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树军:认证制度革命如何推动美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在各种全国数据库中,社会安全号码是最为重要的枢纽。1935年《社会保障法》所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全体美国人的纳税调查为前提,每个就业者均需申请一个社会安全号码。1960年开始的社会保障数据库,将社会安全号码与1937年以来所有美国人的姓名、收入、福利及其领取记录、住址变更等情况关联起来。社会安全号码的用途不断扩展,成为美国最为重要的认证机制。
摘自:欧树军《灵境内外:互联网治理简史》
如“社会安全号码的用途”图所示,自1935年以来,美国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安全号码关联在一起: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机构到私人部门,个人福利号码不仅用于证明公职雇员、军人、陪审员、外国合法居留及入籍等合法身份,也用于证明纳税人、减免税资格、开设银行账户、申请贷款等基本经济活动,用于申请生育津贴、就业资格、失业救济、工人补偿、公共援助、食品券、学校午餐补助、医疗补助、退伍军人福利等福利项目,用于申请出生证、结婚证、离婚证、死亡证等个人生活的重大事项证明,还用于申请各类驾照、专业资质、支付令、亲子鉴定等重要的社会经济事务。
通过社会安全号码这种认证机制,美国在国家与普通人之间建立了顺畅的沟通渠道,将个人的各种身份、经济和社会特征整合起来,建立了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构建了社会安全网络。社会保障的“安全之网”,离不开以个人福利号码为核心所建立的“认证之网”。这是现代人不得不接受的政治现实,正是现代人对国家公共服务的需求,让国家有能力建立“认证之网”,进而构筑社会安全之网。
社会信息化成为国家治理化的前提,互联互通的基础认证制度成为社会治理的抓手,它可以重塑权力的组织、控制、后勤和沟通方式,它几乎是所有政治行动的前提。从政治意愿和制度能力两方面实现基础信息的互联互通,是识别公民身份、军人身份、福利受益人、罪犯、嫌疑人,提高社会透明度,减少偷税、漏税、逃税行为,减少福利欺诈,缓解信息和权力的双重不对称,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国家基础能力的制度前提。
因此,推动公民身份、财产、信用等基础信息互联互通的过程,也是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理性化的重要一环。改造国家认证体系、实现互联互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很好的切入点。它非常迫切,是解决一个大型社会各种大规模治理问题的必需品;它相当可行,可在短时间内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它争议较小,更易达成社会与政治共识。
高度整合、互联互通的国家认证体系,最可能受到的质疑在于,它是否会导致国家认证权力的过度膨胀。为了预防这一现象,现代国家通常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首先,在认证体系中设计“消除个人可识别性”的必经步骤,除具体负责的认证机构以外,其他政府机构所获得的认证资料,通常都是消除个人身份信息后重新编码的纯净版即匿名版,向社会公开的认证版本更是如此,这可以鼓励公民向国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促进信息流动与公共讨论,推动人们关注信息的实际内容而不仅仅是象征意义,保护个人的时间、位置、人身、名誉与财产免受不当侵犯等等。不过,匿名原则的具体适用范围,关系国家、社会组织与人在认证过程中的互相监督,可以放在具体语境下具体分析。
其次,建立相对严密的个人信息保护法,防止个人隐私因为不必要的公开或者犯罪行为而受到干扰。当然,现代隐私法保护的主体是个人,限制的主体也是个人。自然人与法人的身份、财产、收入、行为、事务等重要认证对象,对于国家而言并不是隐私。如果国家没有能力收集和识别这些社会事实,由此衍生的税务欺诈、福利欺诈、监管失灵、治理失灵和政治失灵,反倒更可能对社会群体和国民个体造成伤害,而且是更大的伤害。
当然,还需要第三种限制,也就是政府信息公开,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务人员的财产申报、政府预算公开并接受社会舆论监督,接下来是涉及国民福利、公共服务、公共卫生、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产品安全、生产安全、工程质量等重大认证事务的信息公开。
看似微不足道的认证制度革命,让美国社会变得清晰透明,提高了美国的国家能力。它把社会事实向政府敞开,增强了政府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制度化能力,同时也为社会大众影响政治提供了便利渠道,让政府的服务界面在社会压力下变得更友好,进而提升了政治、法律和政策的有效性、合理性和正当性。
同时,它还打破了僵化的分权思维,让国家在该集权的地方集权,在该分权的地方分权,正是在组织、控制、后勤和沟通上的革命性优势,让社会对于国家来说变得透明了。如果社会不透明,国家对社会的治理就往往是盲人摸象,难免顾此失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认证制度将政治治理所必需的社会事实汇聚到政府手中,让政府得以通过信息技术改造政府过程,把握社会问题,回应大众诉求。人们往往只关注信息时代的技术进展、商业进展,而忽略信息技术及其所带来的认证革命对政治发展的巨大影响。“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美国也不例外。
那么,一旦将“收集一切”作为行动指南,就像美国国家安全局那样,信息技术所增强的认证能力,将如何影响现代人的社会生活呢?
