyDrive 2013年的时候就已经被英国法院单独拎出来说了,而微软后来也不得不把它更名为OneDrive。
Windows 8最开始的那个动态卡片式的Metro界面,也因为用了“Metro”这个词,而与德国麦德龙集团(Metro AG)起了冲突。尽管这次并没有闹到对簿公堂,但微软后来要求开发者尽量避免再使用“Metro”一词来指代 Windows 8的页面风格,还在后面把它改成了“Modern UI”。
2011年2月,微软与诺基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新系列的诺基亚Lumia手机将搭载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后来,业绩一天不如一天的诺基亚直接把移动业务卖给了微软。 不过虽然拿到了诺基亚的品牌使用权,这也只是暂时的,微软对诺基亚商标的使用权只到2015年12月31日。从那之后,他们需要重新为微软Lumia 系列手机寻找新的自我定义。
图片来自:Tech Advisor
这就是微软后来把“Nokia Lumia”改为“Microsoft Lumia”的大背景。当然除了诺基亚商标的问题,微软也希望能替旗下的手机业务打造出一个更为明显的微软标识,毕竟也不能总靠诺基亚的情怀吃饭。 除了微软这样的科技公司之外,很多服装、快消品牌也曾遭遇过因为“撞牌”而不得不改名的事情。 因为谐音,美国著名球鞋品牌New Balance在港台地区一直被称为“纽巴伦”,所使用的官方译名也是“纽巴伦”,但在2003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时候,却不得不改名为“新百伦”,原因就在于“纽巴伦”已被内地厂商注册。
就连“新百伦”这个词他们用得也不踏实。同样被内地厂商抢先注册的“新百伦”,并不能被他们直接用于商标中,他们只是把在内地的关联公司命名为了“新百伦贸易(中国)有限公司”,产品还是得沿用 New Balance。 2016年的时候,广东一家鞋厂还把New Balance公司告上了法庭,称他们在公司名中使用“新百伦”,已构成对自己商标的侵害。而最后的判决结果也挺出乎意料的,New Balance 败诉,被判向对方赔偿9800万人民币。 在曾经被称为“山寨大国”的中国,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国产运动品牌乔丹与篮球明星乔丹的商标权纠纷,四川野马汽车与福特野马的商标诉讼案,神奇宝贝变身“精灵宝可梦”……对各大品牌来说,“碰瓷”确实是一件挺让头疼的事。但没办法,为了规避法律纠纷,有的时候该改的名字还是得改啊。
你看苹果,为了继续用iPad这个商标,不得不跟深圳唯冠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最后支付了6000万美元才达成和解。
我只是入乡随俗
去年10月,突然有媒体曝出麦当劳要改名为金拱门的消息。虽然后来被证实,改的只是公司注册名称,餐厅的商标依然是麦当劳,但还是引发了一波网络改名大赛。
中午吃完开封菜之后,我去路口的美人鱼咖啡买了一杯冰美式,看到门口停着的那辆鲜红的马牌汽车之后,感觉身上的勾牌运动衣和脚上的白莲花运动鞋仿佛变得更闪耀了。 玩笑之外,一次成功的改名,确实帮助一些品牌脱胎换骨、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
在可口可乐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也不知道翻译名称的人跟他们有什么深仇大恨,竟然给他们起了个名叫“蝌蚪啃蜡”。 本来那通体棕黑、甜中带辣的碳水汽水本体已经够让人接受不了了,再加上这么个晦涩难懂的名字,会有人来买才怪。 后来,负责可口可乐出口业务的公司实在看不下去了,决定登报重金悬赏求名。一位名叫蒋彝的旅英上海教授最后拔得了头筹,他想出来的译名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可口可乐”。
图片来自:新浪财经
相比最开始的“蝌蚪啃蜡”,“可口可乐”四个字既与原文发音类似,又朗朗上口,还突出了产品本身的特性,可以算是神来的一笔了。 同样非常巧妙的外国品牌中文译名还有汽车界的宝马和奔驰。相比原来的德文原名,缩减后的中文译名简洁明快又孔武有力,还非常贴合中国人喜欢吉祥话的习惯。 就算同样是中文译名,“奔驰”也比台湾地区的“宾士”和香港的“平治”听起来要有意义得多了。
图片来自:喂车
