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盯上造船业,不只是对抗中国这么简单
围绕北极的冰封水域,一场新的“大博弈”正在上演。对北极区域的掌控将成为实现特朗普政府战略目标的关键:取得整个西半球的战略主导权。 [全文]
-
如果“石油人民币”能成功,将助长全球去美元化趋势
购买美国国债的外国买家已经减少。如果“石油人民币”能成功,这将助长去美元化趋势。中国控制了更多的能源及其副产品可能是促使通胀现象在西方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可能不像某些市场参与者认为的那样缓慢。[全文]
-
谁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接班人”?
当美国决策者和商界领袖想要应对这些挑战时,他们必须抛弃传统的经济思维。他们不应该认为去监管化、金融化和超全球化是必经之路,而应该拥抱即将到来的区域化和本地化时代,努力为每一劳工阶层创造有利的经济机会。[全文]
-
中俄经济背靠背,将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市场通常会对地缘政治事件做出强烈反应,但随即就会对其不屑一顾。但这一次不会。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是一个关键的经济转折点,将会产生许多深远的影响。其中之一将是促使世界加速向两极金融体系转变——一个体系基于美元,另一个基于人民币。[全文]
-
美国想让经济与全世界脱钩?这些问题还没人解答
如果我们决定在这个赢者通吃的数字时代里与一个中国那样由国家主导的经济体展开竞争,那么美国就需要经历一个由公共部门引领的深刻转变。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们需要改革税收政策,以便让政府从私营部门所创造的财富中获得更大比例并加以有效利用。这一切必将发生,正如脱钩必将发生一样。[全文]
-
经济金融化:美国资本主义“新常态”
经济金融化是当前大部分世界领先市场经济体普遍存在的现象,它违背了“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原始规律,使得企业、居民消费者、政府均为债务所驱使。美国《时代》周刊经济专栏作家拉娜·福鲁哈尔指出,经济金融化的恶果已经让美国公众丧失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仰,必须通过一场“救生式”的干预来遏制金融渗透造成的破坏,这是关系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