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达里奥:回顾中国40年改革路
关键字: 中国美国中国文化虽然人们把关注的目光都投向了美中贸易战,不过我认为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美中两国在思维方式领域展开的竞争。
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并无太多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来讲,美国是一个极为重视个体、个人主义和私有财产的国家。美国的社会运转模式是自下而上的(例如“一人一票”的民主体制赋予人们选举国家领导的权利),对于美国人来说,发动革命是好事情,冲突(相对于和谐)被赋予了更高价值。
与中国社会里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不同,大多数美国人强烈希望政府不要对自己的个人选择施加影响或干预。美国人认为,儿童人格向好或坏的方向发展纯粹是孩子自己或其家人的事情,与政府无关(所以很多美国单亲家庭或贫穷家庭都不太重视孩子的人格养成)。
与中国自上而下的、目光长远的社会发展规划不同,在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的民主社会里,国家的运转是自下而上的,这种运转更多地受到短期商业利益考虑以及社会大众好恶的影响。
我并不是在说哪一种模式比另一种模式更好。每一种文化和模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在这里我暂且不在这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贸易战会开始,贸易战也会结束,这些并非最重要的事情。
那么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
第一,中国的文化和制度已经顺利地运行了数千年,所以人们不应要求中国对其进行重大修改;
第二,美国的文化和制度也已经顺利地运行了很久,所以人们不应要求美国对其进行重大修改;
第三,中国的制度和美国的制度(以及其他国家的其他制度)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各种制度之间竞争、合作得如何将对全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每一种制度实际运转得如何将对施行该制度的国家未来的国际地位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要比那些国家之间签署的协议条款大得多,因此每一个国家都应该仔细检讨自身制度的缺点并针对那些缺点进行改革;
第五,对于在背后为如此巨大成就起到基础作用的中国文化以及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应该表达极大的敬意;
第六,美中两国之间应该互相学习,在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而不是阻碍对方的发展;
第七,我们应该继续在中国投资,与中国一起前行。
下面是一些读者在本文后的留言,观察者网选取部分翻译如下,仅供参考:
Godfree Roberts:人们很容易认为中国的政府与我们的大同小异,可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们的领导人都是专家,有的花25年时间逐一治理一个小镇、一座城市、一个省,有的管理过银行,有的领导过航天项目。中国的国家主席曾学习化学,他们的总理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中国,官员职位越高,他们就必须变得越诚实而透明。他们只对中国人民负责,不会受到游说集团的困扰。这就是盖勒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领导人的政策支持率高达95%的原因。
Kevin S Nolan, CSM,CSPO,ITIL:雷·达里奥,我特别赞同你关于中国何以能实现如此发展的观点。1988年我曾去中国做进修生,因为这段经历我最终选择了攻读中国历史专业。我知道,如果当时半途而废,我就不会具备今天这样的对中国的理解程度。当时中国老百姓都骑着自行车,而领导们坐的汽车是丰田牌的。你在文中提到的阴暗的旅馆,我也是住过的。当时如果你能在北京住上长城饭店,那么说明你的运气还算不错。上海完全变了样,如今上海的城市天际线在80年代是不存在的,不过外滩附近的仓库如今还保留着。你在文中给出的历史数据图表不仅准确,而且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面是如何实现如此大幅的增长的。20世纪大转折之前他们直线下坠,而在2000年左右开始陡然上升。我想补充一点,我尤其喜欢这句话:“‘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过大规模且有效的改革所得出的结果,它使中国社会变得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而且使中国的经济变得更加自由”。
Sushant Misra, MHA:中国的发展变化令人印象深刻,中国在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与开启贸易、创新活动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中国的这种模式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所提出的“反脆弱”(antifragile)概念异曲同工。我想中国的模式在印度这样的自下而上的民主社会是无法复制的。
erold Martin:在过去30年里我也曾多次去过中国,对于中国的发展变化,我也是亲眼所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人是羡慕我们的自由的,可他们并不羡慕我们互相掣肘、妨碍国家发展的两党政治,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党制正处于发展过程中而且有利于那些最聪明的人把事情办成。中国人的目标是建设和保持一种“和谐的社会”,而不是个人主义的特权。中国人的观念与我们“无所顾忌的个人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的文化观念是完全相反的。我们可以批评他们的观念,不过正如雷·达里奥在文中所说,中国的模式的确是行得通的。在我个人看来,如果中国能破解经济和房地产泡沫难题的话,他们很快就会超过我们。
Martin Alexander Schaletzky:非常谢谢您的这些观点!我们总是从外部看中国,我们总是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或所获得的非常有限的信息来对中国做出判断。中国有10多亿人口,而且我们已经见证了中国所取得的经济和文化成就。如果西方希望在未来几十年里继续在世界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话,我们就必须找到与中国人共存的办法。
(观察者网马力译自1月3日雷·达里奥先生“领英”个人主页)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雷·达里奥:回顾中国40年改革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最后更新: 2019-01-22 08:38:35
-
袭击阿富汗军营致死百余人后,塔利班和美国和谈
2019-01-22 08:32 阿富汗 -
两艘天然气船在刻赤海峡起火 致11死
2019-01-22 07:16 -
最新报告:26位全球亿万富翁财富=最贫困38亿人资产
2019-01-21 23:12 -
中美俄在非洲联手,从恐怖分子手上抢运核材料
2019-01-21 22:42 中美关系 -
同中国拼经济,印高官甩锅民众:怪你们抗议政府
2019-01-21 20:59 龙象之间 -
看到父母被抓,2岁的她高举双手走向警察
2019-01-21 17:34 观网看片 -
德方公开支持加拿大?华春莹:想到一个中国成语
2019-01-21 17:04 中国外交 -
“美国盟友都觉可笑 还需我评论?”
2019-01-21 17:02 中美关系 -
大学教师深夜醉酒 砍伤6名青少年
2019-01-21 16:48 -
特朗普:想看股市崩盘?弹劾我!
2019-01-21 16:41 特朗普 -
中领馆:在加拿大吸大麻,回国后被查出等同国内吸毒
2019-01-21 16:17 禁毒战争 -
因为中国制造 肯尼亚“小偷街”变身商业中心
2019-01-21 15:34 非洲之窗 -
97岁菲利普亲王撞车后又上路 还没系安全带
2019-01-21 14:28 不列颠 -
救助非法移民被判刑 罪名:破坏环境
2019-01-21 14:22 美国一梦 -
蓬佩奥带着妻子出访 外交官们气炸了
2019-01-21 14:12 美国政府关门 -
美议员又操心中国车厢,运输局回应却很实诚
2019-01-21 13:47 中美关系 -
美方不断释贸易积极信息,怎么看?
2019-01-21 11:48 中美关系 -
5年输华10万公斤,巴铁这"支援"…
2019-01-21 11:30 巴铁 -
瑞典专家炒作中国卫星站“军事用途” 我使馆驳斥
2019-01-21 10:16 争夺北极 -
为什么美国如此警惕墨西哥,特朗普这么想建墙?
2019-01-21 09:56 观网看片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