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善波:沙利文解说美国的台湾政策,有什么新意思?
【文/ 邵善波】
日前,美国拜登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接受CNN(美国有线新闻网络)的《Fareed Zakaria GPS》节目访问时强调,尽管总统多次表示若中国大陆入侵,美国将保卫台湾,但他并没有改变美国对中国-台湾局势的政策。
沙利文接受CNN访问,谈及美对华政策(图源:CNN)
透露美对华政策重要思维
这个访问的时间不长,论述也不深入,但可以从中了解到美国对台政策背后的一些真实构思及立场。从沙利文早前在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Institution)提出“新华盛顿共识”(new Washington consensus)的讲话来看,沙利文可能是美国目前对华政策的理论构建者和“理论大脑”,他的言论值得我们重视。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早前在维也纳与他而非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面,足见此人在中美关系中的特殊地位。
在简短的电视访问中,沙利文透露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些重要理论基础及思维,提出了一些以前从未听过的说法。他说“美国的整个台湾政策是建立在一系列‘内部紧张关系’之上”,并补充道,“如果你开始解构它(对台政策),你会认识到,该政策旨在处理一个内部紧张‘世界’(a world of internal tension),并试图有效地管理其中的张力,以确保台湾海峡两岸的和平与稳定。而‘一个中国’政策并不是一个清晰的典范(this is not a model of clarity, the One China policy)”。
这里的“内部”,应是指美国政策制定过程的内部情况。所谓“紧张世界”,应不是指真实的世界或中国政局,而是美国决策内部的局面、环境、因素及不同意见。美国决策内部对台湾问题面对的环境是什么呢?为何是一个紧张的情况呢?是什么因素导致所谓“‘一个中国’政策不是一个清晰的典范”?为何需要采取模糊的处理手法呢?
在二战时及二战后,美国承认、支持的是蒋介石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主张日本将其在二战及二战前占领的台湾和琉球群岛归还中国。蒋介石拒绝接收琉球,但双方对台湾的归属问题并无分歧,一致认为台湾属于中华民国。但是,在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就面临“承认哪个政府代表中国”的问题。
1923年,当时的裕仁亲王“访问”台湾(图源:南华早报)
美国对台湾问题一向模棱两可
1949年前后,美国当局一度对国民政府的表现非常失望。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内部就有人质疑台湾是否必然属于中国,朝鲜战争早期的将领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将军就是其中之一。在当时的情况下,美国“应当”继续承认及支持蒋介石政权;但同时,美国又明白国民政府所谓“重返大陆”只是妄想,并不给予支持。面对新中国愈趋稳定的发展,加上美苏冷战、中苏矛盾,美国时任总统尼克逊于1972年访问中国,签署《上海公报》。
美方在《上海公报》中对台湾地位问题采取了暧昧态度,只表示“知道”(acknowledge)中国对台湾所属问题的态度,即“只有一个中国”。两岸都对“台湾属于中国”毫无异议,美国也不持异议。直至今日,美国一直反对任何一方以武力改变现状。
可见,美国对台湾的地位、归属问题,实际上从来都是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不正面表示明确立场。不久前,美国国安顾问办公室发言人回应记者台湾地位的追问时,亦多次表示美国对此并无既定立场。所以,目前美国坚持“一中”立场不变,并不等于承认台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不少人留意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已没有说“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只是坚称其“一中”政策没有改变。准确地说,美国目前对台湾的立场是“地位未定论”。这应该能够解释沙利文所谓“内部紧张关系”、“美国对台政策不是一个‘清晰的典范’”。中国批评美国搞灰色地带、企图掏空“一中”政策,不是没有理由;但是,面对这样的指摘、质疑,美国并不脸红,不否认、不反驳、不回应,只不断强调“一中”政策没有变。
尼克松访华(图源:Bill of Rights Institude)
口说“一中政策没有变” 已全无意义
美国在1979年中美建交的《建交公报》中,曾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目前对这问题的态度、立场、举措,明显与《建交公报》不符,但其不会表明这个政策已被改变或放弃,而是以“清晰度不足”的模糊手法去处理。
