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民旺:“两年亲美、两年亲中俄”,印度的考量是什么?
编者按:中印关系的“寒冰”正在消融。这场持续四年之久的“冰封期”,为何突然出现转机?从中印边境的巡逻机制重启,到印美关系从“蜜月”滑向“寒冬”;从震惊国际的跨境暗杀风波,到印度“经济脱钩”战略的尴尬困境——可以看到印度在地缘政治漩涡中的战略摇摆与务实选择。印度对华“三不主义”——“不敢对抗、不想中立、不愿追随”更是道出了印度在中美博弈中的微妙立场。
未来,印度将演绎一场“两年亲美、两年亲中俄”的外交大戏。在这场错综复杂的大国博弈中,印度究竟如何在夹缝中寻求最大利益?中印关系的“春天”是否会如期而至?
中印关系为何突然“解冻”?
中印关系在经历四年多“冻结期”后出现转机,其根本原因在于印度方面政策立场的调整。在中国立场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印度态度的转变自然促成了双边关系的改善。
2020年9月,一支印度军队车队在与中国接壤的公路上驶向拉达克的列城图源:Getty Images
这次“和解”能够实现的基础是,中印双方就西段边境问题达成协议,主要包含几个方面:首先是关于两军巡逻问题。虽然具体细节未对外公布,但整体框架是双方采取了按计划、分时段的巡逻机制。2020年之前,中印边境采用交叉巡逻模式。2020年后,双方各自实际控制区域均不允许对方进入,导致交叉巡逻中断。此次协议重新开放了双方的巡逻可能性,同时搁置了争议地区的领土主权问题。再者是解决了边境牧民的放牧问题。最终,这些共识及协议的达成,促成了两国领导人在喀山的会晤。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总理最初并不倾向于参加喀山峰会。其最终决定与会,主要基于两方面战略考虑:一是持续改善印俄关系,印度总理此前曾访问莫斯科,随后又访问乌克兰作为对冲;二是推进中印关系改善。莫迪总理在喀山峰会期间仅停留一天有余,在完成金砖峰会的核心议程后便提前离会,原因是同期安排了德国总理访问新德里时的会晤。
近期印度在改善中印关系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这一态度的转变具体体现在:2024年年初以来,中印外长已进行三次会晤。最近一次会晤颇为突然,印方表现出的会晤意愿和热情超出预期。这与过去四五年间印度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印度外交政策的显著调整。
1. 印美蜜月期的终结:从战略分歧到信任破裂
中印关系得以“重启”的根本原因在于印美关系的变化。拜登政府上台后,印美关系一度达到印度1947年建国以来的最高峰,可堪比肯尼迪时代,以至于外界普遍认为印度已然成为美国的盟友。然而,这种蜜月期并未持续太久。
其中最关键的矛盾在于:拜登政府虽然战略上需要印度来平衡和遏制中国,但在意识形态层面却对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深感不安。这种分裂态度导致了一个奇特现象:两国关系表面繁荣,领导人之间却难以建立互信。美国一方面发展对印关系,另一方面却持续试图削弱莫迪及印人党在印度国内的影响力,并拒绝在印度选举中为莫迪及印人党站台背书。从2023年开始,美国更是通过打击莫迪及印人党所依靠的财团、压低其股价等手段,对莫迪政府施压。这种做法让莫迪认识到拜登政府并非理想的合作伙伴,因此选择在美国大选结果揭晓之前与中国达成和解。
美国总统拜登与印度总理莫迪图源:澎湃新闻
印美关系转向还有两个直接诱因:首先是孟加拉国局势骤变。哈西娜政府作为印度莫迪政府在南亚仅次于不丹的铁杆盟友,其突然倒台是印度始料未及的,印度多年的战略投资也基本“打水漂”了。印度媒体披露,美国从2019年就开始在孟加拉国策划“颜色革命”,谋划在孟加拉国东北部搞分裂并策动一个基督教徒为主的政府独立。哈西娜政府在过去十多年为印度东北部的稳定作出重要贡献,美国的干预让印度切身感受到美国才是印度迫在眉睫的威胁。
其次是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问题。这个位于印度洋的美军最大军事基地原本预计可能于2036年被归还毛里求斯,印度也期待美军届时离开印度洋,届时印度洋就真的成为“印度的洋”了。所以,印度一直是毛里求斯收回查戈斯群岛主权的背后支持力量。但2024年底,美国与毛里求斯达成协议,将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的租期延长100年。这一变数彻底打破了印度的战略预期,意味着印度还需继续与美国分享“印度洋”。
过去几年,美国在推进印太战略过程中,间接地向印度承诺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亚太地区,把印度洋事务交给印度主导。然而现实却是,美国既要控制亚太,又不愿放弃印度洋。这让印度感到被欺骗,也成为印度这次调整对美战略的重要推动力。
- 原标题:解码印度对华“三不主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菲方称查获所谓“中国间谍”,我使馆驳斥
2025-01-25 10:07 -
阿斯麦对华出口,荷兰首相最新表态
2025-01-25 09:55 -
又一位,福奇安保也被撤了
2025-01-25 09:39 特朗普 -
“两人就格陵兰岛激烈通话,丹麦人非常害怕”
2025-01-25 08:5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冻结全球援助项目新资金,“但以色列除外”
2025-01-25 08:52 特朗普 -
以色列要求近东救济工程处在1月30日前停止在耶路撒冷运营
2025-01-25 07:27 巴以恩仇录 -
斯洛伐克外长:如果美国停止援乌,斯方拒绝欧盟接手
2025-01-25 07:27 乌克兰之殇 -
欧尔班:乌克兰必须保证
2025-01-25 07:22 乌克兰之殇 -
联合国安理会: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2025-01-25 07:08 -
王毅同鲁比奥通话:希望你好自为之
2025-01-24 23:33 中美关系 -
“DeepSeek崛起提醒我们:越制裁,中企进步越快?”
2025-01-24 22:52 人工智能 -
五国都有司法管辖权,这起外轮碰撞纠纷为何在华断案?
2025-01-24 22:13 中国外交 -
“他不是天使,该负责任”
2025-01-24 20:28 乌克兰之殇 -
“偷完井盖偷水龙头…”
2025-01-24 19:54 日本 -
中国公布研发投入,“西方顶尖机构很紧张”
2025-01-24 19:05 观察者头条 -
找不到证据告中国,欧盟想到这招…
2025-01-24 18:18 -
20年来首次!中国品牌“吃下”日本一半市场
2025-01-24 16:10 观察者头条 -
指责完中国,欧盟扭头也要搞补贴
2025-01-24 16:04 欧洲乱局 -
特朗普称希望中国发挥重大作用,外交部回应
2025-01-24 15:41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称“宁愿不对华加征关税”,中方回应
2025-01-24 15:34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7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74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0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39“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47最新闻 Hot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