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与阿根廷有能力再开战吗?
关键字: 马岛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马岛公投英国阿根廷战争马岛战争英国军力英国驻“海外领土”“福克兰群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中文媒体常简称为“马岛”)的行政当局在2013年3月10日和11日就马岛是否保留在英国海外领土之内举行公投,结果99.8%的投票者支持马岛继续属于英国。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3月12日宣布拒绝承认公投结果。
荒谬公投失道寡助
马岛距离拉丁美洲大陆500公里,距离英国伦敦1.27万公里,曾被法国、英国、西班牙、联合省(拉美独立运动建立的政权,后来分为阿根廷、乌拉圭和玻利维亚)、阿根廷统治。
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位于南大西洋
1816年,阿根廷脱离西班牙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时继承对马岛的主权。1833年,英国占领马岛。1962年,联合国非殖民地化委员会将马岛列为全球16块未自治领土之一。1965年,第20届联大通过2065号决议,呼吁阿英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马岛主权争端。1982年,阿根廷出兵占领马岛,被万里远征的英军击败。英国恢复了对马岛的控制,但阿根廷继续坚持对马岛的主权要求。
此次公投,英国试图以马岛的“民意”来在领土争端中加分,但这次“公决”并没有让其主权主张获得国际支持。长期以来,拉美国家都认为这个群岛属于阿根廷。2013年2月,54个非洲国家也采取了与拉美国家一致的立场。南美与非洲国家领导人峰会发表宣言称,“我们认同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
历史上确实有以公民投票决定主权归属的先例,但前提是有关国家或国际组织事先认可主权争端将由争端地区的公民投票来解决。例如,萨尔地区在1935年和1955年两度举行公决,都决定加入德国,这两次公决都是两个主权争议国——德国和法国事先认可的。
这次马岛“公投”则不是争端双方事先认可的结果,而是英国一厢情愿的政治秀。
2012年6月12日,在英阿马岛战争结束30年前夕,英国在马岛的地方政府突然宣布,将在2013年就其政治地位举行一场全民公决,以此结束英阿之间的主权之争。英国首相卡梅伦立即对马岛宣布全民公决表示欢迎,称赞岛民们准备“发出自己的声音”绝对正确,“英国将尊重和捍卫岛民的选择”。英国外交大臣黑格也说:“我很希望阿根廷和整个国际社会追随英国的脚步,仔细倾听他们(指马岛人)的声音。”
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则在同年6月14日亲赴纽约参加联合国特别政治和非殖民化委员会大会重申马岛主权主张。
在“公投”中,登记投票的有1649人,参加公投的有1518人,其中支持继续归属英国的有1513票,反对者3票,1票弃权,1票作废。支持英国继续管理马岛的比例高达99.8%。
根据2006年人口普查的数据,马岛人口为2,955人(不包括英军及其家眷,但包括在英军基地工作的文职雇员),其中英国移民及其后裔超过90%,剩下的拉美裔居民大多来自智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12年就曾分析,这一全民公决类似于直布罗陀2002年举行的一场公投,当时英国与西班牙共享直布罗陀主权的提议被近99%的直布罗陀人驳回。
当然,族源归属并不能保证对母国的忠诚。北美独立运动的参与者们,大部分也是英国人的后裔。英国能在马岛获得移民支持,与当地生活水平较高,统治政策较为合理有关。2005年,马岛以购买力平价(PPP) 计算的人均GDP高达55,400美元,排名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第7名。英属马岛政府发行了自己的货币“福克兰磅”,这可能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少的货币了,充分照顾了一些岛民要求自治的心理。马尔维纳斯群岛面积为12,173平方千米,大约比中国的上海市大一倍。马岛的人口密度仅为 0.26人每平方千米根据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公约》,如果算上马岛的12海里领海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可以要求的海洋权益面积超过43万平方千米,接近中国甘肃省的面积,大大超过德国的面积。
这样,以区区1500名英国移民的公投,来决定超过德国面积的领土和海域的归属,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因此, 曾任伦敦市商务经济主管的罗思义称:“中国政府在马岛的明确立场引发了不同意见。一些所谓的中国民主人士支持1500名英国移民在马岛的立场,而与5亿9千万拉美人为敌。中国政府支持5亿9千万拉美人,则不是为与1500名英国移民为敌,只是坚持实事求是”。
美国态度暧昧,中国支持阿根廷