宝马还像可口可乐一样,经历过一次品牌名称的更迭。最开始他们使用的译名“巴依尔”,莫名给人一种在内蒙古大草原上驰骋的感觉;而换成宝马之后,豪车的气质就回来了。 在日化美妆界,很多外国品牌的中文译名就更加妙了。比如彩妆品牌Make Up For Ever,这次可能得为一向思路清奇的港台译名平反了,它在大陆地区依谐音译为“玫珂菲”,多少有点平平无奇,但在台湾地区却有一个非常玛丽苏的名字——浮生若梦。 同样走文学路线的还有美国彩妆品牌Revlon,它的中文译名为“露华浓”,来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娇韵诗、兰蔻、雅诗兰黛、倩碧……看起来美妆届的文学修养实在是不一般。 《纽约时报》曾经评选出了几个他们心目中比较成功的品牌中文译名。除了前面提到的可口可乐之外,汰渍(Tide)、锐步(Reebok)、高露洁(Colgate)、乐事(Lay"s)、耐克(Nike)、万豪(Marriott)、漫威(Marvel)等品牌也都榜上有名,非常符合“信达雅”的翻译准则。
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中文名可以为产品讲出很多故事,这不是仅仅用几个同音字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做到的。
我想搞个大新闻
有人改名是为了规避风险,有人改名是为了更好地开拓当地市场,而有些人,可能就是为了搞个大新闻。 去年 12 月 22 日,来自纽约的饮料制造商长岛冰茶(Long Island Iced Tea)公司宣布,将正式更名为长岛区块链集团(Long Blockchain Corp)。
尽管比特币和区块链确实成为了人人都想追的风口,但他们显然并没有真的去转做区块链的打算,说白了,就是为了蹭热点! 这不,就在发布改名消息后的首个交易日,该公司的股价即暴涨200%,成功地收割了一波“区块链热”红利。 跟长岛冰茶公司“英雄所见略同”的,还真的不在少数。一家叫天人果汁的水果加工公司非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未来金融科技集团”,但其实还是在卖果汁;而另一家来自美国加州的电子香烟公司,则给自己重新命名为Nodechain,还声称已经采购了多台矿机,反正就是要跟区块链扯上点关系就对了。
他们在国内也有一个好伙伴,曾经费尽心思地想把名字改成“匹凸匹”。没错,就是互联网金融 P2P 模式的那个“匹凸匹”。 这家名叫多伦股份的公司,立志要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因此为了业务转型的需要现在必须改名。仿佛改叫“匹凸匹”了之后,真的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似的。
但实际的情况是,除了因为“蹭热度”改名而带来的连续两个涨停之外,公司的业务范围并没有发生任何实际的变化,这还是一家主要从事建材、化工产品及机械设备生产销售的传统企业。 事实上,这也不是多伦股份第一次改名换姓了。从创立之初到现在,它曾使用过包括福建豪盛、利嘉股份以及多伦股份在内的多个名字,也多次因为违反信息披露条款而遭到证监会的调查。 这边是为了蹭互联网金融的热度,另一边,只要有什么比较火的话题,就有一堆上市公司蜂拥而至。有餐厅为了互联网化而改名叫“中科云网”的,有投资公司更名为“神州高铁”的,还有卖烟花的公司改名叫“熊猫金控”。 说到底,还不都是为了商业利益。数据统计,在这些上市公司发布改名公告之后,持股30天的平均涨幅达到10.07%,持股20天的上涨概率则高达68.57%。 至于改名之后的实际业务调整,放心吧,不存在的。 我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但还是有一些公司是在走心地改名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国内的几个大型科技互联网公司。 在熟悉了天猫这个名字之后,还有多少人记得它最早的名字是淘宝商城? 据说阿里刚刚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大部分用户是拒绝的:天猫是什么鬼?我还天狗吃月亮呢。 不过好歹人家是原来淘宝商城的英文——Tmall 的谐音,这个名字改得还算说得过去。而且按照他们的想法,猫天生挑剔有品位,对品牌、品质的要求很高,因此天猫就代表着时尚、性感、潮流与品质,这与平台的定位非常契合。
确实,自从淘宝商城2011年6月从淘宝网独立出来之后,一直还保留着原来淘宝网的痕迹。但淘宝网做小商品交易,乃至后来频出的商品品质问题,实在与淘宝商城一直以来规划的品牌路线相去甚远。他们需要为自己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形象。 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是有效的。如今,天猫已经成为阿里旗下最重要的电商品牌之一,尤其是后来打造出的618、双11等购物节,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品牌活动。仅2017年双11当天,天猫平台便创造了1682亿元的成交额。 如果说天猫是更加细化了自己的品牌定位,那么接下来的这几个则是通过改名拓宽了的业务范畴。 在创业初期,滴滴的全称是“滴滴打车”,彼时网约车市场方兴未艾,这一名称也体现出了滴滴的业务发展重点。 然而在经过数轮激烈的补贴大战之后,吞并快的、与优步中国合并,滴滴已经在国内的网约车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2015 年9月9日,滴滴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出行”,还启用了全新的品牌Logo。
