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接受印度媒体采访: 中印应携手共进,成为好邻居
本文为林毅夫教授在访问印度期间接受印度《商业旗帜报》(Business Standard)的采访,采访者为该报编辑阿西特·米什拉(Asit Mishra),观察者网授权翻译发布。
【文/林毅夫 翻译/观察者网】
林毅夫接受《印度旗帜报》专访文章
阿西特·米什拉:印度可以从中国的经济转型中学到哪些经验教训?
林毅夫:我们在很多方面可以互相学习,中国也可以向印度学习。中国经济一直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经济的增长使得数亿中国人民脱离贫困。我想,这也是印度人民的愿望。
1978 年之前,中国还没有转型到市场经济时,经济增长比较缓慢。1978年,印度的人均 GDP(206.1美元) 比中国人均GDP(156.4美元)高出超过 30%,但是现在,中国的人均 GDP 大约是印度的五倍。所以,这意味着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增速要快得多。
中印两国人均GDP增长走势截图自世界银行
中国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中国从一个内向型国家变成了一个外向型国家。为了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采取了非常务实的做法。
比如,在继续为传统行业提供必要支持之外,中国政府放宽了符合比较优势的新行业的准入门槛。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工资水平很低,因此,我们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鼓励国内投资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政府积极促进投资,建设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以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以促进多个行业的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能够依靠我们的比较优势形成了竞争优势、以非常务实的方式实现如此快速增长的原因。
阿西特·米什拉:那么,印度可以利用哪些比较优势?
林毅夫:现阶段,印度的年轻劳动力供应充足。从竞争角度来看,印度的工资水平低于中高收入国家,那应该是你们可以形成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
如果印度能够在正规部门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该领域生产率水平就会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资也会高于非正规部门,这就是减贫的最佳方式。
2021年印度贫困人口比例仍然达到13%(以2017年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每天支出2.15美元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世界银行数据截图
阿西特·米什拉:这是否意味着印度不应该关注半导体等尖端技术领域的技术提升?您认为我们应该只关注劳动密集型行业吗?
林毅夫:尖端领域技术水平的提升,是总有一天印度想要实现的愿望。但首先,这些领域的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而印度的整体资本很有限。如果你们将有限的资金用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那么印度投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势必会减少。
其次,尖端科技领域不会创造太多就业机会,而印度现在需要的是创造工作机会来使丰富的劳动力成为印度发展的资产,而不是沉重负担。因为如果不为年轻人提供工作,就会成为印度棘手的难题,并且,他们就只能去非正规部门就业,但非正规部门的生产率非常低,他们的工资不会很高,他们对增长的贡献也将受到限制。
阿西特·米什拉:印中关系在过去几年一直在恶化。您如何看待未来几年中印关系的发展?
林毅夫:我们是邻居,不管我们是否喜欢对方,我们都是邻居。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好邻居,对吧?
我知道中印之间存在一些摩擦。我们可能有一些领土争议,但中国没有领土野心。我认为区分争议和野心非常重要。要解决争议,最好的方法是坐下来找到双方都同意的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我认为我们没有任何直接的冲突。当然,我们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都有发展经济以造福本国人民的愿望。我们彼此之间有很多互补性,所以最好是携手共进。
阿西特·米什拉:“中国没有领土野心”这句话,印度和许多其他国家都会质疑。印度认为中国对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的藏南地区)的主张是一种领土野心。其他东南亚国家表示,中国对南海的主权主张就领土野心。不是吗?
林毅夫:这当然不是事实。如果你看看南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英国和经合组织国家都同意这些岛屿的主权属于中国。
现在,中国南海之所以成为争议的焦点,是因为大国之间的竞争。二战后,中国参与了四场陆上战争,其中包括一场与印度的战争。但每次战争结束后,中国都撤走了所有军队,其他国家做不到这一点。
阿西特·米什拉:印度和一些发达国家经常指责中国政府对生产和商品投入大量补贴,并对外倾销,您怎么看呢?
林毅夫:这不公平。就拿汽车出口来说,他们批评中国“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中国政府补贴的结果”。但我们来看看事实。
国产新能源车产销达到3000万辆,但出口仅仅占16% 羊城晚报
首先,中国2023年共生产约3000万辆汽车,但只出口了500万辆,出口只占全部产能的16%。而德国去年生产了410万辆汽车,出口310万辆,出口占总产能的77%。您说,哪个国家是产能过剩?
