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柔柔:法国罢工不消停,长远来看解套只有一条路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苗柔柔】
这几天正值新年,法国的罢工总算缓和了一下。
但是别高兴得太早,按照目前已经发布的消息,1月9日全国跨行业大罢工,1月3-12日健康、航空和法院系统大罢工,1月6-12日全国律师大罢工,1月7-10日全国精炼企业大罢工,还有从去年6月24日开始,预计持续到今年1月24日的消防员大罢工,以及去年开始还没宣布什么时候结束的运输业包括各地公交铁路和航空业大罢工、法国广播电台和紧急服务系统大罢工。
法国的罢工,从“黄马甲”抗议算起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所涉及到的罢工本身的问题,各位专家都已经写得差不多了。但是如果跳出罢工这个范围,从更广阔的国家角度来观察一下的话,还是有一些新话题可以谈谈的。
一、法国的价值观受到冲击
在这次大罢工中,除了打砸抢之外,还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凯旋门的拿破仑雕像和象征法国的玛丽安娜雕像遭到了严重破坏,这在过去从未出现过。拿破仑是法国人心中最伟大的历史人物之一,玛丽安娜则代表了法国的形象。法国民众以往是以法国历史、国家和价值观为骄傲的,从来不会破坏这两个象征法国的雕像。
如果说以前有些饮食之争、行为之争仅仅是地方小团体纠纷的话,那么这次毁坏雕像就已经是国家层面的问题了,它是否意味着在法国本土,出现了某种不认同、甚至反对法国价值观的群体呢?再稍微扩展一下,在其他各国,是否也出现了不认同、甚至反对欧洲价值观的群体呢?
欧洲现在提倡多元化,鼓励各种自由思想的传播,也吸纳了大批外国移民。就某些方面来说,极好地维护了人权;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多种价值观也许可以共存,但未必能共荣,多种价值观的互相冲撞,很可能会带来某些价值观受到损害。
被破坏的拿破仑雕像,图片来源:推特
二、年轻政治家的治国手段有待成熟
法国这次全国大罢工的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世所罕见,也是创了法国的纪录。虽然看来只有1968年的全国示威游行可比,但是当年的戴高乐将军三个月就平定了风暴。
马克龙上台之前在竞选中做了许多承诺,不过肯定不包括调整燃油税和如此这般地改革退休制度。选民们当初迷恋于他表现出的年轻精明干练,迷恋于他大声疾呼的、大家都表示迫切需要的改革,寄希望于他的行动,忽视了口号背后的实际行动往往未必那么美好;如果他们事先知道改革会这样进行,恐怕马克龙拿不到65%的绝对多数选票。
并非马克龙背信弃义,但是的确在很多时候,在野党和执政党的观察角度和操作经验是绝然不同的。许多在台下看来能够完成的事业,上了台才发现是如此的左右掣肘、步履维艰;原本高声拥护的人一夜之间变成了坚定的反对派;以前雄心勃勃的计划,现在四处碰壁,在反对和拖延中渐渐了无声息。
2014年马克龙出任法国轻工业和数字部长时,就推出过经济改革方案,但是因为遭到反对,无果而终,那个时候他肯定已经意识到法国亟需改革,因为财政赤字庞大得严重威胁经济体制了。等他上台以后,便着手推行实际措施。但是他从在巴黎十大接触《精神》杂志,到结识阿塔利进入罗斯柴尔德银行,然后就任经济部长,最终当选最年轻的总统,这一路太过顺遂,青云直上得不接地气。
其实从当初一个小小的燃油税改革,仅仅调价5毛钱人民币的幅度就引发了如此大规模的抗议时,他就应该意识到削减广大民生的福利不得人心,但是倚仗财团起家的他还是选择了给富人更多优惠,以刺激经济、剥削中低层以扩大财源的手段,低估了底层甚至中产阶级的抵制力度。尽管他四处奔波说服民众,但看来收效甚微。而且在前波未平的情况下,又挑起了涉及42项的退休金改革,犹如火上浇油,唯一的作用是把原来还各自为战的反对者们逼到了一个战壕里,把他们攥成了互相呼应的同一个团体。
标签 法国罢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日本检方向戈恩妻子发出逮捕令
2020-01-08 08:01 -
伊朗凌晨发射数十枚导弹,多个美军基地遭袭
2020-01-08 08:00 伊朗局势 -
伊朗踩踏事故已致56人死,213人伤
2020-01-08 07:40 伊朗局势 -
被美军“斩首”的他,曾两度与美国合作
2020-01-07 23:43 伊朗局势 -
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军总部,先撤了
2020-01-07 22:44 伊朗局势 -
快讯!普京访问叙利亚,同叙总统阿萨德会面
2020-01-07 22:43 叙利亚内战 -
巴基斯坦外长:在美伊之间不选边站
2020-01-07 22:29 伊朗局势 -
伊朗军方暗示威胁以色列,美军做好“最坏打算”
2020-01-07 21:56 伊朗局势 -
英国审判史上犯案最多强奸犯:48名受害者都是男性
2020-01-07 20:26 不列颠 -
伊朗将美军列为恐怖组织,中方回应
2020-01-07 19:23 中国外交 -
美国一份叫屈声明被中俄拦下
2020-01-07 19:16 伊朗局势 -
“灭种”之灾!澳山火已致2万多只考拉死亡
2020-01-07 19:16 极端天气 -
纳土纳海域事件是否影响与印尼关系?中方回应
2020-01-07 19:12 南海局势 -
转机?伊朗副外长称准备重返核协议
2020-01-07 19:08 伊朗局势 -
“我也可能被无人机打死,穆斯林国家须团结”
2020-01-07 19:08 伊朗局势 -
苏莱曼尼送葬队伍发生踩踏事故
2020-01-07 18:11 伊朗局势 -
伊朗外长赴联合国被美拒签 中方表态
2020-01-07 17:54 伊朗局势 -
苏莱曼尼葬礼在家乡举行 成千上万人参加送葬游行
2020-01-07 17:54 伊朗局势 -
美媒:伊朗打算这么复仇,惊人!
2020-01-07 17:25 伊朗局势 -
英媒:英国急撤驻使馆人员 大使留任
2020-01-07 16:40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4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17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3“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48“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0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