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 罗思义:世界经济进入“大停滞”,美国又对中国出手了
最后更新: 2024-05-09 05:49:31近年来,随着欧美经济走衰,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反而越来越多,认为中国经济“登顶”、“后面会越来越差”的论点在国内外媒体上甚为普遍。与此相对应的,许多媒体对美国经济抱有“强劲”“韧性”和“繁荣”的乐观态度。
对此,前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表示:“作为一名观察和研究中国经济三十年的学者,我从未见过如此系统性的舆论造假和谎言”。他认为,在美国权威机构公布了准确数据,以及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的情况下,西方舆论选择性地唱衰中国,目的在于通过制造焦虑说服中国采取“自杀性”的经济政策。
罗思义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在于投资的不足和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就是我们常常能感受到的股市低迷、就业不足、消费拉动经济乏力的现象。“在我看来,基于国际标准,中国做得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问题。中国经济中的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你只是需要从相对的视角来看待它们。”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是观察者网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联合推出的重磅访谈节目,邀请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从房地产、地方债、乡村振兴、金融强国、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领域前瞻并建言2024年中国经济,敬请关注。
【访谈、整理/观察者网 戴苏越,编辑/周小婷】
观察者网:感谢您接受我们的对话。中国2023年的GDP数据已经出炉,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年度的预期目标,然而我们能看到一种悲观的氛围弥漫在国内外的媒体上——一些人宣称“中国经济已经登顶”,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减速,随之而来的将是中美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您如何评价这样的观点,您认为中国是否能成功越过“中等收入陷阱”,2035年达到预期目标?
罗思义:首先,我想说,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撰写有关中国经济的文章,然而我从未见过如此多系统性的谎言和造假,像如今这样出现在美国媒体上。
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不妨让我们用数据说话,先来看一看离我们最近的情况。2023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GDP增长率是5.2%,美国是2.5%,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美国的两倍。说当下的情况是“美国很棒”而“中国很糟”真的很荒谬,然而美国国内甚至都没有报道本国准确的数据。这是有意而为之的,因为相关的谬误齐刷刷地同时出现在美国的媒体上,我确信美国的情报部门参与其中,发布了虚假的消息。
举个简单的例子:《华尔街日报》当天发文称去年美国GDP增长3.1%(3.1%实际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美国第四季度同比增幅),而权威统计机构美国经济数据局给出的美国经济增长率是2.5%。为什么《华尔街日报》在不用自己计算,直接照搬美国的权威发布即可的情况下,还是给出了错误的数字?
《华尔街日报》对于美国2023年GDP增长的描述是3.1(图片来源:https://www.wsj.com/economy/gdp-us-economy-fourth-quarter-2023-9fc372f0)
美国经济数据局给出的2023年GDP增长率是2.1%(图片来源:https://www.bea.gov/news/2024/gross-domestic-product-fourth-quarter-and-year-2023-advance-estimate)
当我们仔细研究这个数字,就会发现它来自一个统计数据的片段——这是列宁所说的“统计学上肮脏的勾当”或是统计学中的“摘樱桃现象”——他们所做的就是把2022年四季度的数字和2023年四季度的数字进行比较。没错,这样算增长确实是3.1%,但美国经济增长在一年中的上半年要慢得多,低于2.5%。因此,(如此比较后)发布的数字是不正确的。
实际上,去年对美国来说是不错的一年,经济增长2.5%高于趋势增长率,之前的几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低于2%。为什么呢?因为美国正在经历商业周期中的上升年份。
如果我们取一个长期的平均值,12年来,美国的平均增长率是2.3%,如果我们取一个20年的均值,平均增长率是2.1%,换句话说,美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略高于2%这个水平。
疫情爆发后的四年,中国的经济总增长略高于20%,美国经济增长略高于8%,中国经济增长是美国的2.5倍。从这些直白的数据可以看出,说“美国经济表现良好”而“中国经济问题很大”是非常荒谬的。
那为什么中国的部分人热衷于传播这样的假新闻呢?诸如“中国经济停滞,而美国经济欣欣向荣”,“中国输给了竞争对手”这样的标题比比皆是。我不禁要问中国的某些人,为什么要不停地重复这些甚至不能被称为是“失真”而是彻底的假新闻?
