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佳山:《寄生虫》摘得奥斯卡,韩国电影真成“亚洲之光”了?
最后更新: 2020-05-08 10:30:21观察者网:那么在叙事能力已经逐渐弱化的背景下,好莱坞这套美式话语为什么仍能精准地吸引到一些受众?
孙佳山:这套意识形态策略今天看确实是显得老套了,但我们要看到,它的基本盘依然还是很稳。因为这套话语机器虽然不能解决现实的结构性问题,但却能让人拥有反抗的快感,而且还尝试着将结构性的不合理转换成一种个人恩怨式的反弹和释放。无论是《小丑》,还是《寄生虫》都是如此,让观众有压抑,但同时也有情绪的释放和转移。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还有人别有用心地挑出了新版《悲惨世界》中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视频片段,而新版《悲惨世界》正是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结构性矛盾,具象为沙威这些角色的个人恩怨,进而完成了社会矛盾的转嫁。
观察者网:《寄生虫》是一部直击社会矛盾的影片,而近年来比较知名的韩国电影也基本是以现实题材见长,而且即使是《爱的迫降》这些偶像剧也有对于现实、政治的关怀。为何现实题材在韩国的影视创作中,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孙佳山:韩国的影视作品确实大多都有清晰的现实和政治倾向,即便韩流偶像剧也是如此。那么为什么韩国尤其是电影热衷于现实题材,最直接的原因来自于韩国的具体国情。
《爱的迫降》剧照
冷战、后冷战格局对于韩国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有些东西在我们的语境里,我们的感受确实没那么强烈。在光州事件等一系列事件背后,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韩国民众的内在反抗情绪是非常强烈的。这种情绪既夹杂着复杂的民族情感,也包含着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这都韩国的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反过来说,韩国的影视作品也必然要迎合公众的这些情绪,通俗地说,就是想绕开也不现实。
当然韩国电影的这种表达和迎合只是充分条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必要条件,就是韩国国内政治生态的不稳定性。在韩国政坛的角逐中,太过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任何一派能长期站稳脚跟,这是韩国和其他国家相比很特别的一点,哪怕在日本也没有这种情况。所以,许多韩国现实题材电影的现实性和现实感,也只有在这个背景下才有产生的可能。说白了,很多韩国现实题材电影,观众看着很刺激,尺度很大,口味很重,就是因为影片中或隐或显的政治势力,在现实中已经或者被打倒了,或者下台了,或者干脆进监狱了。虽然影片中的事和现实中的事可能时间距离很近,但现实中已经翻篇儿了,基本没事儿了。
这才是韩国现实题材电影的秘密,也是其口味重、尺度大的根本原因。
以现实题材见长的韩国电影显然有不敢触碰的禁区,所以我们对韩国电影没必要低看,要充分当回事儿,但也没必要过度吹捧,太过当真。像《寄生虫》这种电影因为是没有绝对的、固定的指向,所以影片的核心,关于贫富差距的问题,套用到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都可以。而这不正是以《小丑》为代表的好莱坞的当代套路么?
去年韩国娱乐圈就曝出了一系列丑闻,男团Bigbang成员李胜利被曝卷入斗殴、吸毒、为客户提供性招待等恶性事件中,之后还牵出了十年前的张紫妍案。虽然闹得沸沸扬扬,但目前看来是不了了之了。即使总统下令彻查,也还是拿人家无可奈何。
张紫妍
因此,没必要过于夸大韩国影视作品的批判性。都是有了时势,才能逞得上英雄。就按照刚才的分析框架,张紫妍、李胜利的事情,什么时候能拍成电影?只有背后相关的那一派政治势力倒了的时候,才会拍成韩国式的现实题材电影。按照韩国的内生逻辑和好莱坞的外在逻辑,在那个时候也一定会拍成电影,大家也一定会大开眼界,也一定会感慨,还有这种操作,大呼过瘾——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真用这么当真么?那时候是不是也要像现在和过去一样,大肆感慨韩国现实题材电影如此现实性和现实感,然后各种悲鸣?
