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尔斯海默:“近期台海爆发热战的可能性不大,但中美两国都无意认输”
最后更新: 2024-10-05 13:00:01编者按:近日,底浪Wave与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米尔斯海默进行了一次连线对话,双方就中美关系、台湾问题、南海局势、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在米尔斯海默看来,美国在这些地区所执行的外交政策是愚蠢的,只会让中国从中得利。
作为国际关系学进攻型现实主义理论大师,米尔斯海默认为,中国一直在摸着美国过河。在台海问题上,美国不会坐视中国大陆统一台湾,但目前身陷俄乌和巴以泥潭的美国,又没有足够的精力涉足亚太。
观察者网发布中文版内容,但不代表认同其观点,仅供读者批判性参考。
为什么美国干预俄乌冲突的力度越来越大?
米尔斯海默:要明白俄乌冲突,就必须先明白北约东扩。
1994年,克林顿政府决定北约东扩,美国及其盟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只要有意愿,就允许任何国家加入北约。
1999年,第一批加入北约的前苏东国家,分别是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到2004年,又一批国家加入北约,包括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
到了2008年,北约公开欢迎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然而俄罗斯表示北约的这种表态是不可接受的。乌克兰加入北约是对俄罗斯的生存威胁,但是西方已经采取了“门户开放”的政策来扩张北约。
西方认为,如果乌克兰想成为北约的一部分,它当然可以加入北约,不管俄罗斯怎么想的。而俄罗斯则声称不会让这一切得逞。
2014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一边是西方各国和乌克兰,另一边则是俄罗斯。到了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的八年之后,一场大规模战争爆发并持续至今。
现在的情况是,美国坚定致力于将乌克兰纳入北约,而北约也越来越朝着这一目标靠拢,愿意尽其所能帮助乌克兰,支援其在战场上击败俄罗斯。俄罗斯有什么想法并不重要,西方仍然坚信这一理念。
如果真心实意地想解决这场危机,其实办法也很简单。
第一,确保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
第二,确保乌克兰保持中立。
这两步能极大地推动危机解决的进程,但美国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兴趣确保乌克兰中立,它更想看到乌克兰加入北约。
我认为乌克兰进攻库尔斯克地区的决策是一个重大失误,因为乌军的攻势既无法扭转宏观战局,也无助于乌军在战场上的表现。
我相信乌克兰人肯定会觉得,如果他们攻进了库尔斯克地区,就能给俄军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这样一来就能将战争的天平扭转到对乌克兰有利的一方。
这个想法非常愚蠢,如果说库尔斯克攻势真能带来什么,那也是加速了乌军在东乌克兰的溃败。原因在于乌军需要从东乌前线抽调部队,把部队调出这些至关重要的战线,再部署到库尔斯克方向上。
事实上由于乌军在库尔斯克采取攻势,他们往往是在开阔地带上向前推进,没有防御阵地的掩护,俄军的战机和无人机就能更容易地歼灭这些发起进攻的乌军,这是乌克兰一方的重大失误。
但我仍然认为北约直接派遣地面或空中部队进入乌克兰,并与俄军直接交火的可能性相当小,否则一场大国之间的热战就要在欧洲爆发。
一方是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另一方的俄罗斯同样也是超级大国,这场大战将会爆发在把核弹头武装到牙齿上的两个大国之间。如果美国及其欧洲盟国还要进一步介入,这将加倍刺激俄罗斯的存亡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俄方很有可能动用核武来保全自身。
美国不希望与俄罗斯打一场大国战争,尤其当对手是俄罗斯这样一个有能力把局势升级到核战层面的大国。
所以假设乌克兰即将战败的情况下,我认为美国直接干预俄乌战争的可能性也是极其微小的。不否认美国以及欧洲各国,尤其是东欧各国,仍然有可能脑子一热,忍不住出兵干预。但我相信它们最终会冷静判断,不会让北约直接出兵乌克兰。
我不认为美国能够真正从俄乌战争中抽身而退,也许美国会稍微减少对乌克兰的支持,尤其是今年11月特朗普赢得大选的话。但我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将仍然保持对乌克兰的支持。
如果哈里斯当选,她只会延续拜登时期的政策,也就是尽美国所能支援乌克兰,不会有太大变动。特朗普声称如果他今年11月赢得大选,他将迅速结束在乌克兰的战争,甚至声称要在他入主白宫以前,就先一步停止这场战争。
我当然不信他能做到,我也不相信他一旦入主白宫,就会采取任何行动来结束战争。我认为只有当乌克兰在战场上被击败,并意识到继续战争毫无意义的时候,这场战争才会停。但这不意味着能达成真正的和平协议,而是会进入到一种“冻结冲突”的局面。
在我看来,乌克兰很难撑过2025年,所以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之间,战争就会结束,然后转变成“冻结冲突”。乌克兰将成为一个功能失调、丢失大片领土的残存政权。
