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深:安徽大学生扶老人,谁撞倒了人心?
关键字: 女大学生女大学生扶老人女大学生被讹老人变坏了老人碰瓷媒体网友扶不扶小袁还在长微博中表示,在最早的关于事件的报道中,媒体采用的“女大学生扶老人反被讹”的“刺眼标题”表示了不满:“多么刺眼的标题!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换谁谁都会很气愤。再看看微博,下面都是对老人及其家属的谩骂,请问这是我能控制的吗?”但正如前文已经提到的,小袁自己在第一条寻找证人的微博发出后,自己转发时就已经采用了“被讹”这个说法,这也是能够引爆媒体关注点的主要原因。
对小袁提起行政复议,老人的家属表示,她相信警方的结论,并表示“人要凭良心”。她还称,老人被撞倒的地点,距离自己家有几百米,所以闻讯后,她最先赶到现场。“赶到现场后,女大学生亲口对我承认是她撞了老人,并道了歉。”徐女士说,“当时,还有一些送孩子上学和买菜路过的人,也都听到了这句话。”
人心倒了?谁撞倒的?
回顾这个过程,媒体在其中起的作用至为关键。如果没有媒体的介入,这就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纠纷,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并不难操作。但媒体介入后,由于社会舆论被引爆,无疑会给当地警方处理造成无形或有形的压力。而且,正如有网友指出的,媒体在对整个事件的报道中,并没有保持中立和客观,而是选择性的采用当事人的陈述,以增加事件本身的矛盾冲突,使事件更具戏剧性。媒体这样选择当然有自身的利益考量,但在客观上却给人造成了“到处都是坏人”、“倒地老人不能扶,一扶就要被讹”的印象,对公共道德而言,这无疑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天涯社区一位网友认为,众所周知,媒体在介入争议性事件报道时,需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媒体理应坚守的起码底线。然而,在事件的起初阶段,部分媒体报道将重心集中在女大学生的说辞上面,极力渲染女大学生“无辜”、“被讹”的悲情故事,却缺乏目击者的有力证词以及事件受害者对于该事件的详细陈述,显得厚此薄彼,让人难以信服。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背离了新闻报道的原则,也从一个侧面诱导舆论放大“好人没好报”的不良情绪,撕裂社会向善的基本面。
作为受众一方,在此次事件中,网友的舆论风向也完全跟着媒体的报道走,媒体说是老人讹女大学生,网友就对老人群起攻之;媒体说证人证明是小袁撞人在先,网友就转过来头来骂小袁是骗子;媒体说老人的证人可能不能信,网友又跟着转过头骂老人;媒体说警方调查结论是小袁承担主要责任,网友又转过头骂小袁。
如果媒体在采访报道的时候,能够对采访对象的陈述多一点质疑,不完全偏听偏信,在标题上也不会为了引爆舆论就故意夸大冲突,事情就不至于如此。反过来,网友对媒体的报道如果能多一点质疑,也不会导致事态持续发展,多次反转,变成一部狗血剧。可以说,这个过程中,无论媒体还是网友,对自己看到的二手信息都缺乏基本的怀疑精神,唯独到了警方公布结论,当事人、媒体和网友都有了怀疑精神,纷纷认为警方的处理有问题。甚至有人干脆认为,事态扩大到这个地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司法介入。彭宇案司法倒是介入了,最后也做出了判断,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呢?
事实上,2012年初,南京市政法委书记刘志伟就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彭宇最后自己承认了撞人在先。而且,2014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法院发布许云鹤与王秀芝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等四起典型案例,首次提及彭宇案,表示彭宇案事实认定清楚,双方的确发生了碰撞。而且,最高人民法院还特别指出,法院审判要排除社会舆论干扰。
但这次彭宇案再次被提出后,仍然有媒体坚持说,彭宇案没有真相,而且很多案子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真相,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对做好事的人做“有罪推定”。这话当然没错,但无罪推定不能只对被告适用,对原告应同样适用。真相肯定只有一个,两者之间必有一方撒谎,法院无法认定是技术因素造成的,但不能据此就说没有真相。因为没有视频证明彭宇撞人,难道就有证据证明被撞倒的老人是碰瓷,是讹人?如果彭宇不承担任何责任,那么是否意味着撞了人之后,只要没有视频,都可以说不是自己撞的?至于说所谓秘密调解,在当时的社会舆论条件下,这显然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在交通事故引发的司法纠纷中,调解是大量存在的,并不能说明彭宇就没有责任,更不能证明彭宇没有撞倒老人。即使按照媒体公布的事实,彭宇也确实承认了,自己在扶老人之前撞了人,只不过不是被扶的老人。但在当时并无其他人主张权利,也可以反推出倒地老人就是彭宇撞倒的人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怎么能说没有真相?至于说司法机关没有及时澄清,以今天媒体对安徽事件的反映看,恐怕也是澄而不清——因为没有视频,没有其它物证,媒体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可以永远质疑下去。
近些年来,不可否认,媒体报道过的许多案子确实帮助一些人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媒体过分热衷于介入司法案件,在事实尚未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就根据自己采访得到的信息进行有倾向性的报道,制造社会舆论,向司法机关施加压力,比比皆是。今天媒体对此不仅没有丝毫反思,反而因为彭宇案最终也没有拿出视频证据,就说“老人倒地不敢扶”与媒体舆论无关,未免也太急于撇清责任了。
其实,社会道德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而逐步提高,这是一个基本常识,所谓从“扶不扶”引申出来的“人心倒了”的问题,其实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是个伪命题。就是那些在网上满怀义愤的一会儿声讨老人一会儿声讨小袁的网友,在网络之外,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碰到类似的情况,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不会像近来媒体上频频报道的那样,碰到倒地的老人,一定要先拍照才敢去扶。毕竟,虽然这个社会上确实有坏人,但还是好人多,起码是正常人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49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97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69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3最新闻 Hot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