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迈克尔·舒曼:印度是决定中美竞争胜负的关键力量吗?
最后更新: 2023-03-23 08:24:52【文/ 迈克尔·舒曼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中美日益扩大的对抗前线已从联合国大厅延伸到南太平洋岛国。但就像所有重大地缘政治游戏一样,某些国家对美国利益的影响要更大,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印度。
作为亚洲又一个新兴大国,印度可以成为本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平衡中国影响力的重要力量。所以,华盛顿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讨好新德里。乔•拜登总统有众多宏伟的计划,想通过实施一系列外交、经济和安全举措来巩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地位(印太地区包括南亚、东亚和西太平洋)。至于这些计划能否成功,印度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但美国能否获得印度的支持尚不得而知。在历史上,两国关系曾因缺乏互信和意见分歧而受损。
这一后遗症至今仍在影响两国关系,但对两国关系影响更大的是印度外交政策的反复无常。自1947年建国以来,外交政策一直是印度标榜自己世界地位的主要工具。印度领导人前一刻似乎要与华盛顿结盟,后一刻就又开始自行其是,有时还与美国的敌人相谈甚欢。
出于意识形态理念和现实利益计算的双重推动,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一直在奉行极端独立的外交政策。
这使得印度成为全世界最摇摆不定的国家,就像全球地缘政治版图上的宾夕法尼亚州或佐治亚州(译注:宾夕法尼亚州或佐治亚州是美国大选时的摇摆州,即该州选举结果既有可能支持民主党又有可能支持共和党)。印度会倾向哪一边,印度何时以及为什么倾向那一边,将有可能决定是美国还是中国主宰亚洲,以及谁会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优势。就像美国最不稳定的摇摆州一样,新德里的反复无常也是令人焦虑不安的一大不确定性。
美印关系从一开始就在友好和敌对之间摇摆。1949年10月,哈里•杜鲁门总统派遣其专机“独立号”去迎接当时身在伦敦的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并在他抵达华盛顿时亲往迎接。在这位印度领导人首次正式访问美国之时,红地毯待遇表明杜鲁门政府急于赢得他的好感。作为一名坚定的民主主义者和发展中国家的英雄人物,尼赫鲁是一位至关重要的客人——美苏竞争日益激烈之时,尼赫鲁正是美国急需的朋友。
尼赫鲁访问美国
尼赫鲁似乎也给出了回报。在向国会发表的讲话中,他指出,鉴于两国有着共同的政治价值观,“两国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是……水到渠成的。”然而,分歧很快出现。当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在家中接待尼赫鲁时,他邀请尼赫鲁“畅所欲言,指出国务院任何错误或无益的行为。” 于是,尼赫鲁持续教导他,直到凌晨一点。当艾奇逊对共产党接管越南表示担忧时,尼赫鲁说,按这位国务卿的记载,美国的立场“是错误地借用了以往的东方或欧洲经验”。对是否承认之前几天刚成立的共产党中国政权,两人也意见不同。后来,艾奇逊形容尼赫鲁是“他认识的最难打交道的一个人”。
两国的主要分歧是在世界观方面。随着冷战开始,美国人期望尼赫鲁站在他们一边。而尼赫鲁认为,将世界划分为相互竞争的集团本身就是危险的。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演讲,将印度的一大外交政策目标描述为“追求和平,但不是通过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的方式,而是以公正立场对待每一争议问题。”他继续说道,“将世界分成两个敌对阵营,这一过程本身就加剧了这一做法(一直)寻求避免的冲突。”
印度议会议员、前外交国务部长沙希•塔鲁尔解释说,尼赫鲁的想法植根于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的经历。“在长达200年的时间里,另一个国家代替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发表意见,”他告诉我。“尼赫鲁在冷战期间完全不愿加入某一联盟的一个原因,正是因为他不想将印度的言行独立性抵押给别国。”
随着冷战的推进,美印分歧加深。华盛顿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态度,这让印度看起来明显不可靠,并促使美国决策者选择印度的死敌巴基斯坦作为反苏伙伴。
尼赫鲁也不愿屈从于华盛顿。他坚持某些原则,这使其成为1961年不结盟运动中的杰出人物。他对印度的未来有一个愿景,即凭借自身的力量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并代表众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新兴国家。在这方面,美国既是合作伙伴,也是潜在的竞争对手。
