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深:2015,大学能不能别和汪峰抢头条了?
关键字: 大学言论自由伊力哈木周鼎北大燕京学堂高校反腐大学教师大学永远不缺话题,中国的大学尤其不缺。
2014年的大学书桌,很不平静。一开头就是中央民族大学教师伊力哈木以“分裂国家罪”被捕,接着就是各种层出不穷的话题,连打老虎大学也不甘人后地贡献了34位。不过,正能量的声音也逐渐起来了。前有习大大在北大表态,北大、清华不能办成中国的哈佛、牛津,年尾又有《辽宁日报》仗义执言,“大学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
但愿2015年的大学,出现在公共舆论场里时,多一点正能量,少一点负面话题。毕竟,大学的主业是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而不是和汪峰抢头条。回归平静的书桌,才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梳理下2014年中国高校大事记,或许更能有所启发。
习近平: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5月4日,习大大到访北京大学。
他在和北大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时说: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中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已经多年,但始终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一些高校常将建设中国的哈佛、中国的耶鲁、中国的牛津、中国的剑桥等等作为目标。习近平在北大的此次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中国的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必须是中国的,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模仿哈佛、牛津、剑桥这样的国际知名学府。
伊力哈木:言论自由的边界是哪里?
1月,外媒率先报道称,中央民族大学教师伊力哈木因涉嫌分裂国家罪被中国警方批捕。
据《环球时报》报道,伊力哈木在2006年创办“维吾尔在线”网站,该网站在“7·5”前后十分活跃,因“大肆进行煽动宣传,传播谣言”曾多次被关闭。这些年多起涉疆事件发生时,伊力哈木都接受外媒采访,毫不掩饰地表达“异见”。2013年“冲撞金水桥”事件,伊力哈木曾宣称涉案暴恐分子更像是“受到不正当待遇的自焚者”,试图从道德上为暴恐分子开脱。
警方提供给媒体的消息称,伊力哈木·土赫提与境外“东突”势力勾结,利用互联网鼓吹“新疆独立”,利用讲堂煽动“推翻政府”,利用教师身份从事分裂活动,形成了以其为头目的分裂国家犯罪团伙,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2014年7月30日,乌鲁木齐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涉嫌分裂国家罪的被告人伊力哈木·土赫提(原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向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9月17—18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乌鲁木齐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伊力哈木·土赫提分裂国家一案。被告人亲属委托的两名律师出庭为伊力哈木·土赫提辩护。9月23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伊力哈木被判处无期徒刑。
此案从一开始,即伊力哈木被批捕时起,即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简·普萨基称,美国对伊力哈木被捕一事表示“深切关注”。普萨基发表声明说,“我们呼吁中国当局立即公布伊力哈木的下落,并确保其享有根据中国的国际人权责任范围应当享有的相关保障和自由”。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伊力哈木被“刑事拘留”,因为他“涉嫌犯罪和违反法律规定”
同时,国内也有一些人明里暗里认为,伊力哈木并未切实参与暴恐活动,他创办“维吾尔在线”,其他人在该网站上发表什么言论是别人的言论自由,不应该上升到“分裂国家”的高度。
但正如《环球时报》社论所说,“言论自由的边界如今在大学里有些模糊,需要逐渐厘清。”大学不是法外之地,在任何国家都一样,大学课堂和大学教师都必须遵守构架法律法规,其言行如果触犯法律,不应当用他的民族身份或工作身份为之开脱。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亢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