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美国和中国在英国宣布“公投”结果后随即表态。美国还是一如既往的暧昧。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 在国务院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岛上居民已经明确表明倾向于继续维持与英国的关系。尽管如此,我们显然意识到存在对抗性的诉求。我们的正式立场没有改变,我们承认英国对岛屿的实际管辖,但在主权诉求上不持立场。 ”美国对于英阿马岛争端的立场,长期以来与对于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立场如出一辙,即承认盟国的管理权,但在主权归属争议中保持中立。美国政府的这种立场,引起了英国人的不满。2012年3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访美时,在美国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工作的英国人尼尔·噶蒂那把奥巴马保持中立的立场称为“从背后刺向英国的一把刀”,抱怨英国追随美国入侵伊拉克,又在阿富汗驻军9,500名,换来的却是盟友的背叛。一些美国学者则认为,美国为了改善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就不能支持英国的主权要求。
中国则旗帜鲜明的站在反对殖民主义的立场上,对阿根廷表示支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3月1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支持阿根廷方面对马岛的主权要求。华春莹说,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本质上是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希望阿根廷和英国双方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通过谈判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同时,阿根廷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台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中国和平统一的立场,也支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对于英阿马岛争端和中国对这一问题的态度,笔者采访了国际安全学者祁昊天。他说,在马岛争端中,阿根廷能争的只有地,这是近代英西争雄、19世纪初阿根廷独立后的未决问题。英国长期逼着美国就主权表态,美国人狡猾始终不松口。英国的优势在于争人,岛民的族群来源和政治认同有几个方向,但其中绝不包括阿根廷。中国对马岛主权争端的态度也是有变化的,我国在文革前管它叫福克兰,文革开始后括号加注马尔维纳斯,82年战后官方称为马尔维纳斯。
20世纪的两次马岛之战
马岛虽然寒冷孤寂,但却控制了南大西洋的航路要冲,因此英国两次在马岛及附近海域开战。一战初期,在太平洋和大西洋进行运动战的德国舰队试图袭击英国在马岛上的海军基地斯坦利港。1914年12月8日,英国和德国舰队在马岛附近的南大西洋海域发生激战,英军大胜,以10人死亡,19人负伤的轻微代价,击沉德军装甲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2艘,俘获德军运输船2艘。德军官兵1,871人战死,215人被俘。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对外政策中,主要担心的是苏联对西欧的突然袭击,还有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对南大西洋岛屿关注很少。1976年,阿根廷出兵占领了英国宣称拥有主权的、接近南极洲的南图勒群岛(Southern Thule ),英国除了表示抗议外没有实质性反应,这鼓励了阿根廷,使得阿根廷错判形势,认为夺下马岛之后英国也只能默认。
常常被人忽视的是,马岛战争中在岛上发生过激烈的陆战。而与勇敢的阿根廷空军相比,阿陆军显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1982年4月2日和4月3日,阿根廷出兵占领了马尔维纳斯群岛和南乔治亚岛。当时,距离马岛最近的英国空军基地位于6000千米之外的阿松森岛,而阿根廷距离马岛最近的空军基地仅700千米。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力排众议决定出兵。当时英国很多民众对于几十年来殖民地一再丢失感到愤懑不已,因此支持了英国政府的远征决定。在激烈的海空战中,英军损失了两艘护卫舰,两艘驱逐舰,10架战斗机,25架直升飞机等先进装备,以航母上起飞的鹞式战斗机和军舰防空火力相配合,击败了英勇的阿阿根廷空军,夺取了制空权。最终,英国以死258人,伤775人,115人被俘为代价重夺马岛,迫使11,313名阿根廷官兵投降。英军还迫使1976年以来驻守在接近南极洲的南图勒群岛(Southern Thule )上的阿军投降,并将该群岛上的生活设施摧毁。
英阿都无力为马岛开战
目前英国和阿根廷的口水战因为公投而升温,但是双方重燃战火的可能性很小。这与双方的军事实力都处于低谷有关。 20世纪90年代初期,英国海军拥有3艘航母和多艘反潜护卫舰、驱逐舰,其主要任务是在北大西洋搜寻苏联潜艇,一旦开战就摧毁它们。冷战结束后,英国海军开始承担更多样的任务,但是其水面舰艇不断减少。
根据IISS的年度报告《军力平衡-2012》从2008年到2010年,英国的债务占GDP的比例从52.0%上升到75.5%。2010年10月,英国执政的保守党-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发布了《战略防御与安全评估》(SDSR)报告。该报告要求在4年内将国防预算削减8%,海外部署的军力最多不超过3万人,包括海军和空军,而此前英军追随美军入侵并占领伊拉克的部队就高达4.5万人,参与1982年马岛军事行动的英军总数也超过了3万人。在这一报告中,仅仅为特种部队和网络战部队增加了军费,其他军兵种的军费和员额都有所削减。
2011年12月15日,英国海军“海鹞”战斗机执行了最后的任务——以壮观的飞行编队向英国告别
