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韦诺:回归二十五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成功吗?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梁韦诺】
一、前言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是“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的第二十五周年,也是邓小平首次公开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四十周年。
对此,有人说这象征着中央承诺的“五十年不变”走到一半,也有人比喻今年是“一国两制”“下半场”的开始。
由于《基本法》第五条订明“五十年不变”,不少人惯常地把“五十年”看得很重,甚至视为一个“大限”。然而,据港澳办前副主任李后和前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秘书长黄文放的回忆,在制定十二条对港方针政策的过程中,中央一直认为对港政策是“长期不变”,但为了更让港人和投资者放心,才提出一个年期(先有人提出“三十年”,但大家觉得三十年太短,于是提出“五十年”)。[1] [2]
邓小平也指出:“一九九七年以后我们谈的这一套会不会变?我们说不变。只讲不变还是空的……我们先来个五十年不变好不好?五十年够长了。讲五十年比不讲年限好,更能使大家放心。”[3]
邓小平强调“五十年”只是“一个形象的讲法”[4],意味着“五十年”在中央眼中从来只是概数而非确数,说今年象征着“‘五十年不变’走到一半”并不准确,我们不应经常强调50年,凡事都以50年为一个时段来计算,或甚以50年来划分“一国两制”的上下半场。
1990年2月,邓小平与江泽民等同志会见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的委员。图片来源:新华社
而且过分强调“五十年不变”是承诺,反而容易引起误解,以为中央对“一国两制”不是抱着积极发展的态度,维持“一国两制”仅仅旨在信守承诺,或认为50年后既然无承诺要守,中央便可马上改变“一国两制”。
邓小平曾说,“一国两制”会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5]
今年是“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的第二十五个年头,即实践了四分一世纪,的确是个适当时机对“一国两制”的实践作个小结,回顾“一国两制”的实践经验,探讨“一国两制”的得失。
过去一直有不少对“一国两制”实践的讨论,站在“成败”两极的双方争论不断,却往往尤如“鸡同鸭讲”。因此,笔者希望此文可以厘清坊间对“一国两制”的一些误解和迷思。
二、判断“一国两制”实践成功与否的两个客观标准
经历“修例风波”和新冠疫情后,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不少人扬言“一国两制”实践已经失败。当有人说“一国两制”实践成功时,总会惹来不少质疑和批评。况且,中央出手制订《香港国安法》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后,特区政府官员也多番强调“‘一国两制’重回正轨”,仿佛在批评过去“一国两制”脱了轨、失败了。
事实上,判断“一国两制”实践成功与否,不能单靠主观感觉,也不是口讲说它行就行、说它不行就不行,而是有客观标准,如邓小平所言:“我们提出这个构想时,人们都觉得这是个新语言,是前人未曾说过的。也有人怀疑这个主张能否行得通,这就要拿事实来回答。”[6]
在我看来,判断“一国两制”实践成功与否,有两个客观标准:
第一,“一国两制”能否实践?
第二,“一国两制”能否实现原来的目的?
第一个标准:“一国两制”能否实践?这是基本标准。假如“一国两制”只是个不能实践的构想,一切便无从谈起,而且是要能够长期实践,不是到了五、十年后就行不通。
由于“一国两制”是史无前例的新事物,而且在“冷战”背景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长期被视作互相对立、水火不容的两种社会经济制度,因此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时,也受到国内外不少质疑,认为在一个国家内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是不可能的事。即使短期内能够勉强维持,长期也一定失败。
事实上,任何对于“一国两制”的讨论,都必须回到“一国两制”本身。但回归至今仍然有不少人搞不清楚“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特别是“两制”,不少人经常错误地理解为单纯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然后视中央一切干预为破坏“一国两制”。
事实上,“一国两制”与“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虽同为中央对港的特殊方针政策,但三者并非同一层次。“一国两制”是本、是总方针,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政策,如港澳办前主任鲁平所强调:“为使‘一国两制’方针付诸实践,必须采取让香港人管理香港和允许香港享有‘高度自治’的政策。为了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需要熟悉资本主义运作的香港人来管理自己。”[7]
据黄文放所言,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根本依据是,“一国两制”要维持香港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但中央考虑到内地官员一来不熟悉香港的情况,也不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运作,二来对资本主义普遍存在负面看法,所以认为从内地派人去管香港一定管不好,加上当时中央充分相信港人有能力管好香港,而且由港人自己去管理香港更能让港人安心,才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8]
更常见的误解,是把“两制”有差异,理解为“两制”只讲差异,必须维持一切既有的差异,然后衍生出各种奇怪的说法,例如认为多了港人说普通话、写简体字,便是破坏“两制”,变成“一国1.5制”。
