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修·布洛斯&罗伯特·曼宁:2023年全球十大风险预测
5)全球债务水平不断攀升:根据国际金融协会的数据,非金融机构的债务(88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98%),以及政府、企业和家庭的债务总和(到2022年第三季度为290万亿美元)在过去的四到五年里一直在增加。持续几年的低利率(在某些情况下是负利率)导致流动性泛滥,这部分解释了此种现象为何会出现。尽管债务总额已略有下降,但利率上升、美元走强、欧洲衰退、中国经济疲软以及乌克兰战争的不确定性共同构成了一场复合危机,这可能会引发另一场地区甚至全球性金融危机。
现在全球债务规模已比2007-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大得多,经合组织主要国家的财政状况也问题重重。更令人不安的是国际合作水平下降,和2008年相比大为逊色。由共和党控制的美国国会不太可能批准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更多支持以避免某些国家出现债务违约和债务重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或者意大利。20国集团在2007-2008年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观察11月在巴厘岛举行的20国集团会议,各国没有充分协调行动以控制债务问题。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债权国,中国更喜欢以双边方式管理债务问题。令人担忧的美中关系表明,北京不太可能像2008年那样与华盛顿合作。引发新一轮重大金融危机的火花可能来自一个或多个发展中国家或意大利出现债务违约苗头、一个雷曼兄弟式的公司倒闭,或者乌克兰战争升级到核战争层次从而引发恐慌。
可能性:区域危机:中高;全球危机:中
6)全球合作继续减少:从气候变化、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到外层空间碎片,全球风险正在增加,而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使得各国更难展开合作以应对共同的全球挑战。
11月,乔•拜登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在G20会议上碰面,其后,两位领导人同意恢复双边谈判,讨论气候变化问题。然而,有关台海的冲突可能会中止这一努力。正如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最近警告的那样,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的损失和大国自给自足的尝试将减缓所有国家的经济增长,多边贸易体系正受到严重损害。
其它机制也被证明是无效的: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受债务危机影响最严重,而20国集团在缓和危机方面行动迟缓。世界银行因没有将更多资金用于应对气候变化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严厉批评。如果多边机构不采取更多行动来应对当今的挑战,二战后西方自由主义秩序的合法性将受到侵蚀。特别是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看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机会正变得越来越小。经济民族主义导致各国无法合作改革和升级全球机制,这引发的一个后果是国际秩序分裂成区域集群和各国展开低效竞争。多边体系的崩溃只会增大风险,导致更严重的贫困问题、民族主义和冲突出现。
可能性:高
7)技术两极化和碎片化的体系:波士顿咨询公司估计,如果主要大国试图学习美国,想在半导体方面实现全面自给自足,前期投资可能要达到1万亿美元,芯片成本将增加35%至65%。随着中美科技战升温,中国将无法获得某些外国产品,需要用本国产品替代外国产品,这将鼓励中国不再拘泥于国际标准。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检视了中国正在开发的81项技术,该研究发现其中90%以上仍应用了国际标准。在许多情况下,中国有20-40%的配件依赖跨国公司提供。不仅是电子产品或高端技术设备,半导体在所有消费品中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所有制造业产品市场都可能因成本上涨(即通胀)和商品选项减少而四分五裂。
从长远来看,如果世界经济分裂为中西两个自给自足的阵营,则全球GDP将下降至少5%。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这比2007-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还要严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模型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前景将会变得暗淡,一些国家将面临两位数的福利损失。”
可能性:中高
拜登签署《芯片法案》
8)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严重: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挫败感而非成就感。尽管将气温上升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仍是目标,但石油生产国阻止了大会发出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呼吁。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全球气温将很快上升1.5摄氏度。假如各国不设法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3%,那全球气温将最终上升2.2摄氏度。全球变暖意味着人类将迎来更多的干旱和洪水,降水模式也会发生危险变化,这些变化将破坏农业生产。
