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凯硕:美国该好好想想,为什么中国能捕获东盟的心
最后更新: 2024-05-08 19:03:19全球南方国家的领头羊
东盟应对中美地缘政治竞争的方法为其它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样板。随着中国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关系,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类似的务实方法来平衡本国与中美两国的关系。这不应令人惊讶。许多发展中国家尊重和钦佩东盟的成就,并将该地区的经验教训视为本国发展的指南。
就像与东南亚一样,中国也与非洲建立了更深层次的经济联系。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都警告非洲政府小心中国的剥削,但这种警告遭到了质疑,这主要是因为非洲曾有长期遭受西方剥削的惨痛历史。此外,有现实证据表明,中国的投资促进了经济增长,并在就业机会稀缺的非洲大陆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根据发展经济学家安泽特·瓦尔斯的说法,自2000年以来,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在2017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超过了所有其它外国投资,占流入非洲资本的20%。瓦尔斯写道,中国公司并非像某些批评者所说“仅雇佣本国人”,而是“非洲员工平均占中国公司总劳动力的70%至95%”。
为中国公司工作的非洲人
相比之下,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大多是给出空头支票无所作为。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对非直接投资大约只相当于中国投资的一半,美国向非洲提供的大部分发展援助——就像西方的大部分援助一样——最终都掌握在西方顾问和公司手中。正如编辑霍华德·弗伦奇所观察到的那样,美国在发展援助方面变得“越来越吝啬和不屑”,而与此同时,中国却“全身心投入到了向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游戏中”。
有关气候变化、腐败和人权的虚伪说教也损害了西方国家在非洲的形象。美国和许多欧洲大国长期以来教训非洲要摆脱化石燃料,但在它们因俄乌战争爆发而需要非洲的石油和天然气时,他们就突然绝口不提了。相比之下,中国就没有这么道貌岸然,中国在向非洲提供援助和投资时就没有附加西方那样的苛刻条件。正如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在2022年1月所说,“我们与中国的伙伴关系不是基于中国告诉我们该做什么。这是朋友式的伙伴关系,双方共同努力实现肯尼亚的社会经济议程……我们不需要别人告诉我们需要什么,我们需要合作伙伴来帮助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在深化中拉关系方面,中国也取得了类似的成功。根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的数据,2002年至2019年间,中国与拉美暨加勒比海地区的贸易额从不到180亿美元增加到3150多亿美元。到2021年,中国与该地区的贸易额已激增至4480亿美元。这一数字仍不到美国与拉美贸易额的一半,但71%的美拉贸易是在美国与墨西哥之间发生的。拉美其它地区的对华贸易额已超过对美贸易额730亿美元。
中国与拉丁美洲最大经济体巴西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增长尤其引人注目。在2000年,巴西对中国的出口额为每年10亿美元。现在,巴西每四天就会向中国出口价值1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其中一些增长发生在雅伊尔·博尔索纳罗担任总统期间,他与特朗普的关系远比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关系密切。但即使在特朗普和博尔索纳罗的两年重叠执政期,巴西仍在继续谋求加深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这表明一种类似东盟的实用主义文化正在巴西利亚扎根。(译注:巴西利亚是巴西新首都,此处代指巴西政府。)
海湾地区是中国正在开拓的另一个地区。传统上,海湾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向华盛顿寻求庇护。然而,与美国密切的政治和安全关系并没有阻止海湾国家深化与中国的经济联系。2000年,海湾合作委员会与中国的贸易额略低于200亿美元。到2020年,贸易额增长到1610亿美元,中国取代欧盟成为海合会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期,美国与海合会的贸易额增长要缓和得多,只从近400亿美元增长到490亿美元。2021年,海湾合作委员会与中国的贸易额为1800亿美元,超过了海合会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总额。
有些海合会国家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这些基金投向何方不取决于政治关切或哥们义气,而是取决于哪个地区有可能实现最高速增长的冷酷算计。
在2000年,海合会主权财富基金几乎全部投资于西方。那一年,在所有对华外国直接投资中,海合会国家的投资额不到0.1%。但到2020年,尽管因这些基金大多不公开披露其持有的资产,所以很难获得确切数字,但大多数海合会主权财富基金都大幅增加了在华投资。
显然,海湾国家不希望损害本国与美国的关系(根据《亚伯拉罕协议》,巴林和阿联酋可说是在2020年靠向了华盛顿),但它们也不希望停止加深与中国的联系从而损害自己的经济利益。它们正谋求找出一条现实对策以便在两强间左右逢源。
大炮和黄油
鉴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已开始采用东盟方式来应对美中竞争,华盛顿最好吸取东盟的经验教训。东盟用来平衡中美(以及中国与印度、日本和欧盟等其它主要大国)关切议题和敏感问题的战略也可以被其它全球南方国家效仿。中国正谋求与整个发展中世界建立更深层次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美国必须决定是采取务实态度与这些地区相处,还是冒着驱离它们的风险继续与中国进行零和竞争。