又例如,早前因料有暴雨,澳门和珠海宣布翌日停课,而香港没有跟随同样做法,有人称赞此举捍卫了“两制”,扬言如果香港也停课,就等如“两制”被破坏。
邓小平曾说:“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9]换句话说,“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维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
基于这个标准,“一国两制”实践成功与否,要看两方面:
1.“一国”是否出现根本变化,即中国对港主权发生变化,无法对港行使主权,甚至形成名义上或实际上的独立政治实体等;
2.“两制”是否出现根本变化,即变成“一国一制”,香港改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或国家的主体改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97年中国对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从事实来看,回归二十多年以来,“一国”没有改变,国家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仍然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仍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而且,回归至今,“两制”也没有改变,香港仍然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且运作良好,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并成功维持原有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没有改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国家的主体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没有改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个标准下,“一国两制”实践是成功的,是科学且可行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苏格兰:明年10月19日,二次独立公投
2022-06-28 23:06 不列颠 -
如何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水利部回应四大关注点
2022-06-28 22:47 极端天气 -
上海滑入河道公交车司机初步诊断患有心梗,明年3月退休
2022-06-28 22:42 -
倾倒甲醛4.7吨!安徽歙县警方侦办一起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案
2022-06-28 21:59 -
林郑月娥任内最后一条推文:祝福香港明天更好
2022-06-28 21:56 香港 -
高中用芒果重量暗喻高考分数?南宁教育局回应
2022-06-28 20:48 高考 -
李克强考察民政部和人社部:尽快把失业率降下来、控制住
2022-06-28 20:20 政策风向标 -
福建选举产生二十大代表,刘鹤林占熺等41人当选
2022-06-28 20:09 聚焦二十大 -
安徽泗县两天发现6例阳性,省疫防办第一主任前往指导
2022-06-28 19:44 抗疫进行时 -
重庆合川发生一起客货车相撞事故,已致5死12伤
2022-06-28 19:28 安全生产 -
南京排查出4例阳性,均为泗县关联疫情人员
2022-06-28 19:24 抗疫进行时 -
十二届上海市委一次全会举行,选出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
2022-06-28 18:36 聚焦二十大 -
三个区将变中风险?南京辟谣
2022-06-28 18:35 网络谣言 -
北京金准医学实验室4人被批捕
2022-06-28 18:33 抗疫进行时 -
地沟油变航空煤油!我国生物航煤首次规模化工业试生产
2022-06-28 17:34 能源战略 -
刑满释放人员高调宴请退休公职人员,广西政法委介入
2022-06-28 17:21 -
合肥:1名市外来蜀山区人员核酸阳性
2022-06-28 16:56 抗疫进行时 -
中疾控回应“风险人员隔离期缩短为7+3”
2022-06-28 16:28 抗疫进行时 -
对上海等疫情地区人员随意隔离?国家卫健委监督局:立即纠正整改
2022-06-28 16:07 抗疫进行时 -
《红海行动2》已备案,林超贤任编剧
2022-06-28 15:50 中国电影
相关推荐 -
“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评论 39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评论 172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评论 224“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评论 134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
全美哗然!绝密战争计划居然这样泄漏,特朗普都懵了
-
“美国律师党投降了”
-
欧洲三国:USAID关门前先还钱!欠1500万呢,听见吱声啊…
-
“再也不买了!要给美国人上一课”
-
土耳其“乱了”,埃尔多安喊话:像个男人一样站出来
-
“不打算去美国建厂,政策多变没优势”
-
“美国完全低估中国,以后可能只有追赶的份儿了”
-
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
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
“我们也遭殃啊,希望欧盟官员来中国好好谈”
-
“仅维持生存,以色列计划限制每个加沙人的热量摄入”
-
格陵兰岛最大银行劝美欧:投资我们,这是摆脱对中国依赖的机会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
被美国驱逐的南非大使:这是我尊严的徽章
-
“这幅肖像太丑了,民主党故意抹黑我”“这是共和党资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