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唯一的小亮点是就一项新的“损失与损害”基金达成一致,以弥补发展中国家因气候变化而受到的损失。但对赔偿金的数额,各工业化国家却未达成一致。西方国家曾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帮助其向低碳世界过渡,但它们并没有兑现这些承诺。现在控制众议院的美国共和党人已经表示,他们不想付钱给其它国家来应对气候变化。欧洲政治正右倾化,日益转向民族主义,所以无法确定欧洲是否会在未来几年向“损失与损害”基金注资。尽管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所有国家都受到了影响,而不仅仅是贫穷国家),但气候变化问题仍未成为西方工业化国家最优先处理的问题。
可能性:高
9)不断加剧的美中紧张局势:尽管在11月的拜习会上,两国领导人都致力于稳定中美关系,但在台湾、技术规范和标准、贸易、人权以及南海等问题上,两国的根本性分歧仍然存在。贸易、气候和军事对话已开始初步恢复,但两国不稳定的民族主义情绪可能会阻碍两国达成任何实质性成果。迄今为止,面对拜登政府禁止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机芯片及芯片制造设备出口中国,中国的反应是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并计划向其半导体行业追加1430亿美元的补贴。
拜登政府的措施旨在扼杀中国高科技的发展。在民主、共和两党都对中国感到厌恶的情况下,即将被共和党控制的美国众议院计划采取更激进的措施,在台湾、贸易和人权问题上施压中国,这有可能破坏拜登的计划。尽管我们认为中国在2023年或此后几年强行统一台湾的可能性极低,但即将出台的、旨在加强美台军政关系的《台湾政策法》将重新挑起美中对抗,两方会针锋相对地展示本国决心并相互妖魔化。两国稳定双边关系的努力正面临重大障碍,两国关系有可能会脱轨。
可能性:中高
10)朝鲜半岛出现更大危机:平壤不断试射各种弹道导弹(2022年进行了86次试射)、巡航导弹、能搭载战术核武器的机动中程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其目的是创建一个有能力进行二次打击的核武库,并为胁迫行动和可能的攻击行动提供更多选项。正如美国和韩国政府一直警告的那样,第七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已经进行了几个月。平壤和北京可能达成了“援助换克制”共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第七次核试验还没有发生。然而,如果第七次核试验发生了,北京又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制裁朝鲜的决议,那美中关系裂痕就可能会加深。平壤的武器库已经远远超过了威慑美韩的需要。北朝鲜可能会因误判而发起挑衅性行动,这可能会引发危机或朝韩冲突。
可能性:中高
其它未知风险
用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话说,上面讨论的风险是“已知的未知风险”,即可识别的形势或趋势,其可能的发展轨迹可以被评估出来。此外,还有一系列“未知的未知风险”,即我们无法预料到的灾难性事件。其中包括:超级火山爆发(美国黄石公园、印度尼西亚、日本);一颗6英里宽的巨型小行星撞向地球,此类小行星曾在6600万年前灭绝了恐龙;太阳风暴(日冕物质抛射)导致大量带电粒子射向地球,可能会使电网瘫痪数周或数月;来自深空的放射性伽马射线爆发。正如新冠疫情所展现的,在我们的星球上有成千上万的病毒可能会在未来引发新疫情,其中一些疫情比新冠疫情更难对付。
这些未知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但一旦发生就会引发巨大灾难。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国家利益”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2023年预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由冠群 
-
泰国:所有入境旅客无须新冠检测,但须有完整接种疫苗证明
2023-01-06 07:50 -
越南两位副总理被免职
2023-01-06 07:37 -
-
俄方提议暂时停火,泽连斯基拒绝
2023-01-06 07:12 乌克兰之殇 -
德美:将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
2023-01-06 07:10 乌克兰之殇 -
老天爷开恩?能源危机下的欧洲遭遇创纪录暖冬
2023-01-05 22:56 极端天气 -
“推特文档”最新爆料:谁关注中国外交账号,美国务院想知道
2023-01-05 21:35 美国政治 -
斯里兰卡:将重启与中印泰贸易谈判
2023-01-05 21:19 -
新品种要来了,菲律宾榴莲获准对华出口
2023-01-05 20:19 观网财经-消费 -
一战式绞肉机重现,俄乌为何要激烈争夺这座乌东小城?
2023-01-05 20:12 乌克兰之殇 -
欧盟:“北溪”天然气管道是被人为蓄意破坏的
2023-01-05 19:38 欧洲乱局 -
泰卫生部长:不会对中国旅客采取歧视性措施,一视同仁
2023-01-05 18:02 -
国际航协:对中国旅客施加限制“盲目且无效”
2023-01-05 17:54 抗疫进行时 -
东京太拥挤,日本政府决定给钱…
2023-01-05 17:26 -
亚马逊裁员18000人,比原计划多80%
2023-01-05 17:25 大公司 -
这些图公开,伊朗警告法国:这是侮辱!
2023-01-05 17:03 -
这种毒株在美国东北部肆虐,德国卫生部长表示担忧
2023-01-05 16:44 -
美媒抹黑中方调整防疫政策 我驻纽约总领馆驳斥
2023-01-05 16:35 中国外交 -
“从中国入境的儿子?”
2023-01-05 16:17 -
美国领导人称“中国非常敏感”,我外交部回应
2023-01-05 16:16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03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2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1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78最新闻 Hot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驱逐4岁患癌儿童,“边境沙皇”辩护:没啊,只是驱逐了他们妈妈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就算美国从第三国进口,兜兜转转,绕不开中国”
-
申强履新靖江市委书记,前两任均落马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