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兰·瓦什纳夫:印度真的能崛起吗?——新德里政府功能失调的根源
【文/米兰·瓦什纳夫,译/马力】
在最近几十年的外交政策圈子里,很少有哪个话题像“印度一定能崛起”这般被广泛、长期地热烈讨论。
印度是一个自由民主国家,它有十几亿人口,国土广阔,而且还在美国支持下发挥着制衡中国的作用,印度正一步步走向地缘政治舞台的中央。而最近形势的发展让观察家们(甚至包括印度自己的政治家们)意识到这个国家的高光时刻已经到来。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印度将成为2023年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印度经济今年将增长6.1%,明显高于新兴市场国家平均4%的增长率,也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平均1.2%的增长率。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和不断高企的人力成本,这使得跨国公司如今对印度更加充满兴趣,苹果和富士康等大公司正在把自己的工厂从中国迁往印度并计划扩大在该国的业务规模。
此外,据报道印度人口已经达到14.1亿,而且如今40%的印度人都在25岁以下,这是该国的一个巨大优势,年轻的人口结构不仅意味着生产力,也意味着印度在未来数十年里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印度的年轻人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他们已经连入数字支付体系,而且在文化心理上对可口可乐、奈飞等西方品牌非常接纳,许多财富500强公司都对这样一个年轻的印度给出了非常乐观的预测。
资料图来源:“Birth India”官网
从历史角度来看,印度的政治在发展基础设施、改革税法和金融法规、提升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是拖了后腿的,不过如今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总理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已经在2014年和2019年连续两次赢得了议会多数席位。印人党的成功和国大党的衰落,两相叠加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使这个国家保持政局稳定。在过去,弱势的印度政府经常不得不花费功夫去平衡执政联盟内部各派势力的意见,化解各种可能导致政府无作为和政策僵化的纷争。而现在我们已经可以作出判断,印人党必将赢得2024年大选,问题仅在于该党能够赢得多大比例的议会多数席位。印人党对议会的掌控将十分有利于该党推行许多长期的经济改革措施。
虽然印度拒绝就俄乌问题进行明确的谴责,不过这种做法并未损害印度的国际地位。相反,西方认为俄罗斯在对乌战争中久拖不决以及中国在中印边境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将有助于印度摆脱对俄制武器的依赖并强化其反华立场。今年,印度将同时担任20国集团(G20)和上海合作组织的轮值主席国。这是印度在全球舞台上努力争取被视为领导力量而非制衡力量所取得的象征性胜利。
不过,当我们近距离观察这个国家时就会发现,那些热炒“印度崛起不可阻挡”的文章其实并非无懈可击。印度这个国家存在着种种矛盾之处,对于一个研究印度问题的人来说,这很可能造成认知上的分裂。
在经济上,一方面,人们认为印度在本世纪末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而在另一方面,印度过于看重服务业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受到就业增长疲软、过早地去工业化和大比例的非正式就业的制约。
在政治上,印度被宣传为亚太地区闪亮的民主灯塔,不过印度同时也是最令人失望的出现自由主义退化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国家里,宗教压迫、权力集中和媒体受到干预的情况非常普遍。
很少有民主国家能像印度那样通过宪法针对历史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采取一系列的平权措施,印度领导阶层的多样化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不过另一方面,穆斯林在印度城市里越来越受到隔离,女性就业率极低,用手掏粪虽然被法律严格禁止,然而这种现象却非常普遍,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蓝领就业形式。
最近印度裔经济学家阿肖卡·莫迪(Ashoka Modi)推出的一本新书《印度崩溃》(India Is Broken)更加印证了人们对印度所持有的悲观态度。这本书系统性地打破了那些商界精英和政客们在达沃斯论坛等盛大国际会议上所宣扬的印度形象。读者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印度的另一面:在这个国家,腐败现象俯拾皆是,无人同情弱者,而民主原则只存在于理论中。
《印度崩溃》书封
最近,许多对印度的批评都集中在印度教民族主义和印度人民党的崛起这两个话题上,不过作者看到了更多问题,他在书中把自印度独立以来多届政府(分别曾由国大党、印人党和一些较小的地区性政党掌权)的失败串联在一起并进行了总结,进而揭示了这个国家重重矛盾背后的根源。
阿肖卡·莫迪是一位出生于印度的经济史专家,目前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他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了几十年,曾参与解决过诸多国际经济危机。在他成为美国公民的那一天,他的父亲说,儿子“内心里将永远是一个印度人”。正是这种与祖国之间紧密的精神联结让阿肖卡·莫迪对印度的现状感到愤怒,他没有拿着手术刀来描述对印度社会的传统理解,而是拿着一把大锤,他要把这个充满矛盾的印度形象砸成碎片。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加政客威胁驱逐中国外交人员,我大使:若执意挑衅,将奉陪到底
2023-05-05 07:51 中国外交 -
继巴西玉米到港后,南非玉米也来了
2023-05-05 07:07 金砖国家 -
德国3月份进出口贸易额环比急剧下降
2023-05-05 07:04 德意志 -
秦刚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
2023-05-05 06:45 龙象之间 -
克宫遭袭后,俄在红场举行胜利日阅兵第二次夜间彩排
2023-05-05 06:42 俄罗斯之声 -
秦刚会见俄外长:中方愿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作出实实在在贡献
2023-05-05 06:41 中俄关系 -
伊朗萨甘德核工业原料“黄饼”生产厂正式投入运营
2023-05-05 06:38 伊朗局势 -
乌军发布被击落俄无人机照片,尾翼上还有字
2023-05-04 22:41 乌克兰之殇 -
尹锡悦:要懂得对美国感恩,这样才有国格…
2023-05-04 22:08 三八线之南 -
俄印暂停卢比结算谈判,印官员:俄想用人民币等结算
2023-05-04 21:57 俄罗斯之声 -
收起“麦克风外交”?英驻港总领事称要对港重回“建设性接触”
2023-05-04 21:54 香港 -
中方帮助6名巴西公民撤离苏丹,巴西驻华使馆发文:感谢
2023-05-04 19:03 中国外交 -
克宫回应:美国是幕后黑手
2023-05-04 18:54 观察者头条 -
“我也没想到,很惊讶”
2023-05-04 18:11 -
多家外媒瞩目“五一旅游狂潮”,“为中国完成经济目标增添信心”
2023-05-04 18:09 中国经济 -
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创近两年来新高
2023-05-04 17:41 -
“如果是白宫被无人机袭击,美国人会怎么做?”
2023-05-04 17:18 俄罗斯之声 -
他突然赞赏中方斡旋,美媒:拜登政府正权衡同中国合作
2023-05-04 17:17 俄乌冲突一周年 -
15年后重演,美国好莱坞编剧大罢工,上次损失了21亿美元
2023-05-04 17:14 -
北约计划在日本设立办事处?中方:亚洲不应成为地缘争夺角斗场
2023-05-04 16:26
相关推荐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79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79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2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39“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47最新闻 Hot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