在进入“冻结冲突”的阶段后,乌克兰和西方各国会怎么做?我认为乌克兰和西方将不遗余力地给俄罗斯制造麻烦,尤其是在乌克兰境内的俄占区。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俄罗斯将竭尽全力削弱乌克兰残余政权的运转功能,俄罗斯会致力于在欧洲内部挑拨矛盾,包括北约和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矛盾。
俄罗斯将不遗余力地破坏美国及其欧洲盟国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西方各国与乌克兰也会尽其所能为俄罗斯制造麻烦。
哪怕明面上的战火停息了,一旦局势进入到“冻结冲突”的阶段,其实并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和平,在可预见的未来只会有无穷无尽的冲突。
俄乌冲突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将俄罗斯推向了中国的怀抱。现在中俄两国都拥有同样的切身利益,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合作以阻止美国的步伐。并且中俄都将美国视为对手,都清楚齐心协力制衡美国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2023年9月12日,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框架下的“俄罗斯-中国”商务对话在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新华社
在理想情况下,美国应该利用中俄两国之间的分歧来拉拢俄罗斯,使其与中国对立。
但现在的事实恰恰相反,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俄乌战争的爆发。
如今中俄两国的关系更加密切,所有这一切如果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俄乌战争对于中国简直是天赐良机。一边是西方,一边是俄罗斯,在可预见的未来中持续对抗,这将稳固中俄之间的友好关系。
很显然,这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但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西方有很多人认为,俄罗斯正在沦为中国的附庸国,长此以往中国未来将有能力,以各种方式支配、操纵俄罗斯的政策。
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俄罗斯始终将根据其国家利益行事。作为一个大国,俄罗斯可以灵活调整其政策,做什么或是不做什么都归它自己决定。
但毫无疑问,俄罗斯将继续向中国寻求援助,而且帮助俄罗斯符合中国的利益。
而在东亚地区的事务上,俄罗斯将尽其所能帮助中国,在冲突局势中战胜美国。因为俄罗斯的目标不仅仅是乌克兰,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战胜美国。只要美国还是中俄两国的对手,中国和俄罗斯就会保持紧密联系。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欧盟通过对华电动车征税提议,中国贸促会提出三个坚决反对
2024-10-05 11:31 -
中东将滑向全面战争?拜登:还有救,但…
2024-10-05 10:02 观察者头条 -
“跟中国打‘冷战’,欧洲经济要完蛋”
2024-10-05 09:34 -
大转弯!米莱对美恼火,向中国“求和”
2024-10-05 08:49 中国-拉美 -
“如果欧方的政治意愿只在口头上,很多事情就不好谈了”
2024-10-05 07:36 -
哈马斯证实:一指挥官在以军对约旦河西岸的空袭中死亡
2024-10-05 07:26 巴以恩仇录 -
美官员:以色列没跟我们下保票
2024-10-05 07:20 巴以恩仇录 -
“半世纪未见大罢工”暂停,“民主党的这颗‘定时炸弹’被拆除”
2024-10-04 23:08 美国经济 -
国庆节之际,布林肯发来祝贺
2024-10-04 22:53 中美关系 -
欧盟表决通过对华关税,但“大量弃权凸显不安”
2024-10-04 20:57 观察者头条 -
商务部:中方坚决反对
2024-10-04 19:38 欧洲乱局 -
欧盟中国商会:对欧盟推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表示强烈不满
2024-10-04 18:51 -
石破茂发表就职演说,谈及中国
2024-10-04 18:19 日本 -
伊朗最高领袖:这只是对“美国走狗”的小惩
2024-10-04 17:54 伊朗局势 -
欧盟:对华电动车征税提议通过
2024-10-04 17:52 -
-
“中国和美国正竞相制定月球时间标准”
2024-10-04 16:06 航空航天 -
“面对中国电动汽车软件,美国太弱没啥筹码”
2024-10-04 14:41 中美关系 -
“在黎滞留11天华人绝望中等到了中国轮船”
2024-10-04 14:25 巴以恩仇录 -
“英国终于还了”,中国又躺枪
2024-10-04 14:18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01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97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43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42最新闻 Hot
-
“不能太依赖美国,欧洲得买点俄气”
-
“仅靠美国?休想”
-
“抛售美债是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