观察者网:《寄生虫》大爆冷门,韩国电影与电影人也在国际舞台上刷足了存在感。这也是继黑泽明、李安之后,亚洲电影人的又一高光时刻。除了现实题材的有限性之外,您能否再为我们分析一下,在亚洲电影市场上,韩国电影的竞争优势、劣势分别是什么?
孙佳山:如果和中国做对比的话,我们的特长是艺术电影,这也是韩国电影的短板。在威尼斯、戛纳和柏林电影节,都能看到中国电影的身影。哪怕是张艺谋、陈凯歌这些现在被观众各种吐槽的导演,他们在艺术电影上的水准,至少曾经挺高的。在韩国,尽管奉俊昊这些类型片导演也会尝试做艺术电影,但整体上韩国艺术电影的实力就相对一般多了。更何况,这还没和日本比呢。
当然,韩国电影市场的体量摆在那儿,我们也不必去苛求它面面俱到,能把商业类型片做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非常不容易了。韩国电影的最大优势就是做商业类型电影,这与韩国独特的国情有关,也与韩国通过韩流出口创汇的现实需求有关,而且不少韩国电影人也是在好莱坞那儿学成手的,在商业类型片领域里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一点我们刚才也提到了。
(本访谈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韩流背后的“举国体制”研究》(16CH178)阶段性成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广州一男子持刀与疫情卡点人员打斗,已立为刑事案件
2020-05-04 08:2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电影局:今年票房损失将超300亿
2020-04-29 18:25 中国电影 -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主演伊尔凡·汗去世
2020-04-29 16:27 -
“修缮”7年却始终停留在纸上,千年辽塔快塌了
2020-04-20 13:27 -
故宫能否全部开放?院长回应
2020-04-18 18:10 -
收视率造假的“好日子”没几天了
2020-04-15 06:56 中国电视剧 -
当李氏朝鲜遇上“丧尸”:越是韩国的,越是世界的?
2020-04-14 08:26 三八线之南 -
诡异退选背后:桑德斯的“社会主义”究竟是怎样的社会主义?
2020-04-12 08:27 -
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先要关心中国有什么问题
2020-04-06 08:49 -
鄂货不带病毒,请搭把手来一单
2020-03-31 21:18 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
赵立坚微博新头像:真·魔法部之声!
2020-03-26 22:54 -
国际奥委会委员:东京奥运会推迟至明年
2020-03-24 06:35 东京奥运会 -
60天,已是冬去春归——上海医疗队支援武汉影像纪实
2020-03-24 00:25 上海观察 -
中国赴塞尔维亚专家组从广州出发
2020-03-21 19: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大闹火车站”的女演员刘露,新剧上线遭AI换脸吓坏观众…
2020-03-20 09:40 中国电视剧 -
五部门联合发文:依法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
2020-03-16 20:39 -
明明有分餐制传统,中国人为何最终选择了围桌会食?
2020-03-16 07:26 -
【战“疫”说理】完善社区治理,彰显制度优势
2020-03-14 12: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欧洲疫情“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闯天涯
2020-03-13 17:49 欧洲乱局 -
追个星怎么就追成了“互黑互撕”的“宫斗”?
2020-03-11 07:14
相关推荐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61“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27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196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217“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74最新闻 Hot
-
隔空互怼,万斯批泽连斯基:荒谬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
“他俩激烈争吵,姆努钦还被拉出来鞭尸”
-
哈梅内伊表态
-
尴尬!万斯举起奖杯,底儿掉了......网友:美国制造?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
“特朗普,白日做梦”
-
英国人也火大:中国对特朗普的评价,很难不赞同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美财长污蔑中国“夺走”拉美矿权,中方驳斥
-
果然,又威胁欧洲:中国还是美国?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争议来了
-
“彪马叔”挨批:吃顿饭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