其次,中国老百姓还不富裕,无法为进口国家的消费提供补贴,我们也无意补贴高收入国家的汽车消费。
阿西特·米什拉:新德里还经常指责中国对来自印度产品进口设置非贸易壁垒。在中国,任何来自印度的产品进口程序都非常复杂。你怎么看?
林毅夫:如果你想将产品出口到中国,你肯定需要生产出高质量、比中国产品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否则,我们将不会进口你们的产品。
当然,你需要面对竞争。就像我们想出口自己的商品到美国一样,我们必须与美国生产商和其他国家的生产商竞争,这就是市场原则。
中国无意设置进口壁垒,中国是唯一一个每年举办进口博览会的国家。我们鼓励外国生产商在中国举办展会,以便让中国消费者了解,其他国家还有哪些好产品。所以,我们没有设置障碍。
当然,您肯定需要在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就像我们来到印度时一样,中国的产品必须在印度市场参与竞争,才能赢得市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网友:雷军致敬马斯克?
2024-11-14 07:51 -
台积电之后,三星被曝也要断供
2024-11-13 16:14 观网财经-科创 -
曾毓群:若特朗普“开绿灯”,宁德时代将考虑赴美建厂
2024-11-13 15:49 特朗普 -
“新能源新交通, 向天向新向质再要新产业”主题沙龙倒计时
2024-11-13 15:08 -
“1+N”保理产品助力,盘活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2024-11-13 15:07 观网财经-金融 -
今年我国贸易顺差有望达到近1万亿美元
2024-11-13 15:04 观网财经-宏观 -
中国区大幅裁员?AMD回应
2024-11-13 12:29 观网财经-科创 -
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启动
2024-11-13 11:29 -
聚焦航天医学研究与转化应用:2024珠海论坛·航天医学与人类健康论坛开幕
2024-11-13 11:28 -
“超级有用”的AI,被百度做成了?
2024-11-13 09:29 -
顺丰控股或月底登陆港股,有望成今年港股第二大IPO
2024-11-12 19:55 观网财经-金融 -
普通人就能写程序!百度将推出无代码工具“秒哒”
2024-11-12 19:14 -
为避免海外“相残”,这些中企正在行动起来
2024-11-12 19:00 观察者头条 -
全红婵:巴黎周期长胖了,多亏……
2024-11-12 17:35 -
中美竞争压力下,日本拟砸10万亿日元扶持半导体
2024-11-12 17:11 观网财经-海外 -
沪指震荡调整跌1.39%,保险、军工股走弱,医疗、医药股集体反弹
2024-11-12 15:29 金融观察 -
传苹果将进军智能家居网络摄像头市场
2024-11-12 15:05 观网财经-海外 -
搜狐公布三季报:营收增长5%,净亏损优于预期
2024-11-12 14:2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国内地买家可使用支付宝进行eBay购物
2024-11-12 14:00 观网财经-海外 -
三季度中国平板市场:苹果逆势下滑,份额被华为甩开
2024-11-12 12:59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想搞新世界秩序,但美元要先遭殃” 评论 15“因为普京不喜欢”,特朗普将自家俄乌特使降格 评论 43英首相:向乌派遣维和部队的计划进入“行动阶段” 评论 417涉多个知名品牌!翻新卫生巾、纸尿裤竟被二次销售 评论 251“争夺软实力确有挑战,但中国产品表现堪称惊艳” 评论 48最新闻 Hot
-
欧尔班提要求:欧盟应驱逐索罗斯代理人
-
“美国无权决定伊朗的外交政策,那个时代在1979年就结束了”
-
美国靠不住,欧盟想要自己建
-
英首相:向乌派遣维和部队的计划进入“行动阶段”
-
“美国之音被噤声”
-
特朗普用18世纪“战时法律”驱逐非法移民
-
“特朗普认为南非政府反白人、反美以”
-
“看起来像战区”,龙卷风席卷美国多地致32死
-
武契奇发声:谎言推动的“颜革”是无法获胜的
-
滞留太空9个月的美国宇航员,要回家了
-
这一次,特朗普挥刀“自割喉舌”
-
美国驱逐南非大使:他是“种族主义政客”,憎恨美国和特朗普
-
涉多个知名品牌!翻新卫生巾、纸尿裤竟被二次销售
-
加拿大新总理:这太疯狂了
-
“争夺软实力确有挑战,但中国产品表现堪称惊艳”
-
美国确认将韩国列入,“拜登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