在国际关系上,违反条约、单方面取消条约、破坏承诺、口是心非,也是屡见不鲜的事。基于道德标准的批评谴责并无实际作用,国际关系的最后基础还是实力。美国现在口头说的“一中”政策没有变,已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从美国的行动来看,其已深度介入、干涉中国内政,不断对台提供武器、情报、军事培训,对台湾的政治深度介入,对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指手划脚、横加阻拦,包括不时在海峡周边展开情报搜集活动,并鼓动盟友加入其针对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这些举措的“正当性”,只能建立在“台湾地位未定、台湾不一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的基础上。
这样的认知,对台湾问题及中美关系有什么意义呢?首先,不少意见仍认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大陆外交部目前的态度,但这与现况已不相符。经过奥巴马政府最后几年的酝酿、特朗普任期内出现的破局,到拜登政府上台后进一步的固化、发展,美国已明确将中国列为同等竞争者(peer competitor),中美关系已发生根本变化。
维持台湾现状 即维护美国地缘政治利益
美国以斗争、竞争、合作这3个环节规范对华政策,基本目标是全力遏制中国发展,以争取时间强化自己,保持全球霸主地位。基于这一战略,对于台湾问题,美国的政策是尽力保持现状。沙利文在访问中沾沾自喜地表示,美国对台政策在过去数十年成功维持了现状,并希望未来数十年也能如此。维持台湾现状,就是维护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美国在地区乃至全球的威信,已与遏制中国发展密不可分。
中国大陆多次向美方强调台湾问题的重要性,警告美方不要跨越红线。中国大陆认为,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遏制台湾的“独立”意向及举措,争取台方回到“九二共识”基础上。“反独、促统”,与应对美国打压制裁、打破“卡脖子”措施、防止其建立遏制中国的联盟,应有什么关系呢?中美之间对台湾问题看法的差异,可能是中国大陆处理中美关系及台湾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弄清楚这两者的关系,对政策的制定非常重要。
(本文首发于6月9日香港《明报》,作者授权观察者网转载。)
- 原标题:沙利文解说美国的台湾政策,有什么新意思?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缅甸密支那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纪念设施竣工开放,安葬347名将士遗骸
2023-06-12 07:43 -
俄称乌军无人艇对俄军舰攻击未果,乌方尚未回应
2023-06-12 06:59 俄罗斯之声 -
又来?美国曝伊朗在俄无人机厂卫星图,法总统通话“敲打”…
2023-06-11 22:30 伊朗局势 -
美国私募投资巨头:中国始终是头号投资目的地
2023-06-11 21:00 观察者头条 -
“美元霸权正走向终结,正讨论用人民币与第三国结算”
2023-06-11 20:24 俄罗斯之声 -
日本北海道发生6.2级地震,震深130千米
2023-06-11 18:20 地震 -
中使馆:究竟是谁在大搞霸凌、霸道、霸权,再清楚不过
2023-06-11 18:20 中国外交 -
拜登政府又编新词炒“中国间谍活动”,古巴驳斥
2023-06-11 16:58 美国政治 -
“美国有可能衰落为一个政治上的欠发达国家”
2023-06-11 16:21 特朗普 -
洪外长:预计中洪两国将签署备忘录,这将是两国合作的起始点
2023-06-11 15:22 中国外交 -
德国军火巨头要在乌建坦克厂,梅德韦杰夫:坐标发一下,谢谢
2023-06-11 13:09 乌克兰之殇 -
从德国查到波兰,北溪事件水越搅越浑?
2023-06-11 13:06 乌克兰之殇 -
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约见韩驻华大使
2023-06-11 12:24 中国外交 -
-
俄罗斯又拘捕一名美国人
2023-06-11 10:47 俄罗斯之声 -
特鲁多:去年扣押了一架俄运输机,将移交给乌
2023-06-11 09:25 乌克兰之殇 -
一些西方国家企图利用“全球南方”概念,搞分化阵营的把戏
2023-06-11 09:03 南方声音 -
冰岛将暂停驻俄大使馆运作,俄外交部回应
2023-06-11 07:51 俄罗斯之声 -
泽连斯基称乌军的反攻“正在进行”,但未透露任何细节
2023-06-10 22:37 乌克兰之殇 -
美媒坚称:讨论乌军反攻成败还为时尚早
2023-06-10 21:53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33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27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0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