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兴杰:越共十二大,没有转折点
关键字: 越南越共十二大越共阮富仲阮晋勇越南自由化备受瞩目的越共十二大选出了总书记,现任总书记阮富仲“如愿”当选,而且是等额当选,更重要的是阮富仲已经是超龄服务了。现任总理阮晋勇也是“急流勇退”,不仅没有如外界一开始预测的那样“高升一步”,当上总书记,反而退出了越共中央委员会。“二阮”的政争告一段落。这可能是越共十二大中最出人意料的“大动作”,也让具有“线性进步”思维的观察家们有些意外,越南政治改革可能进入了一个盘整期,而不是走向美式民主。
越南自由化的谣言与现实
在越共十二大之前,传言不断,包括越南将放弃越共领导,拥抱美式民主制度等等。而十二大之后,这种预期可能已经脱离了越南的政治现实,至少不适合当下的政治气氛。阮富仲所代表的“北方派”稳住了阵脚,至少在意识形态上不会迈出太大的步伐。南方派与北方派的分野其实也是越南国家整合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问题,长期以来越南南北在历史传统和政治思维上是较大差异,而南北政治派别的对立与竞争也会将这种差异固化下来,最终体现在最高权力当局的路线与方针选择上面,保守与自由也就有了地理的含义,南方派比较自由,而北方派比较保守。
那么,阮晋勇的出局是不是意味着保守派对自由派的胜利呢?也未必如此,越南自1986年黎笋去世之后,开始探索改革道路,逐渐形成了比较具有特色的政治权力架构。
越共十二大投票现场
“四驾马车”是对越南中央分权的形象概括,总书记、总理、国家主席和国会主席实现了分权,但是,这种分权并不是权力在制度上的分离与制衡,而是人事上的安排,结果看上去很分权,实际更多的是一种越共内部权力斗争与妥协的产物,只是在很长时间里,越共在形式上对外界保持了高度的团结。总理主要掌管经济事务,社会主义国家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逐步自由化的过程,如果掌管经济改革的官员都是保守派的话,那也谈不上改革了。
阮晋勇当总理的十年里,越南经济快速发展,最终加入了美国主导的TPP,对9300万越南人来说,这是加入到国际市场的重要抓手。经济自由化是改革的大趋势,无论阮晋勇能不能高升,都不会逆转这一自由化潮流。因此,很难用自由派失势这样黑白对立的话语和思维来理解越共十二大的结果。
然而,经济的自由化并不意味着政治制度的急剧右转,阮晋勇的引退也说明了这一点。这位强势的总理,不仅在经济问题上频频发声,而且将触角深向了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俨然成为越南的“一把手”。这已经触犯了越共长久以来形成的脆弱的政治均衡格局,另外,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财富的均衡分配,阮晋勇自身的政治口碑并不是很好,他的子女介入到越南的政治与经济生活之中,被认为是“太子党”,而他自己也当上了美国的爹(女婿具有美国国籍,且亲家曾是南越的高官),这些都与越共的政治意识形态有些不搭调。
在越共中央委员会中,阮晋勇的势力也不够稳固,多数人支持阮富仲继续担任总书记。阮晋勇的政治生涯结束了,他所代表的政治自由化的符号也与贪腐自肥联系在了一起。在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政治制度和法治传统之前,自由化的速度并不等同于快速获得真正的自由。
阮富仲
制度退化与进化
分权与集权,到底哪个更好?这样的问题本身忽略了权力需要制度化的事实。无论分权还是集权都需要制度,“四驾马车”的权力分配形式要比一驾马车更先进?未必如此。现代国家的进化在于权力通过制度予以实现,否则,就是制度的退化。观察越共十二大,也许最大的看点不是“二阮”之间的竞争,而是看越共制度化的水平。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773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64“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35“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40“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2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