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善波:回归25周年,再看香港回归历程中的几件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邵善波】
香港回归25周年,大街小巷都出现大大小小的国旗与区旗,还有庆祝的标语。香港回归纪念日的节日气氛从来都没有这样热闹过。相信这与很多人认为25周年是中央承诺香港的“一国两制”“50年不变”的中间点,所以值得特别庆祝有关。
也有人以这是“上半场”的完结、“下半场”的开始,来突出这次纪念活动的特殊意义。背后隐约的理由,当然亦有欢送香港过去波动不安、嘈嘈吵吵的十多二十年,迎接未来新篇章的含意,“新篇章”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工”口号。经过2019年的“黑暴”事件,香港随即又陷入近三年的新冠病毒防疫抗疫工作,大家趁这日子高兴、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香港街头飘扬着国旗和区旗(图片来源:ICphoto)
而内地的朋友关注的重点及角度则完全不一样。大约从2014年的所谓“占中”事件到2019年的“黑暴”事件,内地人对香港的印象及感情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以前他们对香港普遍抱有一种美好的感觉,就如同与他们一起成长的广东歌和电视剧;而现在不仅没有了曾经的那种亲切和美好的印象,反而因为香港出现了一些污蔑、排斥内地人的声音及行为,使得两地人的关系彻底翻倒过来。对我来说,这是25年来最大的遗憾。2019年“反修例运动”最后演变成街头暴动和线上线下的各种恐怖行为,显现了无人能预见的香港的另一面。值此回归纪念活动,大家也应好好反思,回归后的香港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在回归后的25年里,我们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在香港落实“一国两制”政策,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在一个国家内同时存在两种制度,并不是史前无例的新事物。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万历15年》(商务书局版) 的附录中,就列出中外曾经出现的一国两制的四个例子,包括:荷兰一国下,多个城市的不同制度;英国国内共存的两个法律体制;美国内战之前,南北的两个不同的经济体系;及中国在辽代的时候,对游牧民族地区及南方农耕地区采取的不同的税制。这些例子虽然与香港的情况不甚相同,但其性质也有大致相似的地方。
25年来,其实也应该包括回归前的15年,要总结这40多年来我们在处理香港问题上的得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我想挑几件我亲历的往事和大家讨论一下。
“能不变就不变”,但还是大变了
在处理香港问题的关键时刻,姬鹏飞主任接替了长期领导香港事务的廖承志,由他主持这方面的工作直到1997年的交接。姬鹏飞主任对香港的过渡安排有一句名言,就是:“能不变就不变” 。中央当时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就是如何在这样一个大变局中,保持香港社会的稳定。
我当时就此大原则写了一些意见并上交,后来才知道,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秘书处将它作为内部意见,发给了起草委员参考。但我万万没有充分意识到这句话的重要性及影响,“不变”的程度,能走到什么样的极限。一个例子就是1997年7月1日的特区政府班子,除了特首董建华、律政司司长梁爱诗之外,之前英治时期的所有官员,包括明显有英国军情六局背景的人,都全部留任。我相信这对英国人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意外。如果不是英国人坚持由一个英国人出任的律政司司长做到最后一天,可能原来的律政司司长也会留任。
1997年后的香港不止“马照跑、舞照跳” ,整个政府架构及人事基本上也没有变化,“超额完成”了姬鹏飞主任的“能不变就不变” 的指示 。但我们忘记了这些架构下的基石,即人事的产生办法,却完全改变了,这就是选举政治的引入。香港的最高领导人,即以前的英国总督,到回归后的行政长官,以及立法机关的成员,都由委任变成了以选举产生。这是造成香港日后高度政治化、社会撕裂的唯一最大原因。但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香港本来是一个重经济、少谈政治的社会,在回归后会变成一个高度政治化、分裂的社会。
对引入选举政治,当时香港的一些商界人士是有保留的。但英国人以其惯常的撤退前的做法,上世纪80年代初在香港大力推动选举政治,故此,这样的不同意见也鲜有在公开场合发表。当时北京正处于改革开放、向西方看的大气候中,不少人也认为选举是理所当然的事。对选举政治缺乏了解,是回归前后造成香港管治困难、社会动荡的一大原因,虽然中央在引进过程中已采取了慎重的态度。去年中央出手,大幅度修改了香港的选举办法,将情况管控下来,但选举政治在香港政治生态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怎样管控好其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仍是一个有待深究及解决的问题。
“干预还是不干预?”,还是要干预
自从所谓的“香港问题”出现后(我们不叫“香港‘前途’问题” ,因为香港的前途——回归中国,从来就不是问题。) ,“干预”, 即中央介入香港事务,就变成一个非常敏感的名词。有关这问题的考虑,也紧紧扣在中央制定对港政策的每一个环节中。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特殊背景下,为回应港人的担心及顾虑,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井水不犯河水,河水不犯井水”的说法以安定民心。回归后,中央对香港事务,也有“不管就是管好” 这样超脱的说法。在2003年出现反对《基本法》“23条立法”的游行后,中央的有关说法出现调整,变成了“不干预,但有所作为” 。中央开始意识到对香港事务,还是需要有所动作的。2019年的“黑暴”事件后,中央大力出手替香港制定了国家安全法,修改了选举办法,完善了选举制度。这可以说是一反常态,大力干预了香港的事务,而其中理由也是显而易见的。要反对的人会继续反对,但绝大多数的香港人都接受中央这些举措,明白了在2019年出现的情况,只能由中央出手才能解决,才能使香港恢复安定的局面。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李家超开微博:这个早上,我有了新的使命
2022-07-01 07:35 香港回归25周年 -
习近平考察香港科学园
2022-07-01 07:28 香港 -
无锡昨晚新增10名阳性,均在隔离点发现
2022-07-01 07:22 抗疫进行时 -
从蒙古国赴华所有人员不再隔离?中使馆:网传消息不实
2022-06-30 22:48 抗疫进行时 -
我国自主研发的大排量大马力燃氢发动机成功点火
2022-06-30 22:35 -
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雷金二去世
2022-06-30 22:16 “慰安妇”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乡村振兴“小故事”汇成“大文章”
2022-06-30 21:49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丨大兴安岭林区: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
2022-06-30 21:44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
中国空间站因“一杯水”遭外网质疑造假,官方回应:多读书…
2022-06-30 20:39 -
刚鼓吹“助台自卫”,英外相立马被问住了
2022-06-30 20:31 台湾 -
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
2022-06-30 19:47 香港 -
蔡奇当选北京市委书记,陈吉宁、殷勇当选市委副书记
2022-06-30 19:46 高层人事 -
习近平会见梁振英,委托相关方面转达对董建华的问候
2022-06-30 19:38 香港 -
汪洋青海调研:助力涉藏州县在全面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
2022-06-30 19:32 -
习近平会见林郑月娥:中央充分肯定你这5年工作
2022-06-30 18:57 香港 -
行程码“摘星”后,健康码也有变化
2022-06-30 18:01 抗疫进行时 -
习近平:我的心,中央政府的心,和香港同胞在一起
2022-06-30 16:10 香港回归25周年 -
确诊数下降但中重症未降?台湾医学教授质疑疫情数据
2022-06-30 15:50 台湾 -
台“疫情指挥中心”:未来单日新增应维持在三万多例
2022-06-30 15:48 台湾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