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动荡的世界里,从香山论坛寻求和平之道
美国对华的“逻辑闭环”
作为在中国举行的论坛,香山论坛必然有相当一部分注意力投射到中国及其周边的形势。本届论坛在“高端访谈”环节安排了“亚太安全”和“中美关系”专场,在平行分组会议中设置了“东盟与亚太地区安全架构”“维护东北亚安全稳定”和“中美正确相处之道”三个专场。作为中国主场,香山论坛上中国自然有来自官方、军方、学界等多个领域的代表参加会议。美国今年则派出国防部助理防长帮办蔡斯率团出席论坛。他的前任,如今是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员的施灿德也参加了多场高端访谈和分组会议。除此之外,来自美国智库的研究员、分析师也参加了论坛。
在几场讨论中,中美双方参会人员乃至其他国家的与会人员都认同当下亚太地区的总体形势正因为中美关系的动荡不安而紧张和充满不确定性。但除此之外,有关这一局面的其他问题上,各方的认知却明显不一致:
几位中国专家都指出,是美国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的态度,全方位对中国的打压,给中方制造障碍的消极竞争手段,“小院高墙”的错误战略,是中美两国关系日趋紧张的根本原因;
而美方无论是前国防部官员还是智库人员,在会场上对中国的指责基本也是高度一致的:中国在香港问题上,南海问题上,台海问题上,芬太尼问题上……做得和过去都不一样,也都不合美国的意,要挑战甚至取代美国在印太的地位,美国为了“维持印太的和平”才进行了与中国的大国竞争。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日本的智库人员,尽管他们明确地表示日本正在加强日美军事同盟、试图建立美日韩的新军事合作联系,增加防务支出投入,但这一切都不是为了对抗中国,只是为了“在许多情况下拥有自主权”。
这种对于同一态势的不同认知和理解,与参会人员,尤其是美方人员对于亚太局势近乎刻舟求剑的印象有关。在他们认知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太地区的长期和平是依靠美国在这一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积极介入地区事务,以及建立多个双边军事同盟的共同支持而来的,如今它们面对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军事现代化的迅速进步,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更加积极的活动,为了实现所谓的“再平衡”,必然需要美军更加大规模的军事存在,更加积极的介入和更加强化的地区军事同盟。
但在中国的认知中,二战以后亚太地区本不和平,新中国在成立后的前20年里,曾先后两次出兵境外,与域外超级大国作战以保障地缘政治的安全,所谓的“亚太和平”实质是中国在这一区域与其他域内外势力达成相对均衡后的动态结果。
中国在周边环境里面临的大多数困境,无论是被迫暂停的解放台湾,完成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任务,还是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中菲围绕南海岛礁的主权纠纷,都与美国军事力量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及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有着极大乃至根本性的关系,根本原因则是中国自身军事力量和综合国力在当时的相对不足。美国军事力量在亚太的存在是中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军事力量的原因而非结果,而以中国军力发展作为美国增加在亚太军事力量部署制造理由则是倒果为因甚至循环论证。
不过显然美国方面无论是国防部官员还是都不在乎这一认知偏差里的逻辑谬误,反而更加强调所谓“保持中美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在他们眼里,既然中美两国的竞争状态“已成定局”(或者说美国根本不愿意消除中美之间的消极竞争状态),两国在诸多领域的分歧也无法彻底消除,那么就应该现实地追求“管控”分歧,通过保持持续的对话沟通寻求降低误判与局势升级,从而“维护地区局势的稳定”。
也正因此,对于中方在美方多次做出损坏中美关系举动时中断两国对话进程,并将其作为对美反制举措的举动,美方颇有微词。毕竟在美方的逻辑认知里,既然美方将保持对话视作管控分歧的最后途径,那么中断对话自然成了“不负责任”的消极举动。
这种认知偏差的进一步推导,就引申出了部分美国学者提出的“中美互相需要”观点。在这一观点中,美国需要中国的帮助来稳定正在进行两场战争的世界,其中既包括地缘政治援助,也包括保护美国经济免受“中国压力”影响(即要么中国采购更多美国产品,要么美国对中国使用单方面贸易壁垒);中国需要美国做的,则是通过外交手段帮助中国管控分歧(而不是解决)以保持“近邻的稳定”。
而如果我们审视中国周边的这些所谓的“近邻”,便能发现他们的“不稳定”来源与其说是这些国家和地区本身的倾向,不如说是背后有显而易见的力量,促成了它们的变化。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鲁宁 
-
在中东部署两个月后,“罗斯福”号启程返回美国
2024-09-14 23:33 -
解放军中将赠送美前官员书法条幅,上面写着三个大字
2024-09-14 13:52 中美关系 -
“我们绝不退让”!长沙舰与外舰紧张对峙47小时
2024-09-14 10:39 南海局势 -
“歼-15飞机编队,通场致敬退伍老兵!”
2024-09-14 08:48 中国海军 -
“新型战机上舰那天非常晴朗,跟当年歼15首飞差不多”
2024-09-13 09:37 中国海军 -
福建舰弹射系统测试首次公开
2024-09-13 07:48 中国航母 -
印度空军回收今年四月迫降的阿帕奇,空运困难用车拉
2024-09-11 19:52 -
日本加贺号航母将前往美国,测试F35B
2024-09-11 15:04 -
印尼海军“毕玛苏吉”号风帆训练舰 结束访问离开上海
2024-09-11 13:07 -
台潜艇首艇70项测试未过 蓝营要冻结预算
2024-09-10 16:45 台湾军事 -
台军后备旅打靶,营长中枪送医
2024-09-10 11:53 台湾 -
参加中俄联演的中方舰艇编队进入日本海
2024-09-10 10:29 -
美航母舰长谈红海战斗:很艰难 但士气是最重要的
2024-09-09 15:38 -
伊朗200枚弹道导弹抵达俄罗斯?伊朗否认
2024-09-09 15:30 -
耶伦:卸任前,不排除再次访华
2024-09-08 17:39 中美关系 -
印尼海军“毕玛苏吉”号风帆训练舰访问上海
2024-09-08 14:48 -
军旗向远方!中国海外军事存在的变与不变
2024-09-08 10:15 -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技术停靠越南
2024-09-07 07:10 中国海军 -
美国空军“从头开始”审查第六代战斗机项目
2024-09-06 13:22 -
西方炒作“中国护卫舰换柬埔寨海军基地”
2024-09-05 18:47
相关推荐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89“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30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196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217“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74最新闻 Hot
-
欧盟抱怨:谈了两小时,不知道美国要什么
-
隔空互怼,万斯批泽连斯基:荒谬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
“他俩激烈争吵,姆努钦还被拉出来鞭尸”
-
哈梅内伊表态
-
尴尬!万斯举起奖杯,底儿掉了......网友:美国制造?
-
“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
“特朗普,白日做梦”
-
英国人也火大:中国对特朗普的评价,很难不赞同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美财长污蔑中国“夺走”拉美矿权,中方驳斥
-
果然,又威胁欧洲:中国还是美国?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对华牛肉出口停滞,澳大利亚火速补位”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席卷网络,争议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