美国更务实的方法是什么呢?在处理与东盟乃至所有全球南方国家关系时,美国应考虑遵循以下三个简单原则。第一个是不要要求别国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做出选择。这么做有一个现实原因:与中国相比,美国几乎没有什么可给予东盟的。美国财政紧张,再加上国会抵制政府扩大对外援助,这意味着华盛顿向东盟提供的援助远少于中国的援助。例如,在2022年5月举行的东盟峰会上,拜登承诺花费1.5亿美元解决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国防安全、防疫和其它问题。相比之下,中国在2021年11月承诺花费15亿美元帮助东盟国家抗击新冠疫情并在未来三年重建经济。
诚然,在国防合作和军售方面,华盛顿可以给的更多。但过于依赖军事合作而非民事合作,美国最终可能会反受其害。正如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中国问题专家韩磊(Paul Haenle)对英国《金融时报》所说,“风险在于,该地区的大众观感可能变成美国会带着枪支弹药来到你面前,而中国则负责处理有关贸易和经济的面包黄油问题。”如果华盛顿与大炮联系在了一起,而北京却与黄油联系在了一起,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对生活在全球南方国家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发展经济。
这么说是有充分理由的。在1950-60年代,我在新加坡长大成人,当时这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和加纳一样低。我理解贫困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多大打击。我也理解一个贫穷国家的人民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后会感到多么振奋。即使当时我还是个孩子,我也会因我们家买了抽水马桶、冰箱和黑白电视机而感到生活质量在提高。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华盛顿反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错误。西方政府和媒体将“一带一路”倡议描绘成一个让各国陷入债务陷阱的有害计划。但在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有140个国家拒绝接受这种说法,并签署协议加入了“一带一路”倡议。众多国家由此获得的好处反衬出美国要求各国选边站队的愚蠢。
第二条原则是不要对各国的政治体制指手画脚。东盟的经验已证明了为什么这条原则至关重要。东盟十个成员国中有民主国家、独裁国家、共产主义国家和绝对君主制国家。在其它发展中地区,政权差异甚至更大。因此,拜登决定将世界政治框定为民主国家对抗独裁国家是一个错误。实际上,拜登明白现实世界更加复杂,这就是为什么他在2022年7月前往中东会见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虽然此前他曾称沙特阿拉伯是“贱民”国家。
美国呼吁各国疏远中国只会自取其辱。世界上另外两个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虽然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担忧,但它们都不认为自己在与北京进行意识形态斗争。它们也不认为北京威胁到了它们的民主体制。如果华盛顿单纯以政权类型来区分世界各国,这只会暴露出它自己的双重标准,与此同时,其它国家的政治盘算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
许多美国决策者和意见领袖在意识形态上坚信美国应该永远被视为民主的捍卫者,因此华盛顿很难明确放弃这一理想。然而,美国曾在冷战时期学会了如何与非民主政权合作。如果它能重拾之前的实用主义文化,那么它在今日仍可以再次这么做。
与东盟和其它发展中地区交往的第三条原则是,美国要愿意与任何国家合作来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即使华盛顿对北京日益增长的全球经济影响力感到不安,它也应该接受中国成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技术领导者。中国是当今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和煤炭使用国。其对环保技术的投资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和电动汽车电池比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多。简言之,没有中国及其全球经济伙伴的参与,就不可能有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行计划。
其它国家一面要满足发展和基建需求一面要履行环保义务,中国投资对确保它们实现这些目标至关重要。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世界各地的大型太阳能和风能项目提供了融资,这些项目包括位于阿根廷胡胡伊省的拉丁美洲最大太阳能发电厂和位于智利科金博市的大型风电场。中国还在采取措施使“一带一路”项目更加环保,包括发展绿色电力、交通、工业和制造业项目。中国还扩大绿色金融合作,例如,与欧盟合作制定可持续金融的共同分类目录。总的来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做的可能比旧有国际金融机构更多。
简而言之,美国决策者至少应该默而不宣地意识到,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可以是一种资产。除了应对气候变化,中美也可扩大合作来更有效地解决贫困和疫情等问题。然而,中美两国得以合作的前提是两国不再以你死我活的眼光看待彼此。
这三条原则反映出华盛顿必须适应一个新现实:发展中国家正变得越来越成熟,更加有自主决策能力。美国以良善对邪恶、民主对专制的二元对立视角看待世界,这只会让美国大失人心。如果华盛顿只能与志同道合的政府有效合作,它将不被全球南方国家接受,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都有与美国不一样的世界观。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显然愿意与中国合作。其结果就是,美国任何削弱或对抗中国影响力的行动都必然会在全球南方国家失败。美国应该停止其孤立中国的做法,找出两国可以合作的领域。对那些希望与中美同时合作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在与它们相处时应借鉴东盟的经验。其它发展中国家也应学习东盟的平衡务实策略或类似方法。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美国《外交事务》杂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由冠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
习近平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