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伯庸:你知道无数抗日志士,今天我们说一位你不知道的……
关键字: 抗日抗日志士丰臣吉秀德川家康许仪后岛津义久朝鲜明朝说个抗日战争的事吧。
公元一五九一年、大明万历十九年、日本天正十九年,统一了日本的丰臣秀吉,把贪婪的目光望向东方。还是这一年,丰臣秀吉在给菲律宾总督的信中,更是口出狂言:“一有欲治大明国之志,不日泛楼船到中华者,如指掌矣!”虚妄之心,骄狂之志,裸裸再现。
丰臣秀吉当然充满了自信,他刚刚将全日本纳入自己的控制下,拥有几十万百战精锐。而一海之隔的李朝,以及李朝背后的大明,两百年平宁之世,武备松弛,兵无战力。于是在秀吉的命令下,整个日本都开始动员起来,厉兵秣马,准备对半岛发动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进攻。
这场在一年之后爆发的战争,被称为壬辰战争,前后持续了足足七年,对日本和朝鲜来说,规模巨大,伤亡惨重。更是将中、朝、日三方都卷了进去,对东亚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为了筹备战争,提前一年在距离朝鲜最近的九州地区开始囤积大量物资、士兵,打造火器、兵器和战船,蓄势待发。至于李朝和大明,他们对此全无觉察,没人注意到即将飘过来的战争阴云。
但也不是完全没人觉察。日本人在九州的频繁活动,引起了一位中国人的注意。
这个人叫做许仪后,又名许三官,大明江西吉安人,行商为生。隆庆元年,明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许仪后正是在隆庆五年外出作生意,结果在广州附近海域陷入倭寇之手。因为他擅长医术,便幸运地活了下来,几经辗转被卖到了日本本土。
当时被倭寇掳掠到日本的中国人很多,在官方分类里,被称为“逋逃之种”。在“逋逃之种”里,许仪后算是运气比较好的,他精通医术,没怎么受到虐待。一次偶尔的机会,他凭借医术救了萨摩藩岛津家的小孩,大为感激的藩主岛津义久把他留在了身边,担任御用医师。于是许仪后便定居在萨摩,娶妻生子。
许仪后这个人,天生古道侠肠。虽然他已经脱离了倭寇的威胁,但每次看到自己同胞受到倭寇欺凌,他都恨得咬牙切齿,一心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秀吉进攻九州之时,岛津义久见无法抵挡兵威,便身披僧衣开城投降。他去觐见秀吉时,许仪后也随侍左右。见到秀吉之后,许仪后作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把自己的经历讲述了一遍,恳求秀吉下重手惩治倭寇。
秀吉对许仪后的这种胆量十分欣赏,正好他有意为日本海商扫平海道,便做了个顺水人情,下达倭寇取缔令,发兵剿灭海贼。从此岛津义久对许仪后刮目相看,愈加重视,觉得这家伙有胆识有魄力,视为心腹。
进入万历十九年(1591年)以后,许仪后发现最近萨摩藩变得十分热闹,出现了大量外藩武士与足轻。从这些人的穿着与旗号判断,应该是属于本州、四国等地的诸家大名。他久居岛津家,接触的都是藩内高层,政治嗅觉十分灵敏。日本在形式上已经统一,再无战事。如此大规模地厉兵秣马,唯一的解释就是对海外用兵。
日本列岛孤悬海外,对海外用兵唯一的可能,就是攻打朝鲜。朝鲜是大明的藩国,倘若朝鲜被攻击,大明势必要出手相助。而如果大明与日本发生碰撞,那将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许仪后虽只是个医师,却拥有不凡的政治眼光。他意识到,一场大规模战争迫在眉睫。许仪后对大明很了解,傲慢自大又迟钝,不能指望朝廷主动对日本的举动有所警惕,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于是,许保仪利用自己在岛津藩的地位,不动声色地开始展开调查。
调查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秀吉的目标不是朝鲜,而是大明。
许仪后虽已定居日本,娶妻生子,可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却从未冷,对故国仍旧心怀眷顾。加上许仪后自己也是倭乱的受害者之一,无论从公从私,他都不能对这一异动坐视不理。
他知道,大明对于日本的了解近乎于零,如果只是简单地把秀吉的计划传递过去,未必会引起重视。因此,许仪后决定要准备一份务求详细的报告,要把日本国情原原本本地详述,以便祖国参考。于是,他开始不动声色地收集情报,利用御医的身份四处探听,并完成了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大约五千多字,里面分成了六部分:
一陈日本国之详;一陈日本入寇之由;一陈御寇之策;一陈日本关白之由;一陈日本六十六国之名;复陈未尽之事。林林总总,涵盖了日本国的方方面面,内容极之详尽。报告里甚至推算出了日本出兵的详细日期——壬辰年三月一日,比真正爆发战争的日期只差一个月——以及日本的侵攻路线图:“翌春渡高丽,征辽东,取北京城”。
报告是写完了,但怎么送到大明手里,却是一个问题。许仪后本来打算“亲奔告陈”,可他身为岛津藩御用医生,家里又有老婆孩子,根本无法脱身,只能从来日本做生意的明商身上打主意。
万历十九年九月三日和九月九日,许仪后先后找了两批商人,让他们代为传达。可这两批人都不太靠谱儿,他们离开以后,许仪后生怕自己的心血白费,天天晚上睡不着觉,夙夜忧叹,这时候,他的一位弟子挺身而出,拍着胸脯说我可再去送一次信。
这个人是许仪后的江西同乡,名字叫朱均旺,江西抚州人。他本在南海贩卖布匹,结果遭遇了倭寇,被掳至萨摩藩福昌寺替人抄写经文。恰好许仪后去寺里烧香,听到朱均旺说家乡话,大为欣喜,通过岛津义久的关系把朱均旺解救出来,收为弟子,留在身边抄写药方。朱均旺对许仪后感激涕零,看到他这么忧愁,便毅然站出来,主动要求当信使。
这一趟差使可不容易,且不说海外风高浪急,单是政治上的风险,就相当之大。秀吉那时候已经采取了一定的管制措施,所有往来明商都不许下船,生怕泄露情报,一般人很难混上船去。就算一切顺利上了船,等回到大明,也可能被官府以通倭之罪抓起来——总之是趟九死一生的差使。
但朱均旺为报许之恩,对这些毫不畏惧,许仪后大为欣喜。信使的问题解决以后,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把朱均旺弄出日本国。
许仪后经过奔走联络,找到了一位漳州商人林绍歧,他表示可以把朱均旺偷偷带走,但是得等这船货物在日本卖完,才能拔锚启程。许仪后没奈何,只能耐心等候。这一等,却等出了一桩大祸事。
他之前四处奔走搜集情报的举动,背着日本人,却没瞒着中国人。这些旅居萨摩的中国人中,偏偏有那么几个人,不知出于什么动机,把这件事捅到了秀吉的亲信浅野长政那里。浅野长政一听还有这样的事,不敢怠慢,立刻汇报给了秀吉。秀吉正做着征服大明的春秋大梦,陡闻有人要坏他的事,还是自己施过恩的许仪后,不禁勃然大怒,声称要狠狠地整治一下这个忘恩负义的混账东西。
- 原标题:你知道无数抗日志士,今天我们说一位你不知道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小婷
-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773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64“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35“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40“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2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