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的表现有着截然相反的报道基调
关于新闻造假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但让我们暂且不表,谈一谈另一个方面。
中国的增长目标是,最近的一个五年计划是到2035年GDP翻一番。由于在此期间中国的总人口会略有萎缩,这意味着实现了GDP增长目标就足以达到人均GDP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中国的年均经济增长要达到4.7%。到目前为止,过去三年的增长略高于5%,如果我们从2020年开始计算总的增长率,如果平均每年增长4.7%,总的增长率略高于14%,在过去的3年里,中国实际增长了15%多一点,高于目标。结果就是(要实现既定目标)2023到2035的年均GDP增长不用达到4.7%,4.6%就可以了,所以中国超过了既定目标。
这种情况对于中国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除了偶尔没能实现的非常短期的目标,大部分中长期目标都得到了超额完成。因此,没有迹象表明中国经济正在放缓。
如果美国经济继续以2.3%的速度增长,就像12年来一样,到2035年将会增长41%。中国在2020到2035年之间会增长100%。中国的GNI(人均国民总收入)距离高收入经济体指标的差距不到1000美元,因此,中国将很快达到世界银行制定的高收入经济体标准。不仅如此,到2035年,中国也将跻身世界最大经济体,这就是实际的情况。
顺便一提,和大多数西方国家相比,美国的情况已经是最好的了。大部分西方国家的经济形势非常糟糕。过去四年,日本的经济总共增长了1.1%(应为1.2%)——不是一年增长1.1%,而是四年增长了1.1%;德国经济四年增长了0.7%,同样不是每年,而是总数。现在的情况是,“全球北方”国家、G7的情况都很糟糕,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美国的两倍。
长期以来,我已经习惯了美国媒体报道中的谬误,但我从来没有在美媒见到过如此系统性的错误。很多时候你甚至不用自己去统计,上个网你就能找到数据。有时候你需要自己计算,任何学习经济学六个星期以上的人就能做到。所以这种谬误可以说是美国可耻的政治宣传和配合他们的部分中国媒体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处在正确的道路上,正奔向她的目标。是的,我不会说(中国经济)没有问题,问题是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企业盈利的缺乏,投资不足、股市低迷也是问题,但我们必须将其置于和其他经济体相比较的相对境况之中(才是客观的)。
观察者网:正如您所说,虽然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表现优秀,但中国经济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中国需要实施合适的政策避免“经济自杀”,这个“经济自杀”指的是什么?您认为有什么“真方案”可以解决中国经济的“真问题”?
罗思义:“经济自杀”将意味着放弃现有政策,比如说,如果中国经济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就足以实现到2035年的目标,而“经济自杀”意味中国采取的政策导致经济增速放慢到西方经济体的水平。
因为中国当前的表现远远好过西方经济体,中国有部分人认为,应该接受西方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结构——大幅降低投资的比重,大幅增加消费的比重。如果中国采用西方经济体的那种宏观结构,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速也将放缓至西方经济体的水平。对于一个高收入经济体来说,其中位数是每年增长1.9%,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无异于经济自杀。如果中国经济增速从每年5%降低到每年1.9%或者像美国一样2%多一点,中国经济体量将永远无法超过西方。
如果中国与西方的经济增速趋同,那么中国将永远以同等的距离落后西方,中国可能永远无法成为一个高收入经济体,也显然无法实现其2035年的目标。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昔日顶流基金经理蔡嵩松行贿、受贿案已当庭宣判
2024-05-08 22:54 -
王炸芯片,难再成苹果救星
2024-05-08 18:18 观网财经-科创 -
ST阳光: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拟罚款2.32亿元
2024-05-07 20:57 -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2024-05-07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历史性一幕!iPhone在华市场份额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观网财经-科创 -
45亿加码“五五购物节”,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国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烧身了
2024-05-06 18:47 观网财经-金融 -
舒适赛道红利释放,红豆股份品牌转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2024-05-06 12:16 观察者头条 -
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来了!回应减持苹果、巨额现金储备等
2024-05-05 08:28 -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等4条高铁线涨价,涨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铁世纪 -
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住房限购?深圳住建局回应
2024-05-04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
20张营业执照只有3家实存?央媒: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
2024-05-03 11:21 基层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2024-05-03 09:3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新进展
2024-05-03 09:30 国企备忘录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相关推荐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04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97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43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42最新闻 Hot
-
“不能太依赖美国,欧洲得买点俄气”
-
“仅靠美国?休想”
-
“抛售美债是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