“印度和美国没有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印度政治专家弗朗辛•弗兰克尔在她的新书《当尼赫鲁向东看》中写道,“问题在于,尼赫鲁坚信印度必将成为世界一大强国,但美国决策者根本没这么想过。”
70多年后,尼赫鲁的幽灵仍困扰着美印关系。世界再次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阵营,而今日的两大阵营是以美国和中国为核心。新德里再次承受选边站队的压力。这一次,印度人仍不愿意做出选择,就像冷战时一样,这再次让美国决策者抓狂。
然而,这一次,新德里的盘算有些不同。对苏联的钦佩,尤其是对国家主导经济模式的钦佩(尼赫鲁将这一模式的某些要素引入了印度),使尼赫鲁的立场变得复杂。莫迪将中国视为对印度国家安全的威胁,这与拜登政府“多与印度接触,从而将印度纳入对华竞争大战略”的目标相一致。
塔鲁尔告诉我,“美国正在加强伙伴关系,以制衡中国。对是否要正式参与此类计划,印度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但实际上,鉴于中国变得越来越好战,印度完全有理由这样做……为了防备中国,我们也很需要找些伙伴。”
印度的核心安全关切是在偏远的喜马拉雅山边境线上,中印两国领土争端久拖不决。这些领土争端曾在1962年引发了中印战争,该地区至今仍风波不断。在过去大约五年的时间里,两国间的紧张局势有所加剧。
兰德公司高级防务分析师德里克•格罗斯曼告诉我,“除非或直到边界僵局以对印度有利的方式得到解决,印中关系才会恢复正常。”
标签 印度崛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由冠群 
-
每吨超2000元,这里的水稻秸秆为何能漂洋过海卖出高价?
2023-03-23 06:58 聚焦三农 -
英国2月CPI同比上涨10.4%
2023-03-23 06:58 不列颠 -
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
2023-03-23 06:43 美国一梦 -
新增3100万年度活跃用户,京东健康年收入涨超50%
2023-03-22 21:0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付费会员翻倍,知乎还是亏钱
2023-03-22 18:4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视频号用户时长超过朋友圈,腾讯的下一个机会?
2023-03-22 18:3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阿里顶级大牛辞职创业,字节招兵买马,AI大模型赛道风起云涌
2023-03-22 17:1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艾罗能源将科创板IPO上会,实控人著名高校本科学历改成中专
2023-03-22 16:37 观网财经-金融 -
曾与Angelababy、刘翔诉讼战的新明珠拟主板上市,最大客户是恒大
2023-03-22 10:03 观网财经-金融 -
中国富豪美国、瑞士销户取钱涌入香港?真相来了
2023-03-22 09:51 -
“五一”假期出境游旺销,部分热门线路跟团游名额所剩无几
2023-03-22 08:05 中国游客 -
WPS被新OFFICE颠覆?金山回应:上半年推出GPT类产品
2023-03-21 22:4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同程挺过疫情:利润腰斩,年付费用户量却较疫前增两成
2023-03-21 18:1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东方财富“崩”上热搜,损失算谁的?
2023-03-21 16:47 观网财经-金融 -
妖镍变石头?全球最大金属交易所再爆丑闻
2023-03-21 15:59 观网财经-海外 -
市值缩水超99.5%,趣头条将退市
2023-03-21 15:5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地产瘾难戒,香港中资券商集体巨亏
2023-03-21 15:20 观网财经-金融 -
民航局:运输持续恢复,国际货运已超疫情前
2023-03-21 15:12 -
耿爽安理会发言:光听听这些名字,就知道到底是不是防御性的?!
2023-03-21 09:33 半岛火箭 -
出口额近500亿元!被多国“疯抢”的中国罐头为啥这么火?
2023-03-21 09:23
相关推荐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57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86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0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7“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4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