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希·斯诺:中日建交50周年之际,我想起了傅高义
最后更新: 2022-10-02 10:12:08【导读】 在他的最后一本书《中国与日本:面对历史》中,傅高义问,中日两国如何才能共同努力,造福于双方和世界其他地区。
【文/南希·斯诺 译/观察者网 宁栎】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当教师是在新英格兰,在那里,新英格兰的宠儿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20世纪著名的田园诗人)说:“隔着篱笆,做好邻居。”
我现在的工作地点是北京。傅高义是日本和中国两国的宠儿,他也熟悉北京。不过,中日两国并不总是好邻居。
傅高义也曾把新英格兰称为自己的家,他对中日建交50周年一定有很多感慨。在他的最后一本书《中国与日本:面对历史》中,傅高义问道:中日两国如何才能共同努力,造福于双方和世界其他地区。
傅高义认为中日合作大有空间(来源:日本共同社)
我与来自中国和30多个国家的苏世民学院访问学者一起生活和学习,我每天都在问自己同样的问题。
我们住在一栋被称为建筑奇迹的大楼里,教室就在住宅区楼下,餐厅拉近了我们的感情。这个让我们感到舒适的优越环境,坐落在北京一所世界排名前20的大学,整个校园宛如热闹的城市。
我们在相互尊重和开放的氛围中开展国际学习和实验,大家相互学习了解,包括各自对国际事件的不同看法。
学生社区是参与者希望在更大范围内看到的一个缩影:数字平台合作、卫生和环境合作、绿色技术。我的一名学生创立了一个名为“光盘”(clear plate)的APP,这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旨在奖励不浪费粮食的人们。
学生们的目标是超越我们之间的界限,跨越栅栏。
当我问一位在东京读大学的北京朋友如何改善中日关系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必须停止助长仇恨和消极情绪的行为,特别是在网上。
学术研究表明,正面新闻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要比负面新闻少得多,愤怒等煽动性情绪会让人产生更强烈的群体归属感。当多名竞争对手参与进来时,负面消息传播得更快。
我的朋友说,真正了解对方会对此有所帮助,无知只会助长孤立和猜疑。我们每天都要努力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在一所知名的大学校园里,还包括工商界和政府部门。
中国和日本都热爱求知、科学和相互学习,因而推崇教育,其程度几乎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中日两国的共同点,可以帮助愈合影响当下紧张时代的历史创伤。
虽然大多数媒体集中报道中日两国的政治和政策冲突,但事实不会说谎:中日两国在区域经济和贸易上联系紧密,不能让裂痕撕裂这种关系。即使在新冠疫情之下,两国经济关系的热度也能抵消政治的寒意。
2020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2021年两国贸易增长17%,达到3714亿美元。该协定还包括其他13个成员,其中大部分是东南亚国家;也是第一个同时囊括中国和日本的自由贸易协定。
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中国和日本相较世界其他国家都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防控措施。日本将于最近开放更多国家的游客免签或检疫入境。一旦中国放松旅游政策,中国人无疑会再次涌向日本。2019年,中国是日本当时最大的游客来源国。
最近,中国政府宣布增加对日直航,并呼吁建立更紧密的商业联系,希望双方能够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增进互信,妥善处理分歧。
尽管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存在着一些政治上的不信任、历史上的冲突和地缘政治上的紧张气氛,但经济联系就像一种共同的货币连接着双方。中日两国需要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对抗,以恢复两国经济的势头。
我怀念傅高义的睿智之言,他在新冠疫情前爆发前几个月发现,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日本和中国能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他写道:“现在一天之内,两国之间的货物交换和人员往来比清朝和德川幕府时期十年的积累都要多。”
我感到惊奇和兴奋,因为全球年轻人都渴望理解和超越藩篱,我相信睦邻政策能够赢。
(本文发表于2022年9月29日《日本经济新闻》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谌海滨 
-
美加州州长签法案,将中国农历新年定为法定假日
2022-10-02 09:06 节日谈 -
“北溪-2”停止泄漏气体
2022-10-02 08:30 欧洲乱局 -
世界第一高楼点亮“中国红”
2022-10-02 08:07 中国外交 -
飓风“伊恩”已造成美国至少70人死亡,灾后重建可能需要数年
2022-10-02 07:56 极端天气 -
美国新增感染14142例、死亡84例
2022-10-02 07:24 抗疫进行时 -
乌外长:感谢美国123.5亿美元的新援助
2022-10-02 07:24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国家档案馆:特朗普的部分总统记录仍下落不明
2022-10-02 07:13 美国政治 -
“乌克兰此举出乎拜登政府意料”
2022-10-01 23:24 乌克兰之殇 -
“换他当巴西总统,美国将被孤立”
2022-10-01 22:46 拉美左翼 -
“欧洲今冬会很难熬,而下个冬天将更难”
2022-10-01 22:20 欧洲乱局 -
禁止美大使入境后,尼加拉瓜又宣布与荷兰断交
2022-10-01 19:46 拉美左翼 -
澳媒记者酸溜溜:这像中国队主场…
2022-10-01 19:34 -
乌克兰宣布对俄数千名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包括普京亲属
2022-10-01 17:55 乌克兰之殇 -
基辛格警告美国:这不明智
2022-10-01 17:34 乌克兰之殇 -
耿爽:这是令人痛心的巨大灾难
2022-10-01 16:55 欧洲乱局 -
急了?哈里和梅根要修改纪录片和回忆录
2022-10-01 16:24 -
尼日利亚伞兵,降落得过于“惊险”了
2022-10-01 16:10 -
“我们需要移民来收庄稼”
2022-10-01 15:57 美国一梦 -
“美国仇恨犯罪吓跑中国游客”
2022-10-01 15:01 中美关系 -
驻日美军基地废水有害物质大幅超标172倍,当地市长怒了,喊话日本政府
2022-10-01 14:49 日本
相关推荐 -
俄军正占上风,美乌这时谈停火普京能同意吗? 评论 58近70年来首次,“世界超市”美国要凉了? 评论 109五角大楼高官:台湾非生死攸关问题,成本大于收益 评论 232加拿大“软”了,特朗普“退”了… 评论 88菲总统马科斯首次发声 评论 300最新闻 Hot
-
俄军正占上风,美乌这时谈停火普京能同意吗?
-
“美国人清楚,俄罗斯永远不会违背与中国达成的承诺”
-
“在无人机技术上,还没有一家美国公司能跟得上乌克兰”
-
近70年来首次,“世界超市”美国要凉了?
-
“特朗普自己的顾问,都被吓到了”
-
“日本对美征700%关税,疯了!”
-
“强硬反击是唯一良药”,欧盟也对特朗普抡起大锤
-
鲁比奥:我可以保证,美国不会向俄罗斯提供军援
-
五角大楼高官:台湾非生死攸关问题,成本大于收益
-
又一位顶尖科学家从英回国
-
“英国也忍了”
-
特朗普长子突访塞尔维亚,与武契奇会面
-
“废”教育部需国会批准?“末任教育部长”:先裁一半
-
罗生门在国外失联超2周,警方介入
-
加拿大“软”了,特朗普“退”了…
-
特朗普连发100多条帖子自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