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仁巍:斯坦福大学难容不同意见将导致学术走向衰落
关键字: 美国斯坦福斯坦福大学学术【翻译/观察者网青年观察者张成】
我受到加州夏日美景和世界级学术水准的诱惑,于2016年9月开始了在斯坦福大学的学习生活。诚然,这是来到“农场大学”(当地人对斯坦福大学的戏称)的完美时刻。斯坦福大学曾经历了一段黄金岁月,它称雄福布斯世界大学排行榜,并创造了美国大学史上最低的录取率(4.7%)。但是,这幅光明的图景却遮蔽了丑陋的真相:斯坦福大学正在走向学术衰败。斯坦福的自由派学生们甚至都不能容忍异见的存在。
上面的话看似有些草率,不过我是花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才最终得出这一结论的。事实上,故事始于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
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唐纳德·特朗普。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煽动情绪的财阀政客。但是,特朗普现象确实值得我们花时间认真地讨论一下。你可能会认为,世界顶级学府是分析和探讨特朗普的理想场所。更宽泛地说,广泛和开明的辩论应该是大学生活的核心,对于学术和智力的发展尤为重要。在入学前,我曾以为斯坦福大学将成为开明辩论的完美校园。毕竟,斯坦福大学是一所高度倾向自由主义的院校(84.7%的学生投票给希拉里,只有3.9%的学生支持特朗普),而且这些自由派的学生很喜欢标榜自己的宽容,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对不同意见的宽容。
然而,在关乎国家命运的紧要关头,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对待总统大选辩论的态度却更像观看橄榄球比赛而非严肃的政治活动,希拉里每次有气无力地发声时大家都为她加油鼓劲,而特朗普每次张嘴时学生们就疯狂嘲笑他。你难以想象我的震惊,我感觉自己仿佛在伦敦的酒馆里看曼联对阵切尔西的足球赛一样。当我问身边的人为什么不更严肃地对待这些辩论的时候,一个同学告诉我,如果我们真正批判性地思考特朗普的话,“我们也许最后会投票给他”。可见,理性的探讨从未开始过。
斯坦福大学校园(资料图)
大选结束后,我曾希望,也的确曾认为争论会平息下来。冲击当然早已远去,但是我大错特错了。“#他不是我的总统”成为了新的战斗口号。特朗普是个精神变态、反社会人格者、法西斯主义者、极权主义者、种族主义者和强奸犯。如果我们不经深入思考,特朗普可能是任何人,而深入的思考正是我们所急需的。
唐纳德·特朗普值得我们进行严肃的讨论:他引领了一场令人震惊的对抗美国政坛建制派的起义,并且和其他任何政治领袖不同的是,他为那些被剥夺权利的美国穷人发声。进一步讲,与斯坦福学生尖酸刻薄的话语恰恰相反,特朗普表现得特别像一个典型的共和党总统——他的医改和税改方案符合共和党的传统思维,他的中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沿袭了奥巴马的立场。
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们被他们对特朗普的憎恶蒙蔽了双眼。但是我们为了能继续讨论下去,还是要宽容一些,其实学生们对特朗普的憎恶也与特朗普自身的狭隘不无关系。毕竟,特朗普被爆曾吹嘘自己能“抓住女性的下体”。也许美国人正如传说中那样自由、包容,而包容的人们也应该对狭隘、可恶的政客表达自己的厌恶情绪。这并非没有道理,它不但符合美国作为包容、自由国家的自我定位,而且也便于美国在世界舞台上“推广”民主和人权。
但是,美国说自己自由只是自以为是的谎言而已。斯坦福的校园基本上是个自由派大本营,却丝毫容不下不同意见,更别说是保守派的意见了。按照政治光谱划分,我属于坚定的左派,支持社会自由主义,但连我都觉得这里的学术讨论愚蠢无聊、傲慢专横。
比如,我曾经斗胆说“我觉得并非所有的艺术都具有政治属性,诚实地说,我更喜欢非政治的艺术”。有人大声斥责我:“你在说什么?这真是特权阶级的想法!”我有过许多类似的经历,人们通常会攻击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而不会就事论事回应观点本身。我算是领教了斯坦福的“包容”。
在大学校园里,正式辩论和校园报刊通常是不同意见和平互动的平台。但在斯坦福大学却并非如此。斯坦福大学没有牛津大学那样的辩论学会,也没有类似的辩论社团,校园报刊办得几乎也是一片黯淡。
斯坦福大学只有两份校园出版物。一份是以报道校园活动为主的《斯坦福日报》(Stanford Daily)。在这份报纸偶尔触及政治的时候,也是完全自由派的观点,上面刊载着诸如“特朗普无能,必须被弹劾”、“特朗普的禁令打不到我们”等文章;另一份是《斯坦福评论》(Stanford Review),这是一份保守主义刊物,读者群体的规模和《斯坦福日报》旗鼓相当,但吊诡之处在于,《斯坦福评论》的市场主要还是自由派的读者,而他们订阅的理由在于要批判它,而不是真的去读它。
- 原标题:夏仁巍:斯坦福大学难容不同意见将导致学术走向衰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迫害!这是公然侮辱菲律宾主权” 评论 312“听到这些机器人来自中国,他们常感到惊讶” 评论 65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 评论 1“夹在中美两头大象中间”,加拿大农民“喊疼” 评论 99美股暴跌,华尔街被特朗普吓坏了… 评论 240最新闻 Hot
-
“迫害!这是公然侮辱菲律宾主权”
-
“30多国齐聚巴黎,唯独没叫美国”
-
“听到这些机器人来自中国,他们常感到惊讶”
-
又一位顶尖数学家从美回国:我一直梦想这个机会
-
美乌沙特开谈
-
佩斯科夫:别急着戴“玫瑰色眼镜”看美国,必须…
-
“被中国吓到,特朗普憋了一招”
-
韩国造船业“都想要”:可美国要是卡中国厚钢咋办…
-
果然,美乌“各占鳌头”
-
14年了,日本还有2万多3·11灾民在“避难”
-
特朗普“护犊子”,欧盟决定对苹果、Meta“浅罚一下”
-
突发,杜特尔特被拘
-
这一项,日本要输给中国了
-
美乌谈判前夕,莫斯科再遭乌无人机袭击:2死18伤
-
“夹在中美两头大象中间”,加拿大农民“喊疼”
-
美方今日将举行听证会,炒作中国“成熟”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