1994年,加拿大社会学者大卫·里昂(David Lyon)在其监控研究的开山之作《电子眼:监控型社会的崛起》(Electronic Eye: The Rise of Surveillance Society)中反复追问的这一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四十多年前,管理控制论的开创者、英国学者安东尼·斯塔福德·比尔(Anthony Stafford Beer)形象地描绘了人的电子形象相对于人之本相的巨大优势,点出了信息技术为什么能够推动监控型社会的崛起:信息技术让治理者掌握了识别治理对象的强大能力,匿名不再可能,隐居不复存在,混沌得以厘清,社会事实史无前例地可能得到全面到无以复加的收集。
一旦隐私卡被视为一种低成本的反恐战略,就有了美国犹他州全球数据监控中心、斯诺登所揭露的“棱镜工程”“上游工程”以及更为野心勃勃的类似监控工程,这些内外监控的政府工程事无巨细地通过关键词过滤技术识别、筛选、存储、记录人们的语言轨、行动轨,最终将“监控型社会”升级为“信息帝国”。
本文摘自作者新书《灵境内外:互联网治理简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泰国一载有中国游客的巴士发生翻车事故,27人受伤
2023-07-10 07:33 -
朝鲜谴责:日本企图犯下永远洗不清的滔天大罪
2023-07-10 07:01 福岛核泄漏 -
洪森以史警告:集束弹药将对乌克兰人民构成百年危害
2023-07-10 06:39 美国一梦 -
因间谍罪被俄逮捕的美记者有望被“换”回国?白宫回应
2023-07-09 23:28 -
被问集束弹药致平民伤亡,他声称“更糟糕的是俄获胜”
2023-07-09 21:37 乌克兰之殇 -
中方就耶伦访华答记者问:双方举行了长时间坦诚会谈
2023-07-09 21:36 中美关系 -
朝鲜痛斥!“日本企图再犯滔天大罪”
2023-07-09 20:35 福岛核泄漏 -
“中国风暴正逼近欧洲电动汽车产业”
2023-07-09 16:22 新能源汽车 -
美共和党准备对拜登儿子开展调查
2023-07-09 15:52 美国政治 -
“一共谈了10小时,富有成效”
2023-07-09 15:16 中美关系 -
盟友都不支持,美国此举引爆内部分裂
2023-07-09 13:54 乌克兰之殇 -
事关朝核问题,韩美核咨商小组将举行首次会议
2023-07-09 12:18 三八线之南 -
“AI需要严格的安全规范,不然可能会失去控制”
2023-07-09 12:06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美军称又双叒被俄军机“骚扰”,俄方回应
2023-07-09 10:13 叙利亚内战 -
俄专家已开始研究缴获的“风暴阴影”导弹
2023-07-09 09:54 乌克兰之殇 -
5名亚速营战俘“提前”从土耳其回国,俄斥违反协议
2023-07-09 09:17 乌克兰之殇 -
不主动了解中国,西方会后悔的
2023-07-09 08:35 这就是中国 -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将访华
2023-07-09 07:36 中俄关系 -
-
格罗西刚到韩国,被“骂”到改道…
2023-07-08 21:50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26“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33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95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114最新闻 Hot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