由于没有了在欧洲大陆大规模陆战的需要,英国陆军在2015年之前将减少7000人,降为9.55万人。挑战者2型主战坦克削减40%,裁剪到略多于200辆的水平。AS-90型自行榴弹炮裁剪35%,减少到约87辆。皇家空军减少5000人,减为3.3万人。为了确保换装“台风”战斗机的经费,同时也不再需要承担以高性能反潜机在深海大洋追猎俄罗斯核潜艇的任务,皇家空军忍痛已经花费32亿英镑的“猎迷”MRA4反潜机项目下马。原计划列装的22架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支努干” 运输直升机减少到12架。曾在1982年马岛战争中大显神威的鹞”式战斗机 于2011年退役,英国海军航空兵在F35B服役前,暂时没有固定翼飞机服役了。
皇家海军将在2015年之前减少5000人,减为3万人。皇家海军旗舰“皇家方舟号”(HMS Ark Royal )的退役时间从2014年提前到2010年12月。“皇家方舟”号退役后,皇家海军已难以形成有效的航母作战力量。2020年,“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下水服役之后,英国才有新的航母。在此之前,皇家海军得忍受长达10年的“航母真空期” 。关于如何处置皇家方舟号航母,曾有人提出改成旅馆甚至赌场的意见,2012年9月最终决定将其 Leyal Ship 公司,拆解为钢材。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给购置伊丽莎白级航母节省经费。未来皇家海军海军将只有配备12架F-35战斗机的一艘伊丽莎白级航母服役。一艘湾级船坞登陆舰也将退役。这种登陆舰可以装载24辆挑战者2型坦克,或150辆轻型卡车,最大载人700名,这将削弱英军的登陆能力。
英国湾级船坞登陆舰船龄很短,其第四艘同型舰2006年才建成。英国海军目前仍保留三艘该级舰
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马岛战争31年后,阿根廷军队的武器装备仍然全面落后于英国。从两国武器装备的数量对比来看,阿根廷现有装甲车916辆,英国有5315辆;阿根廷现有后勤车辆5,021辆,英国则有25,560辆。在海空军力方面的差距则更为悬殊。阿根廷有战机301架,英国则有1,412架;阿根廷有79架武装直升机,英国则有367架。阿根廷有3艘潜艇,英国有10艘。阿根廷没有护卫舰,英国有13艘。数字上的差距还不能体现双方总体军事技术水平上的差距,与英国紧随美国跟进新军事技术革命相比,阿根廷的总体军事技术水平比1982年战争时并未有什么实质性进步。
阿根廷空军用于对海打击的主力至今仍是1982年一战成名的“超军旗”与“飞鱼”导弹,毫无改进
与美国海军航母共同行动的英国45级驱逐舰,虽然没有了航母,仅靠该级舰与美国宙斯盾系统类似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英国海军也可不惧上世纪水平的“超军旗”和“飞鱼”
所以,尽管阿根廷近年来在马岛争端中表现强硬,但并未表现出正在扩军备战一雪前耻的任何迹象。2008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阿根廷长期的经济困难阻碍了军队现代化进程。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数据,阿根廷2009年国防开支为GDP的0.8%,比例排在世界的第146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阿根廷2012年国防开支为GDP的1.2%。2012年,阿根廷现役军人仅为10万。此外,尽量拉美几乎所有国家都在马岛主权争端中支持阿根廷,但很难出现真正能在英阿再启战端时出兵支持阿根廷的国家。
报告发布时,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国防大臣福克斯都表示,将在2015年之后增加国防开支,并在了《战略防御与安全评估》报告中列入了“未来军力2020”的构想,但由于英国经济持续低迷,财政困难债台高筑,这一构想很难实现。
尽管英国实力衰退,但目前来看,其军事实力仍足以保障马岛不被阿根廷武力夺取
总之,最近几年英国海军既没有有效的航母打击力量,又没有固定翼的舰载机,对远洋的控制和打击力大大削弱,陆军的数额和装备也有所减少,加之财政困难,是很难承担类似1982年马岛之战那样大规模远征的。不过,阿根廷军队的情况比英军更糟,根据笔者曾在2012年参加的学术会议上英国国王学院战争研究领域的专家的判断,目前阿根廷的军力不足以再次发动夺取马岛的战争。他们认为英国军队在1982年以后又参与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和利比亚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战斗力。相反,阿根廷根本没有任何扩军备战的准备,曾经有作战经验的空军飞行员早已老去,因此现在英国和阿根廷军力的差距更大了。但是,笔者认为,如果把眼光望向十年后乃至更远的未来,如果英国及其后台老板美国的去工业化、债务危机、财政困难的局面得不到扭转,英国将不得不放弃孤悬海外的马岛,阿根廷有望不战而屈人之兵。
英国单方面搞公投,无助于争端的解决,只能让双方积怨加深。同时,英阿两国在短期内重新开战的可能性很小,阿根廷和英国将在马岛主权问题上继续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支持, 在马岛周边海域石油等自然资源开发等问题上也很难达成妥协。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堵开源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09“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4“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9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亚完全转向中国”
-
信中国还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来了
-
俄方定性:恐袭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