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尔斯海默:深陷两场大战,美国对华竞争如何走上“弯路”?
导读:2017年前后,世界开始从单级走向多级,美国间接卷入俄乌和中东的两场战争,严重打乱了美国念兹在兹的“中美竞争”大局,却也是美国无法甩脱的战略包袱。
结束10月份的访华之旅后,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约翰·米尔斯海默在卡塔尔智库中东事务委员会发表了题为《10月7日之后的一年:加沙局势及其全球影响》的主题演讲,阐述了从现实利益角度美国应当如何处理俄乌和中东的两场战争。
米尔斯海默认为,俄罗斯乃至伊朗都不是美国的天然敌人。因为中国比俄伊更强大,对美国的挑战更大,因此,美国应该从理性的层面重新评估美俄和美伊关系。从现实战局来看,乌克兰和以色列获胜的希望甚微,另外,由于以色列在战争中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对以色列的支持也在损害美国声誉。
众所周知,米尔斯海默的观点由于高度抽象地理解国际体系中的行为者及其行为模式,反倒往往与现实情况相差甚远,可谓是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另一方面,他也揭露了美国包裹在价值观中的干涉和战争背后的“帝国理由”,亦即不允许霸权遭到任何地方性的抵抗。在这个意义上,米尔斯海默为我们提供了镜鉴,照亮了美国对外政策中的诸多裂缝。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编译本文,供读者思考。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翻译/桃小盐】
米尔斯海默:今天我要讨论的主题是(去年)10月7日以来中东地区的事件,以及它们如何与更广泛的国际体系和国际政治,或者大多数人称之为全球秩序的联系。我想先从当前的国际体系谈起,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全球国际政治的框架,然后再来讨论自10月7日以来中东发生的事情,并将其与我所描绘的更广泛的国际体系图景联系起来。因此,让我先谈谈今天的国际体系是什么样的。需要注意的是,我将从美国的视角出发来解释,考虑到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认为从美国视角切入是非常有道理的。
米尔斯海默资料图
从全球视角思考国际政治的起点是考虑体系的极性(polarity),也就是国际体系中有多少个大国。1947年12月当我出生时,美国和苏联是这个星球上的两个大国,我们生活在一个两极世界里,正如你们所知,1989年冷战接近尾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我们从一个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而世界上唯一的大国是美国。
大约到2017年,世界不再是单极的,而是转向了多极。如今,国际体系中有三个大国:美国仍然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紧随其后,与美国相距不远;俄罗斯虽然是最弱的一个,但仍是三个大国之一。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不大,因此美国将中国视为同侪竞争者。简而言之,我们从两极到单极再走向了多极世界,而你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单极时代长大的。到了2017年,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系的架构和结构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多极的世界,这一点在今天和未来都要仔细关注。
那么,这个多极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基本上,美国仍然在这个世界是主导力量,并关注世界的三个特定地区:东亚,因为中国在那里;欧洲,因为俄罗斯在那里;波斯湾,因为那里有石油。
东亚对美国来说是最重要的地区,因为那里是中国这个对等竞争对手的所在地。近些年来,你们很多人都听到过关于“重返亚洲”的讨论(注:Pivot to Asia,自希拉里·克林顿在《外交政策》中发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以来,美国军事和外交的“重返亚洲”或“再平衡”战略也被广泛称为“重返亚洲”)。这种战略意在将美国的军事力量从欧洲和波斯湾调离,集中于东亚,以便更好地遏制中国。
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美国希望中东和平,欧洲和平,这样它就可以集中精力遏制中国。此外,在理想的世界里,美国将成为俄罗斯的盟友。如果你们愿意思考一下:世界上有三个大国: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如果在这三个大国中同级别的竞争对手是中国的话,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会希望俄罗斯站在自己这边,支持对抗中国。
但如果你再看看当今世界的真实情况:美国被困在中东,还卷入了乌克兰战争,它无法全面“重返亚洲”来遏制中国,因为它被世界上这两个地区压制住了。更重要的是,美国不仅无法与俄罗斯结盟,而且由于深度介入乌克兰战争,实际上还把俄国人推向了中国人的怀抱。所以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我们今天面临深重的困难。