他们的解释是,经过三年的发展,滴滴已经从单一的打车软件,成为了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以及巴士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未来还将推出更多的新业务,成为移动出行的综合入口、生活O2O的超级 app。 这不,最近和美团“杠”上了的滴滴还做起了外卖。大胆地猜想一下,业务越来越多的滴滴,以后会不会把名字里的“出行”也去掉呢? 阿里旗下的新零售样本——盒马鲜生也是这么做的。最近,他们刚刚宣布要从原来的“盒马鲜生”更名为“盒马”,从一家主打生鲜的新零售品牌升级为社区生活服务品牌。在盒马已经打出一定影响力的今天,这个策略合理。
相比之下,同样想通过改名来完成华丽转身的Coach,就没能获得那么多的理解与支持了。在宣布要把公司的名称变为Tapestry(挂毯)之后,他们的股价出现了三周内的最大跌幅。
虽然他们是想帮助公司建立一个全新的、更有包容力的形象,毕竟现在除了Coach之外,他们还拿下了包括Kate Spade、Stuart Weitzman等品牌,但是新名字既艰涩又抽象,实在与大家的期待相去甚远。 如此来看,对一家公司来说,名字真的是挺重要的。
《垃圾广告多了,平台自己也就成了垃圾|打假办》
关键词:打假
《罗永浩 VS 李楠,坚果 VS 魅蓝,谁的产品力更强?| 硬哲学》
关键词:产品力
《HUAWEI P20 Pro 评测:这夜景模式是开挂般的存在》
关键词:P20
《黑鲨游戏手机发布:骁龙 845 配独显和液冷,价格居然不是很贵》
关键词:黑鲨
- 原标题:全中国最想念的科技公司,原来名字叫网络爬虫
- 责任编辑:陈燕妮
- 最后更新: 2018-04-17 08:34:28
-
美酝酿对华再开战场,这回瞄准…
2018-04-17 08:15 中美关系 -
刘强东现身马德里 京东要进军西班牙电商市场
2018-04-16 17:21 -
印度版滴滴“Ola”拟在2021年前完成1万辆电动三轮车投放
2018-04-16 16:59 -
媒体:恒大董事长许家印已投资贾跃亭FF
2018-04-16 16:59 -
又一例线上线下融合 华润万家与京东到家宣布全面合作
2018-04-16 11:28 -
4500米级“潜龙三号”潜水器首次亮相
2018-04-16 10:30 中国精造 -
全球再添16家“独角兽” 斗鱼、趣头条等4家中国公司上榜
2018-04-16 10:01 -
电视厂商加速抛弃4K,8K屏幕全面量产
2018-04-16 09:53 -
雷军、罗永浩、余承东这些手机大佬面对“黑粉”时都是什么反应
2018-04-16 08:55 -
港媒:小米最快5月申请港股上市 估值650亿至700亿美元
2018-04-16 08:31 -
能预测肿瘤、早恋——基因检测真有这么神?
2018-04-16 08:00 -
对外取消补贴,暗地变相优惠,南京网约车江湖暗战
2018-04-16 07:42 -
360回归A股后CFO等离职 周鸿祎内部信:感动、钦佩
2018-04-16 07:27 -
时速613公里的超级高铁,14秒内“秒停”?
2018-04-15 21:10 高铁世纪 -
VR试妆、刷脸付款 上海首家京东无人快闪店还有哪些黑科技?
2018-04-15 20:56 -
袁隆平:2020年前做完这两件事就退休
2018-04-15 08:37 -
米粉也疯狂 小米在上海举办MIX 2S品鉴会
2018-04-14 22:50 -
NOME获今日资本1.5亿融资投资 创始人揭秘“用户自迭代商业模式闭环”
2018-04-14 18:20 -
微信小程序的小目标:2018加速商业变现
2018-04-13 18:50 -
入驻小程序,TOPLIFE要成为更懂中国奢侈品的专家
2018-04-13 16:39
相关推荐 -
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262“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评论 191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评论 98“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评论 112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72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