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鲁郑:抗俄反美疏中,欧洲当下的外交策略为何如此“反常”?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鲁郑】
对美国说不,欧洲继续挺乌抗俄的原因
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便迅速改变了对俄乌冲突的立场:抛弃乌克兰并接受俄罗斯的核心条件。从地缘政治角度,按说欧洲追随美国是最佳选择:
一是欧洲自身的安全都要靠美国,更别说乌克兰。美国退出,欧洲也无力填补力量真空。
二是这场冲突发生在欧洲,从安全到经济都给欧洲造成了巨大损失,结束冲突也符合欧洲利益。
三是特朗普化的美国日益奉行单边主义和“美国优先”,双方已经在价值观和利益上冲突,欧洲如果继续支持乌克兰,将和美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将使欧洲在大国博弈的世界中处于更不利的境地。不仅如此,冲突继续将使得欧俄都不得脱身,这种形势自然对中国最为有利。
四是冲突结束后,欧洲可以改善和俄罗斯的关系,摆脱安全和能源上对美国的依赖,它的外部地缘空间得到扩大。毕竟对于大国来说,仅依赖一方是相当危险的。欧洲此次被美国甩在一边就是极大的教训。
但现实却是欧洲在英、法、德三大国的带动下,摆出一副支持乌克兰到底的姿态。除了外交上更加高调,还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和对乌克兰的援助。
3月2日,英国伦敦,在兰开斯特宫举行的会议上,与会领导人合影。 视觉中国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更是宣布将实施8000亿欧元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为此不惜启动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有关豁免程序,也就是说军费开支不计算于赤字,从而允许成员国大幅增加各自的国防预算。此项空前的措施几天后就在欧委会首脑峰会上得到批准,随后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内的34国军事官员齐聚巴黎商讨支持乌克兰,但美国却未被邀请。
这种应对方式将欧盟置于前所未有的地缘困境:东有俄罗斯,西有美国。正如德国前外长费舍尔在法国媒体所说:“美俄轴心”对欧洲来说,是恶梦即将来临。
欧洲如此反向应对,当然有其不得已的因素和深层考量。
第一,目前在欧洲各主要国家都是建制派执政,它们对二战后形成的秩序、传统价值观信奉不已。
2024年特朗普以明显优势再度入主白宫,预示着美国的特朗普化已经是长期趋势。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美国唯一”,无视大西洋盟友利益和西方的价值观,支持欧洲的极右民粹主义,对战后所谓的自由主义霸权秩序构成重大威胁和挑战。因此欧洲这样做并不仅仅要试图挽救所谓的自由主义霸权秩序,也是要遏制自身的极右民粹主义崛起。
第二,欧盟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凝聚力主要有二:一是经济利益,二是价值观。如果放弃价值观抛弃乌克兰,将影响到欧盟的稳定和存续。特别是直接和俄罗斯接壤的东欧国家、波罗的海国家,都将不得不另寻他路。
现在美国背离西方的价值观,欧洲成为唯一的捍卫者,这无形中也提高了欧洲在世界特别是西方的吸引力和内部凝聚力。北美的加拿大有44%民众要求加入欧盟,反对的仅有34%,就是这种效应的体现。
此外欧盟也认识到,即使它全力支持,乌克兰也无法继续打下去,在美国的压力下妥协是早晚的事。现在乌克兰在没有恢复到2022年前疆界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美国的停战要求就是如此。也就是说,美国付出失去道义的代价,欧洲却收获了道义和停战。
第三,欧洲已经意识到美国早晚会离开,即使民主党再度执政也改变不了这个趋势,欧洲需要学会依靠自己。现在特朗普的行为也令欧洲内部有了难得的共识,因此法国一向倡导的战略自主、共同安全和欧洲主权成为欧洲各国共识。
当地时间3月5日,马克龙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强调欧洲“不能再吃和平红利”。 视频截图
欧洲为什么还没有转向中国?
欧洲既然一方面继续对抗俄罗斯,另一方面也对美国说不,放眼全球的重要地缘力量就只剩下中国了。
一是其他国家尚无法成为一极,而且它们还在竭力避免和美国对抗,不可能为了欧洲和美国翻脸。特别是法国和欧洲寄予厚望的印度,更和俄罗斯具有全天候性质的战略关系:俄罗斯是印度独立后唯一没有发生过任何对立、一直保持战略盟友关系的大国。
二是中美战略博弈是当今国际关系的主线,不可调和。中国即使在原则问题上妥协,但只要实力还在,美国也不会放过。中国需要欧洲和一切力量来对冲美国的压力,所以尽管美国将欧洲排除在谈判桌之外,但中国却明确支持乌克兰问题上欧洲不可或缺。欧洲联手中国,代价低、见效快,更易打中美国的软肋。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唯一合理的地缘应对之道是转向中国。然而令世界费解的是,到现在欧洲仍然没有任何行动,哪怕口头上都没有。以致于欧洲创造了当今世界上罕有的地缘政治现象:抗俄反美疏中。
这主要有六点原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缅甸强震已致1002人遇难,2376 人受伤
2025-03-29 13:28 地震 -
李嘉诚4公司市值蒸发超781亿
2025-03-29 12:40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2025-03-29 12:08 中美关系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2025-03-29 11:02 美国一梦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2025-03-29 10: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南部战区正告菲方:引入外部势力撑腰注定徒劳无益
2025-03-29 10:26 南海局势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2025-03-29 10:17 -
专家解读缅甸地震:威力相当于上千个原子弹爆炸
2025-03-29 09:51 地震 -
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抵达缅甸仰光,为首支抵达的国际救援队
2025-03-29 09:11 地震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2025-03-29 08:54 美国一梦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2025-03-29 08:47 -
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出征赴缅
2025-03-29 08:22 地震 -
一中资企业遭抢劫致1死1伤,我使馆向赞比亚警察总监提出交涉
2025-03-29 07:53 -
外交部:尚未收到中国公民在缅甸地震中死亡报告
2025-03-29 07:07 地震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2025-03-28 23:3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2025-03-28 22:34 俄罗斯之声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2025-03-28 22:2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2025-03-28 21:58 中美关系 -
“菜鸟防长”访菲,大谈威慑中国…
2025-03-28 21:01 -
“曾被马斯克嘲笑的中企,现在让美国人高攀不起”
2025-03-28 20:53
相关推荐 -
《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评论 38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评论 209“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307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评论 105最新闻 Hot
-
《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
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
“曾被马斯克嘲笑的中企,现在让美国人高攀不起”
-
“李嘉诚卖港口交易,暂缓?”
-
“菜鸟防长”访菲,大谈威慑中国…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