让我再说一下中东问题。当我说美国在中东受制于人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明白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美国无条件地支持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更是如此。美国和以色列不仅仅是普通的盟友,还无论如何都支持以色列。所以当我们说以色列深深卷入了中东战争时,要明白这也意味着美国在其中有所牵涉。作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深陷中东一系列冲突之中,同时也深陷欧洲一系列冲突之中,从而无法完全“重返亚洲”。
换个角度来看,从大局出发,可以认识到近年来美国所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促使俄罗斯、中国、伊朗和朝鲜走到了一起,它们基本上现在形成了一个阵营。而在另一边是另一个阵营,即欧洲、以色列和美国。因此我们拥有了两大阵营,它们在国际体系中是主要的对立者,彼此针锋相对。非常重要的是,这两大阵营之间的竞争对中东、阿拉伯世界以及海湾国家都有重大影响。
接下来,我要切换话题进入演讲的第二部分,我想谈谈10月7日以来中东发生的事情以及未来的走向。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人们普遍认为中东现在的所有麻烦都是伊朗造成的,伊朗是幕后傀儡大师,像哈马斯和真主党等组织基本上都听命于伊朗。我并不是说伊朗没有在中东制造任何麻烦,但我认为他们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造成今天中东麻烦的主要国家或主要责任人不是伊朗,而是以色列。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1日,遭以色列空袭后,浓烟滚滚的黎巴嫩南部村庄Kfar Tibnit。 视觉中国
要理解以色列的所作所为,并思考当前中东的麻烦,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有三场冲突。这些冲突并非完全独立于彼此,而是需要分别进行分析。一场是涉及加沙的种族灭绝,更广泛地说,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第二场是以色列和真主党之间的冲突。第三场是伊朗、以色列和美国之间的冲突。这三个冲突需要分别加以评估。
让我从加沙的种族灭绝开始。以色列是一个种族隔离的国家,更准确的说,我们也许最好谈谈“大以色列”,而不仅仅是以色列。所谓的“大以色列”,众所周知包括1948年战争后建立的绿线以色列,它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大以色列是一个种族隔离的国家,如果有人对此有任何怀疑,世界上三个最重要的人权组织——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以色列人权组织 “以色列占领领土人权信息中心” (B'Tselem)和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都撰写了长篇报告,详细阐述了以色列是种族隔离国家的事实。
- 原标题:深陷两场大战,美国对华竞争如何走上“弯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美高官:中方领先了,但美国还没出手呢
2024-10-26 10:58 中美关系 -
对华关系,英财相居然对美国“慕了”
2024-10-26 10:35 不列颠 -
他反思:欧盟必须停止对世界说教,才能对抗中俄
2024-10-26 09:38 欧洲乱局 -
本月抵京!日方将归还中国16只朱鹮
2024-10-26 07:48 中日关系 -
三波!以色列袭击伊朗数十个战略目标
2024-10-26 07:44 观察者头条 -
新西兰警方确认死者为中国公民,我总领馆发声
2024-10-26 07:32 -
驻朝使馆纪念志愿军出国作战74周年
2024-10-25 22:38 -
“公用火力发电比例高于中国,美领导地位危”
2024-10-25 22:07 减排史诗 -
目睹这些场景,良心不会痛吗
2024-10-25 22:00 巴以恩仇录 -
怕特朗普搅局,欧盟拟加码“长期维持”对俄制裁
2024-10-25 21:22 乌克兰之殇 -
朝鲜外务省首次正面回应
2024-10-25 21:18 朝鲜现状 -
通胀高企,俄罗斯央行加息200个基点
2024-10-25 20:39 俄罗斯之声 -
他俩定期“秘密对话”?克宫回应
2024-10-25 20:09 美国大选 -
“金砖为什么火?因为没走西方拉帮结派的老路”
2024-10-25 19:43 金砖国家 -
王文涛应约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视频会谈
2024-10-25 18:56 -
“伊朗已下令准备开战,考虑发射1000枚导弹回击”
2024-10-25 18:52 伊朗局势 -
以色列袭击黎巴嫩南部,致3名记者死亡
2024-10-25 18:02 -
中俄海警:提升远海联合行动能力
2024-10-25 18:02 中俄关系 -
英国国王承认了,但也没有提赔偿
2024-10-25 17:08 -
美卫星解体恐殃及中国,“很难评估有多糟糕”
2024-10-25 16:53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42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34“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